发布时间:2025-09-03 16:10:51 人气:
逆变器和光伏电池如何选择,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
在选择光伏组件(阵列)与逆变器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光伏组件的数据包括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最大功率点电压(Pmpp)与最大功率点电流(Impp)、最大输出功率Pmpp及电压温度系数。从这些数据出发,可以计算出阵列的串联与并联配置。例如,若将组件串联A个,再并联B组,则阵列的开路电压为A*Voc,装机容量(阵列输入功率)为A*B*Pmpp,短路电流B*Isc,最大功率点电压A*Vmpp。
另一方面,逆变器的参数也是关键。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直流输入电流限制值、MPPT电压工作范围以及最大功率配置,都是需要关注的点。阵列与逆变器的匹配原则包括:阵列的输入电压不能超过逆变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同时考虑到温度的影响;阵列的输入功率不应超过逆变器的最大输入功率;配置阵列的电压工作范围,应尽量选择逆变器效率较高的点;阵列的输入电流不可超过逆变器的直流输入限制电流阀值。
在确定了这些参数后,还需检查逆变器和光伏组件的类型是否匹配。例如,薄膜、单晶和多晶组件对逆变器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选择时需特别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光伏组件对逆变器的要求也有所区别。薄膜组件通常具有较低的工作电压,而单晶或多晶组件则可能要求逆变器能够处理更高的电压。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需确保其电压和电流规格能够满足组件的实际需求。
此外,逆变器的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电压工作范围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MPPT功能能够确保逆变器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始终工作在组件的最大功率点,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因此,选择具有合适MPPT电压范围的逆变器对于优化发电性能至关重要。
最后,逆变器的最大功率配置也需与阵列的装机容量相匹配。过小的逆变器可能导致输出功率受限,而过大的逆变器则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选择逆变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综上所述,选择合适的逆变器与光伏组件时,需综合考虑组件的数据、逆变器的参数、匹配原则及不同类型组件的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可以确保光伏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光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是怎么来的?
MPPT电压约等于光伏板开路电压的0.75倍。
为了让光伏板有最高的输出效率,负载吸收电流跟电压的乘积最大才能最有效的利用太阳能,算法就是随时检测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功率,并且不停的尝试并计算吸收电流变化时刻的功率的变化,找到最大功率点就是MPPT电压。这个算法可以由计算机或者单片机来完成,不同的电池板差别很大,无法做成固定值。
MPPT全称是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意思是最大功率点追踪。
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的时候会输出电流和电压,没有接负载的时候的电压叫开路电压,输出短路的电流叫短路电流,这两个时刻电池板的输出功率都是零。
光伏逆变器MPPT的作用、原理及算法,满满的都是干货!
光伏逆变器MPPT的作用、原理及算法
一、MPPT的作用
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是逆变器非常核心的技术。在光伏电站设计中,MPPT电压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参数。MPPT的主要作用是实时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电压和电流,使其始终工作在输出功率最大的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通过MPPT技术,光伏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辐照度、温度等变化)自动调整,确保始终输出最大功率。
二、MPPT的原理
MPPT的原理基于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电压之间存在一个特定的关系,即存在一个最大功率点(MPP),在该点处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MPPT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的输出功率,并与前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进行比较。如果当前输出功率小于前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MPPT算法会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电压,使其向最大功率点移动。这个过程会不断重复,直到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
具体来说,MPPT算法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实时监测:实时监测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功率计算:根据实时监测到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的输出功率。比较判断:将当前输出功率与前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进行比较。电压调整:如果当前输出功率小于前一个时刻的输出功率,则根据MPPT算法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电压。重复迭代: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三、MPPT的算法
MPPT算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扰动观察法(Perturb and Observe,P&O)、电导增量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Inc-Cond)等。以下是这些算法的简要介绍:
扰动观察法(P&O)
原理:通过周期性地给光伏电池的工作电压施加一个小的扰动(增加或减少),然后观察输出功率的变化。如果输出功率增加,则继续同方向的扰动;如果输出功率减少,则改变扰动的方向。
优点:实现简单,对硬件要求低。
缺点: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存在振荡现象,且响应速度较慢。
电导增量法(Inc-Cond)
原理:通过实时监测光伏电池的瞬时电导(dI/dV)和瞬时电导的变化率(d(dI/dV)/dV),并与某个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当前工作点是否位于最大功率点附近。如果不在,则根据比较结果调整工作电压。
优点:响应速度快,且在最大功率点附近无振荡现象。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对硬件要求较高。
单个光伏组件的MPPT影响因素
辐照度:辐照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当辐照度增加时,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也会增加,但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会略有下降。因此,MPPT算法需要能够实时适应辐照度的变化。温度: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会下降,短路电流会略有增加。这会导致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和电流都发生变化。因此,MPPT算法同样需要能够实时适应温度的变化。光伏发电单元的MPPT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通常包含多个光伏组件串联或并联组成的光伏发电单元。对于这样的系统,MPPT算法需要能够同时考虑多个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并找到整个光伏发电单元的最大功率点。这通常需要通过复杂的算法和硬件支持来实现。
总结
MPPT技术是光伏逆变器中非常关键的技术之一,它能够实时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状态,使其始终工作在输出功率最大的状态。通过了解MPPT的作用、原理和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伏系统的发电效率如何提高,并优化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同时,对于单个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单元的MPPT影响因素也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以确保光伏系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
逆变器最大的额定启动电流是多少
核心结论:
逆变器最大额定启动电流无固定标准,具体数值由机型功率和设计决定,不同逆变器型号差异显著。
1. 关键数据汇总
以下是几款典型逆变器的参数对比:
① 110kW逆变器
- 最大输入电流:260A(10×26A)
- 最大直流短路电流:400A(10×40A)
- 交流输出电流:132.3A
② SUN2000系列(12K-25K)
- 单路组串输入电流:20A/MPPT
- 单路MPPT输入电流:30A
- 最大短路电流:40A/MPPT
③ 潞安太阳能电站机型
a. 80KW逆变器
- 六路输入电流:6×50A
- 交流输出电流:121.6A(额定)/133.7A(最大)
b. 100KW逆变器
- 八路输入电流:8×50A
- 交流输出电流:152.0A(额定)/167.1A(最大)
c. 150KW逆变器
- 七路输入电流:7×66A
- 交流输出电流:227.9A(额定)/253.2A(最大)
2. 行业规律观察
输入电流规模与逆变器功率正相关,如150KW机型较80KW机型电流强度提升约32%。主流产品普遍采用多路MPPT设计分流电流压力,某25KW机型已实现单路30A承载能力。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