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14:40:50 人气:
光伏发电,逆变器无线怎么连接手机连接
光伏发电,逆变器连接手机的方法是:取下无线网络接收器,手机下载APP,扫描接收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手机连接。
逆变器的种类很多,可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1.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能的频率分,可分为工频逆变器、中频逆器和高频逆变器。工频逆变器的频率为50~60Hz的逆变器;中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400Hz到十几kHz;高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十几kHz到MHz。
2.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分,可分为单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和多相逆变器。
3.按照逆变器输出电能的去向分,可分为有源逆变器和无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向工业电网输送的逆变器,称为有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输向某种用电负载的逆变器称为无源逆变器。
4.按逆变器主电路的形式分,可分为单端式逆变器,推挽式逆变器、半桥式逆变器和全桥式逆变器。
5.按逆变器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分,可分为晶闸管逆变器、晶体管逆变器、场效应逆变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逆变器等。又可将其归纳为“半控型”逆变器和“全控制”逆变器两大类。前者,不具备自关断能力,元器件在导通后即失去控制作用,故称之为“半控型”普通晶闸管即属于这一类;后者,则具有自关断能力,即无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均可由控制极加以控制,故称之为“全控型”,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权晶体管(IGBT)等均属于这一类。
6.按直流电源分,可分为电压源型逆变器(VSI)和电流源型逆变器(CSI)。前者,直流电压近于恒定,输出电压为交变方波;后者,直流电流近于恒定,输也电流为交变方波。
7.按逆变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分,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器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器。
8.按逆变器控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器和调脉宽式(PWM)逆变器。
9.按逆变器开关电路工作方式分,可分为谐振式逆变器,定频硬开关式逆变器和定频软开关式逆变器。
10.按逆变器换流方式分,可分为负载换流式逆变器和自换流式逆变器。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做NB/T 32004报告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做NB/T 32004报告应依据的主要标准和检测内容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做NB/T 32004报告时,主要应依据NB/T 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及相关联的检测标准和技术规程。以下是针对该报告所需遵循的主要标准和检测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主要标准
NB/T 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要求。
在做报告时,应重点参考该标准中的技术要求部分,包括但不限于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频率、功率因数、效率、保护功能等。
NB/T 32005-2013《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技术规程》
该规程规定了光伏发电站低电压穿越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和检测流程。
报告中应包含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如能否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并网运行、输出功率的恢复情况等。
GB/T 17627-2019《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 定义、试验和程序要求、试验设备》
该标准规定了低压电气设备进行高电压试验时的定义、试验和程序要求以及试验设备的要求。
报告中应包含逆变器在高压试验下的绝缘性能和电气安全性能等方面的检测结果。
NB/T 32009-2013《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
该规程规定了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流程。
报告中应包含逆变器在电压和频率变化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测结果。
GB/T 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该标准规定了低压系统内设备绝缘配合的基本原理、要求和试验方法。
报告中应包含逆变器在绝缘配合方面的检测结果,如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等。
CGC/GF004:2011《北京鉴衡认证中心认证技术规范 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
该技术规范规定了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的基本技术条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报告中可参考该技术规范,对逆变器的性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二、检测内容
基本性能检测
包括逆变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输出电压和频率、功率因数、效率等参数的测量和验证。
保护功能检测
对逆变器的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短路保护、孤岛保护等保护功能进行检测和验证。
低电压穿越能力检测
按照NB/T 32005-2013的要求,对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条件下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
按照NB/T 32009-2013的要求,对逆变器在电压和频率变化时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和评估。
绝缘性能检测
按照GB/T 16935.1-2008和GB/T 17627-2019的要求,对逆变器的绝缘电阻、耐压强度等绝缘性能进行检测和评估。
其他检测
包括接触电流和保护导体电流的测量(按照GB/T 12113-2003)、逆变器与电力系统的接入技术规定(按照GB/T 19964-2012)等方面的检测和验证。
综上所述,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做NB/T 32004报告时,应严格遵循上述主要标准和检测内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怎样可以把光伏电站接入电网
要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选择合适的逆变器:
直接接入:光伏电站可以通过合适的逆变器直接接入电网。逆变器的作用是将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其与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相匹配。设计接入系统方案:
无功补偿:对于大型和中型光伏电站,在进行接入系统方案设计时,应重点研究其无功补偿类型、容量以及控制策略等,以确保电站能够稳定地向电网提供电力。功率因数调节:大型和中型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应能够在0.98~0.98范围内连续可调。特殊要求时,可以与电网企业协商确定。参与电网电压调节:
无功输出调节:大型和中型光伏电站应具备根据并网点电压水平调节无功输出的能力,参与电网电压调节。其调节方式、参考电压、电压调差率等参数应可由电网调度机构远程设定。满足小型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要求:
对于小型光伏电站,当输出有功功率大于其额定功率的50%时,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8;输出有功功率在20%~50%之间时,功率因数应不小于0.95。实际论证与计算:
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必要时应根据实际电网情况进行论证计算,确定光伏电站合理的功率因数控制范围,以确保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光伏能源。总结: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过程涉及选择合适的逆变器、设计接入系统方案、参与电网电压调节、满足小型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要求以及进行实际论证与计算等多个方面。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光伏电站能够安全、稳定地向电网提供电力,实现光伏能源的有效利用。
光伏电站如何匹配逆变器才正确?
1. 在选择光伏电站的逆变器时,正确匹配是关键。电站设计容量为A(MW)时,可通过计算电池板扩容到B(MW)时的投资性价比来确定最佳容配比,即K=B/A。
2. 当逆变器负载超过其标称功率的100%、105%、110%时,最优容量配比分别为1.05、1.1、1.15。在电站设计时,应考虑这一最佳容配比。
3. 光伏电站的最优容量配置比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能光照资源、电站效率、逆变器发电能力、电站综合单价和光伏组件单价等。
4. 用户和系统安装商在安装光伏电站时,如果能够考虑到这一容配比,将显著提高发电量。
5.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呼吁对“光伏-逆变器容配比”进行调整。
6. 根据《GB50797-201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逆变器的配置容量应与光伏方阵的安装容量相匹配,确保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功率不小于光伏方阵的实际最大直流输出功率。
7. 在国际上,光伏发电系统的交流容量通常定义为光伏系统额定输出或合同约定的最大功率,单位为MW。
8. 国内标准在光伏电站的功率比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光伏电站通常设计成高光伏-逆变器功率比以降低度电成本。
9. 适度提高光伏-逆变器容配比是光伏系统设计的重要技术创新,自2012年以来被光伏界普遍接受。例如,美国FirstSolar的光电站容配比通常选在1.4:1.0。
10. 基于平均神改化度电成本最低的原则,最优的光伏-逆变器容配比均大于1:1。因此,适当提升光伏组件容量(也称组件超配)有助于提升系统整体效益。
11. 目前,许多电站采用组件超配的方法来提高逆变器的运行效率和电站收益。
农村安装的光伏发电设施有辐射吗
农村光伏发电确实会产生电磁辐射,但完全在人体安全范围内,无需过度担心。
1.辐射的来源与类型
光伏发电设施主要包含太阳能板和逆变器两部分。太阳能板本身依靠光电效应工作,运行时仅产生极微弱电磁辐射,与手机通话时的辐射强度接近。逆变器在直流电转交流电过程中会产生频率50Hz左右的低频电磁场,但强度不足国家标准的1/10,远低于微波炉、电吹风等家电。
2.实际检测数据对比
环境监测数据显示,光伏电站周边电磁场强度通常约0.2-0.4微特斯拉,而普通住宅区基础电磁场强度就有0.3-0.5微特斯拉。当打开电冰箱或空调时,周边电磁场会瞬间达到2-5微特斯拉,是光伏电站的10倍以上。
3.安装规范要求
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明确规定,逆变器与居民活动区域需保持1.5米以上安全距离。规范安装的光伏系统,其电磁辐射水平与家用wifi路由器相当,连续运行20年对健康无累积影响。
当前全国已有超过3000个乡镇实现光伏全覆盖,项目验收均包含电磁环境检测环节。这些设施的普及不仅带来清洁电能,还能通过支架系统形成天然隔热层,降低屋顶夏季温度3-5℃,部分农户反馈夏季空调用电反而减少。只要选择正规厂家产品并按标准安装,光伏设备对人体和环境的辐射风险完全可控。
光伏技术光伏逆变器中的黑科技—谐波抑制技术
光伏逆变器中的黑科技—谐波抑制技术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其核心功能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在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除了基本的电能转换外,还涉及到对组件、电网、电缆运行状态的检测,以及与外界的通信交流等。此外,逆变器还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黑科技,其中谐波抑制技术便是关键之一。
一、什么是谐波
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是正弦波交流电,其方向和大小都会随时间产生周期性的变化。在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即每秒方向变化50次。这种按照50Hz频率变化的波形被称为基波。电网中97%以上的电量都是基波,而剩余的部分则是谐波。谐波是指电流中所含有的频率为基波整数倍的电量,如二次谐波(频率为基频的2倍)、三次谐波(频率为基频的3倍)等。根据频率的奇偶性,谐波还可以分为奇次谐波和偶次谐波。
二、光伏逆变器为什么要抑制谐波
谐波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严重的危害。由于大部分设备都是感性设备,只能吸收基波,高次的谐波会转化为热量或振动,导致电气设备过热、产生噪声和振动,并使绝缘老化,从而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引发故障或烧毁。此外,谐波还会增加电能传输过程中的阻抗,导致电能消耗增加,降低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利用效率。在电力系统中,谐波还可能引起局部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使谐波含量放大,造成电容器等设备烧毁,或者影响某些频段的设备正常工作。对于电力系统外部,谐波还会对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产生严重干扰。
三、逆变器如何减少谐波含量
逆变器主要通过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抑制谐波。
硬件方面:
逆变器常用的滤波方式有L、LC、LCL等三种。
L滤波器:单电感滤波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对低频谐波抑制作用明显,但高频谐波抑制不够理想。因此,单电感滤波器通常用于小功率离网逆变器。LC滤波器:二阶滤波,增加了一个电容,具有较高的滤波能力。一般用于集中式大功率逆变器,后面接隔离变压器。但因为是电容结尾,多台并联会引起环流。LCL滤波器:三阶滤波,增加一个电容和一个电感,抑制高频谐波能力强。滤波器的电感输出,可以多台并联。通常应用于中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但逆变器控制算法复杂,容易导致系统不稳定。软件方面:
提高开关频率:逆变器的开关频率越高,控制带宽越宽,对于宽范围的电流谐波抑制更充分。提高开关频率与输出PWM电平数有助于降低PWM波形的畸变率,从而改善逆变器的输出谐波与控制效果。并机谐波抵消能力:当多台组串式逆变器并联工作时,由于线路阻抗的差异,会等效改变并网LCL滤波器中的电感,进而改变谐波的相位。这使得谐波成分由于相位的差异而部分相互抵消,从而降低系统整体的谐波值。消除谐波的软件控制技术:利用高速度的数字处理器,逆变器可以采用复杂的算法来消除谐波。例如,重复控制的电流控制器算法,通过在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加入无穷大的增益,实现对特定频率处指令的无静差跟踪和扰动抑制。四、逆变器的电磁兼容标准
中国和国外关于并网逆变器的标准(如鉴衡金太阳标准、IEEE1547、IEC61000-3-12、VDE0126)和并网光伏电站的标准(如GB/T19964-2012、GB14549、GB24337、VDE4105、BDEW)对逆变器或光伏电站的谐波电流绝对值进行了明确要求。这些标准规定,逆变器在不同负载率下的谐波电流绝对值应不大于满载下的谐波电流绝对值。例如,中国金太阳标准中规定,逆变器额定功率运行时,注入电网中的谐波电流THDi不超过5%;同时,在30%、50%、70%负载点处的谐波电流也不超过额定功率运行时的谐波电流。
综上所述,谐波抑制技术是光伏逆变器中的一项重要黑科技。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综合措施,逆变器可以有效地降低谐波含量,提高电能质量,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新能源逆变器包括哪些?
1、按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能的频率分,可分为工频逆变器、中频逆器和高频逆变器。工频逆变器的频率为 50~60Hz的逆变器;中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 400Hz到十几kHz;高频逆变器的频率一般为十几kHz到MHz。
2、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分,可分为单相逆变器、三相逆变器和多相逆变器。
3、按照逆变器输出电能的去向分,可分为有源逆变器和无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向工业电网输送的逆变器,称为有源逆变器;凡将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输向某种用电负载的逆变器称为无源逆变器。
4、按逆变器主电路的形式分,可分为单端式逆变器,推挽式逆变器、半桥式逆变器和全桥式逆变器。
5、按逆变器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分,可分为晶闸管逆变器、晶体管逆变器、场效应逆变器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逆变器等。又可将其归纳为“半控型”逆变器和“全控制”逆变器两大类。前者,不具备自关断能力,元器件在导通后即失去控制作用,故称之为“半控型”普通晶闸管即属于这一类;后者,则具有自关断能力,即无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均可由控制极加以控制,故称之为“全控型”,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和绝缘栅双权晶体管(IGBT)等均属于这一类。
6、按直流电源分,可分为电压源型逆变器(VSI)和电流源型逆变器(CSI)。前者,直流电压近于恒定,输出电压为交变方波;后者,直流电流近于恒定,输也电流为交变方波。
7、按逆变器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分,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器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器。
8、按逆变器控制方式分,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器和调脉宽式(PWM)逆变器。
9、按逆变器开关电路工作方式分,可分为谐振式逆变器,定频硬开关式逆变器和定频软开关式逆变器。
10、按逆变器换流方式分,可分为负载换流式逆变器和自换流式逆变器。
光伏系统逆变器的逆变原理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
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均为直流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负载直流电压的不同(如12V、24V、48V等),很难实
现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特别是民用电力,由于大多为交流负载,以直流电力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另外,光伏发电最终将实现并网运行,这就必须采用成熟的市场模式,今后交流光伏,发电系统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
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电源的要求
采用交流电力输出的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器四部分组成(并网发电系统一般可省去蓄电池),而逆变器是关键部件。光伏发电系统对逆变器要求较高: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具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而变化,蓄电池虽然对太阳电池的电压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蓄电池的电压随蓄电池剩余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而波动,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蓄电池,其端电压可在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必须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4.在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输出应为失真度较小的正弦波。这是由于在中、大容量系统中,若采用方波供电,则输出将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将产生附加损耗,许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为通信或仪表设备,这些设备对电网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当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为避免与公共电网的电力污染,也要求逆变器输出正弦波电流。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器,由于直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220V,在中、小容量的逆变器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12V、24V,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中、小容量逆变器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
变。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桥臂的功率晶体管不共地,因此必须采用专门驱动电路或采用隔离电源。另外,为防止上、下桥臂发生共同导通,必须设计先关断后导通电路,即必须设置死区时间,其电路结构较复杂。推挽电路和全桥电路的输出都必须加升压变压器,由于升压变压器体积大,效率低,价格也较贵,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高频升压变换技术实现逆变,可实现高功率密度逆变,这种逆变电路的前级升压电路采用推挽结构,但工作频率均在20KHz以上,升压变压器采用高频磁芯材料,因而体积小、重量轻,高频逆变后经过高频变压器变成高频交流电,又经高频整流滤波电路得到高压直流电(一般均在300V以上)再通过工频逆变电路实现逆变。采用该电路结构,使逆变器功率大大提高,逆变器的空载损耗也相应降低,效率得到提高,该电路的缺点是电路复杂,可靠性比上述两种电路低。逆变电路的控制电路
上述几种逆变器的主电路均需要有控制电路来实现,一般有方波和正弱波两种控制方式,方波输出的逆变电源电路简单,成本低,但效率低,谐波成份大。正弦波输出是逆变器的发展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有PWM功能的微处理器也已问世,因此正弦波输出的逆变技术已经成熟。、1.方波输出的逆变器目前多采用脉宽调制集成电路,如SG3525,TL494等。实践证明,采用SG3525集成电路,并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功率元件,能实现性能价格比较高的逆变器,由于SG3525具有直接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的能力并具有内部基准源和运算放大器和欠压保护功能,因此其外围电路很简单。
2.正弦波输出的逆变器控制集成电路,正弦波输出的逆变器,其控制电路可采用微处理器控制,如INTEL公司生产的80C196MC、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MP16以及MI-CROCHIP公司生产的PIC16C73等,这些单片机均具有多路PWM发生器,并可设定上、上桥臂之间的死区时间,采用INTEL公司80C196MC实现正弦波输出的电路,80C196MC完成正弦波信号的发生,并检测交流输出电压,实现稳压。
逆变器主电路功率器件的选择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BJT),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和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MOSFET,因为MOSFET具有较低的通态压降和较高的开关频率,在高压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IGBT模块,这是因为MOSFET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通态电阻也随之增大,而IGBT在中容量系统中占有较大的优势,而在特大容量(100kVA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GTO作为功率元件。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