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X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WhatsApp:+86 13997866467
Email:qitianpower@outlook.com

光伏逆变器电路标号

发布时间:2025-09-06 10:30:03 人气:



光伏逆变器型号的含义

光伏逆变器型号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额定交流输出功率

光伏逆变器的型号通常根据其额定交流输出功率来命名。例如,NAC12KDT中的“12K”表示该逆变器的额定交流输出功率为12千瓦。

特殊功能标识

型号中的字母部分可能表示逆变器的特殊功能或配置。例如,在NAC12KDT中,“D”代表Dual,即两路MPPT;“T”代表Three,即三相逆变器。

最大输入功率

型号虽然不直接反映最大输入功率,但可以通过相关参数表了解。例如,NAC12KDT这款逆变器可允许组件接入的最大功率为14千瓦,但需注意组件接入的总电压和电流须在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和电流范围内。

最大输入电压

型号同样不直接标注最大输入电压,但这也是逆变器的重要参数之一。例如,纳通NACDT系列812K逆变器在考虑天气寒冷时组件开路电压的负温度特性后,单个组串的开路电压不能超过逆变器的最大输入电压,如1100V。

MPPT电压范围

MPPT电压范围是逆变器能够追踪到组串最大功率点的电压范围。虽然型号中不直接体现,但它是逆变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NAC12KDT的MPPT电压范围为250V950V,在这个范围内逆变器可以追踪到组串的最大功率点,从而实现早晨更早发电和日落后更多发电。

光伏逆变器分类及实物拆解

光伏逆变器分类及实物拆解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如电池、光伏发的电)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的转换器,是光伏发电以及储能的重要组件。

一、逆变器分类

逆变器依据技术不同,主要分为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目前以集中式和组串式为主,微型逆变器发展迅猛。

集中式逆变器

特点:多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模块,功率较小的采用MOS管,同时通过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电能的质量,使它接近于正弦波电流。

应用:主要用在大于10KW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站,如荒漠、山区等偏远地区的大型光伏电站。集中式逆变器先汇总光伏产生的直流电,然后再转变为交流电,功率相对较大,一般在MW级别。

示意图

组串式逆变器

特点:将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再进行汇总,功率相对较小。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伏阵列与一个逆变器相对应,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追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不受组串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应用:2020年以来,全球主流逆变器厂商相继发布大电流组串式逆变器,应用于地面电站的组串式逆变器的功率以320KW为主,MPPT电流升级至40A以上,支持单串电流20A以上。

示意图

微型逆变器

特点: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MPPT的逆变器。功能与组串式逆变器一样,但体积小,可直接安装到太阳能光伏板下面。每个太阳能电池板直接跟一个微型逆变器连接,采用并联的方式。微型逆变器可以设置成一拖一(每个微逆连接一片光伏组件)、一拖二、一拖三、一拖四等,根据微电网模型的不同进行设计。

应用:单相微逆适用于居民小区和小型商业;三相微逆在性能和稳定、效率上比单相要高一些,适用于工商业。

优势:安装更简单,能单独监控和优化每个太阳能板,达到最高的太阳能使用效率。

示意图

二、逆变器实物拆解

光伏逆变器主要由输入滤波电路、DC/DC MPPT电路、DC/AC逆变电路、输出滤波电路、核心控制单元电路组成。逆变器主要由电子元器件(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电感磁性元器件、PCB线路板、电容、电感、开关器件、连接器等)、结构件(散热器、压铸件、机柜机箱、钣金件等)和辅助材料(胶水、包材、塑胶件等绝缘材料)组成。

以下是对阳光电源逆变器及禾迈微型逆变器的实物拆解展示:

阳光电源逆变器实物拆解

禾迈微型逆变器实物拆解

通过实物拆解,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逆变器的内部结构、元器件布局以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深入理解逆变器的技术特性和性能表现。

逆变器上的pf什么意思啊

逆变器上的“PF”指的是功率因数(Power Factor),衡量电能转换效率的核心指标。

1. 功率因数(PF)的定义与计算

功率因数是实际功率(单位:瓦特,W)与视在功率(单位:伏安,VA)的比值,公式为 PF = P / S

实际功率:设备真正用于做功的能量,如转化为光、热或机械能的部分。

视在功率:电路中的总电能容量,由电压与电流的乘积(V×A)得出。

2. 功率因数的意义与影响

功率因数的数值范围为 0到1,越接近1代表电能利用效率越高。

低PF(如0.5):设备产生大量无功功率,导致电网传输损耗增加,发电设备利用率下降。

高PF(如0.95+):电能浪费减少,系统运行更经济,尤其对大功率用电场景(如工厂、光伏发电)意义显著。

3. PF在逆变器中的具体体现

逆变器需将直流电(如电池、太阳能板输出)转换为交流电,其PF值反映转换效率与输出质量。

高性能逆变器:PF可达0.9以上,减少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输出稳定电压/电流,适配电机、家电等设备。

低PF逆变器:可能引发设备过热、电网谐波污染等问题,缩短设备寿命。

4. 用户关注PF的实际价值

对家庭光伏系统或工业设备而言,选择高PF逆变器可:

- 降低电费支出(减少无功损耗)。

- 提升供电可靠性(减少线路过载风险)。

- 满足电网接入标准(部分国家要求PF≥0.9)。

若需优化现有系统电能质量,可通过加装功率因数校正装置(如PFC电路)提升PF值。

逆变器光伏逆变器MPPT的作用、原理以及算法

逆变器中光伏逆变器MPPT的作用、原理以及算法

一、MPPT的作用

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即最大功率点跟踪,是逆变器中非常核心的技术。由于太阳能电池受到光强、温度以及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其输出功率是变化的。光强越强,太阳能电池发出的电就越多。带MPPT最大功率跟踪的光伏逆变器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使之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也就是说,在太阳辐射不变的情况下,有MPPT后的输出功率会比没有MPPT前的要高。MPPT能够实时侦测太阳能板的发电电压,并追踪最高电压电流值(VI),使系统以最大功率输出。

二、MPPT的原理

MPPT的原理是基于电源输出最大功率的条件,即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源的内阻时,电源即有最大功率输出。虽然光伏电池和DC/DC转换电路都是强非线性的,然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可以认为是线性电路。因此,只要调节DC-DC转换电路的等效电阻使它始终等于光伏电池的内阻,就可以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输出,也就实现了光伏电池的MPPT。

具体来说,光伏电池阵列与负载通过DC/DC电路连接,最大功率跟踪装置不断检测光伏阵列的电流电压变化,并根据其变化对DC/DC变换器的PWM驱动信号占空比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占空比,可以改变DC/DC转换电路的等效电阻,从而使其始终等于光伏电池的内阻,实现最大功率输出。

三、MPPT的算法

目前,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控制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恒电压跟踪法(CVT):CV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MPPT方法。它基于光伏电池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的电压变化较小的特性,通过设定一个恒定的电压值作为参考电压,使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始终跟踪这个参考电压,从而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然而,CVT方法受到温度和环境变化的影响,需要定期校准。

干扰观察法(P&O):P&O方法通过周期性地改变光伏电池的输出电压或电流,并观察输出功率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向最大功率点移动。如果输出功率增加,则继续同方向的改变;如果输出功率减少,则改变方向。P&O方法实现简单,但存在振荡和误判的问题。

增量电导法(INC):INC方法通过计算光伏电池的瞬时电导增量和电压增量来判断是否达到最大功率点。当瞬时电导增量等于电压增量的负值时,光伏电池工作在最大功率点。INC方法比P&O方法更稳定,但计算量较大。

基于梯度变步长的电导增量法:这种方法结合了INC方法和变步长策略,通过动态调整步长来加快跟踪速度并减少振荡。它根据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变化率来调整步长,当输出功率变化率较大时,采用较大的步长;当输出功率变化率较小时,采用较小的步长。这种方法在保持跟踪速度的同时,提高了跟踪精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算法主要适用于无遮挡条件下的单峰值功率输出情况。在存在遮挡或多峰值功率输出的情况下,这些算法可能会失效。因此,对于复杂的光伏系统,需要采用更先进的MPPT算法,如结合常规算法的复合MPPT算法、Fibonacci法、短路电流脉冲法等。

综上所述,MPPT技术是逆变器中提高光伏系统发电效率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时跟踪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MPPT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输出电压等级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输出电压等级因类型而异,集中式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315V左右,组串式逆变器交流输出一般为380/400V左右。但需要注意,这些电压等级并不能直接并网发电,原因如下:

并网电压需求:大型光伏电站若采用这些低电压等级直接并网,会导致并网点过多,不利于电能计量和电网的稳定。同时,对于MW级的太阳能项目,低压并网会产生极大的电流,不利于选用轻型的开关设备。

升压模式:因此,大型并网太阳能项目一般会选择更高的电压等级进行并网,如110kV或220kV。但考虑到设备制造水平和成本,不会采用一次直接升压,而是会先升至中压等级,如10kV、24kV、35kV等,再进一步升压至高压等级并网。

中压集电线路电压等级选择:中压集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可以任意确定,但需与国内现有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相匹配。常用的是10kV和35kV。选择哪个电压等级需要综合比较电流大小、导线截面、设备选型成本、电缆及电缆头采购成本、中压开关柜采购成本、无功补偿装置采购成本、运输和储存成本等因素。

大型光伏发电系统常用电压等级: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中压电压等级一般选用35kV。但对于10MWp以下的太阳能项目,也有选用10kV并网的。

如何选择光伏逆变器?

选择光伏逆变器的方法

选择光伏逆变器时,需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要点:

一、确定逆变器功率

根据电站容量选择:首先,需要确认自己的光伏电站适合安装多大功率的逆变器。这通常基于土地或屋顶使用面积来计算,同时要考虑倾斜角度、支架安装方式等因素,确保电站不受阴影遮挡。

二、考察MPPT输入路数

MPPT的重要性: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取决于光伏逆变器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的路数。在存在阴影遮挡、组件朝向不一或组件性能不一致等情况下,MPPT发电量高的优势尤为明显。设计便利性:逆变器输入数还决定了光伏电站是否容易配板设计,从而节省线缆等辅助材料。

三、评估逆变器发电能力

综合考量:逆变器的发电能力涉及散热、元器件性能、故障率等多个方面。直观参数:效率和电压范围是评估逆变器发电能力的直观参数。高效率意味着更多的电能被转换为可用电能,而宽电压范围则能适应不同的电网条件。

四、关注逆变器保护功能

基本保护功能:逆变器应具备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入过流保护、短路保护、过热保护、防雷击保护等基本保护功能。并网保护功能:对于并网逆变器,还应具备输出过压保护、输出过流保护、过频欠频保护以及防孤岛效应保护等功能。孤岛效应是指当电网因故障断电时,如果系统不能及时检测到电网断电而继续向电网输送电能,则此时光伏系统构成了一个独立供电系统。这会对电网设备和用户设备造成影响,甚至损坏设备。

五、考虑逆变器散热解决方案

散热方式:逆变器散热方式主要有强制风冷、自然冷却和水冷三种。强制风冷散热速度快,但风扇故障率高、噪音大、功耗多;自然冷却故障率低、噪音小,但对散热片设计及软件控制技术要求极高;水冷方式主要应用于大型集中式逆变器,且应用较少。环境适应性:选择逆变器时,应考虑其散热解决方案是否适应安装地的气候条件,以确保逆变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六、评估逆变器的超配能力

超配的意义:由于组件功率衰减、灰尘遮挡以及线路损耗等因素的存在,为了最优化系统收益,有经验的设计工程师会把光伏组件的总容量配得比逆变器容量大一些,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配。适度超配:适当的超配可以提高电站系统整体收益,但过度超配可能导致逆变器过载,影响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

七、参考品牌与口碑

品牌选择:选择知名品牌的光伏逆变器,这些品牌通常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更可靠的产品质量。用户评价:查阅用户对逆变器的评价,了解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

八、实地考察与测试

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地考察逆变器的生产工厂或安装现场,了解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售后服务等情况。性能测试:在逆变器安装前,可以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以下是一些光伏逆变器的相关,展示了其外观和内部结构:

综上所述,选择光伏逆变器时,需综合考虑功率、MPPT输入路数、发电能力、保护功能、散热解决方案、超配能力、品牌与口碑以及实地考察与测试等多个因素。通过全面评估这些因素,可以确保选择到适合的光伏逆变器,提高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