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9 07:30:32 人气:
正弦波逆变器逆变器参数示例
WDYDP系列正弦波逆变器的主要参数示例如下:
型号:WDYDP8000L、WDYDP9000L、WDYDP10000L
额定容量:8000VA、9000VA、10000VA
额定输出功率:7200W、8100W、9000W
直流输入:
额定电压:12V、24V、48V、96V或220V额定电流:由VA/V计算得出关断/开机电压范围:
关断:DC、、、或开机:DC、、、或反灌杂音电流:≤10%
交流输入:允许旁路电压220Vac ± 15%
旁路转换时间:≤5ms
交流输出:
额定电压和频率:220Vac, 50Hz或110Vac, 60Hz输出波形:正弦波额定输出电流:3.6A、7.2A或10.9A
输出电压精度:±1.5%
波形失真率:≤3%
动态响应时间:5%
功率因素:0.7⁄0.8
过载能力:120%
逆变效率:≥85%
冷却方式:强制风冷
绝缘强度:1500Vac,1分钟
噪音水平:≤40dB
使用环境:
温度:5℃~40℃湿度:0~90%海拔限制:≤5000m
尺寸:台式,388*145*210
重量:12.0KG、16.0KG或28.0KG
颜色:黑色
保护功能:包括输入欠压、过压、输出过载、短路保护以及高低压保护
输出接口:接线柱、万用插座或排插接口
svg无功补偿生产厂家 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
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是一家专业的SVG无功补偿装置生产厂家。以下是关于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及其相关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概述
品牌背景:CHHW华威专注于SVG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全面的国产化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特点:SVG装置通过自换相的电力半导体桥式变流器实现动态无功补偿,具有响应速度快、谐波含量低、损耗小等优点。二、SVG与SVC的区别
响应时间:SVG的响应速度通常不大于5ms,而SVC的响应速度则需要20-40ms。因此,SVG能更好地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影响:SVC受系统谐波的影响较大,且自身可能产生大量谐波。而SVG受谐波影响较小,并具备抑制系统谐波的能力。损耗:SVG的损耗相对较小,相比SVC具有更高的能效。三、SVG无功补偿器的工作原理
SVG通过外部电流互感器(CT)实时检测负载电流,并通过内部DSP计算分析负载电流的无功含量。根据设置值,SVG控制PWM信号发生器发出控制信号给内部IGBT,使逆变器产生满足要求的无功补偿电流。最终实现动态无功补偿,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四、SVG无功补偿器的应用优势
易于安装和维护:SVG装置接入系统后无需人工干预即可正常运行,降低了运维成本。高性价比:全面国产化的技术使得SVG装置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性能。灵活调节:通过适当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可以灵活地改变SVG的运行工况,满足不同的补偿需求。五、选择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的理由
专业实力:CHHW华威拥有多年的SVG无功补偿装置研发和生产经验,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保障。定制化服务:可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SVG无功补偿解决方案,满足不同场景下的补偿需求。售后服务: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确保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及时、专业的帮助。综上所述,SVG无功补偿器CHHW华威是一家值得信赖的SVG无功补偿装置生产厂家,其产品在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竞争优势。
低电压穿越标准(光伏、风电、储能)
低电压穿越标准(光伏、风电、储能)
一、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标准
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方面的标准主要依据NB/T 32004-2013(及更新版本NB/T 32004-2018,但相关图示未变)中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电站型逆变器:对于并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逆变器,需具备一定的电网支撑能力,避免在电网电压异常时脱离,引起电网电源的波动。当逆变器交流侧电压跌至0时,逆变器能够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0.15s后恢复至标称电压的20%;整个跌落时间持续0.625s后逆变器交流侧电压开始恢复,并且电压在发生跌落后2s内能够恢复到标称电压的90%时,逆变器能够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此外,逆变器在电力系统故障期间若未切出,其有功功率在故障清除后应快速恢复,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以至少1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同时,逆变器在低电压穿越过程中宜提供动态无功支撑。
并网电压要求:当并网点电压在图1所示曲线1及以上的区域内时,逆变器必须保证不间断并网运行;当并网点电压在曲线以下时,允许脱网。
二、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标准
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标准依据GB/T 36995-2018中的规定。具体要求包括:
低电压穿越要求:风电机组应具有图2中曲线1规定的电压~时间范围内不脱网连续运行的能力。当电压跌落期间风电机组未脱网时,自电压恢复正常时刻开始,有功功率应以至少10%Pn/s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实际风况对应的输出功率。同时,风电机组在并网点发生三相对称电压跌落时,应快速响应并注入容性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响应时间不大于75ms,且在电压故障期间持续注入容性无功电流。
高电压穿越要求:风电机组应具有图2中曲线2规定的电压~时间范围内不脱网连续运行的能力。在电压升高时刻及电压恢复正常时刻,有功功率波动幅值应在±50%Pn范围内,且波动幅值应大于零,波动时间不大于80ms。在电压高期间,输出有功功率波动幅值应在±5%Pn范围内。同时,风电机组在并网点发生三相对称电压升高时,应快速响应并注入感性无功电流支撑电压恢复,响应时间不大于40ms。
三、储能变流器低电压穿越标准
储能变流器低电压穿越标准依据GB/T 34120-2017中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低电压穿越要求: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若并网点考核电压全部在储能变流器低电压穿越要求的电压轮廓线及以上的区域内时(如图3所示),储能变流器应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否则,允许储能变流器切出。储能变流器并网点电压跌至0时,储能变流器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0.15s。同时,对电力系统故障期间没有切出的储能变流器,其有功功率在故障清除后应能快速恢复,自故障清除时刻开始,以至少30%额定功率/秒的功率变化率恢复至故障前的值。
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引起电压跌落时,储能变流器注入电网的动态无功电流应满足以下要求:自并网点电压跌落的时刻起,动态无功电流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30ms。同时,储能变流器注入电力系统的动态无功电流应实时跟踪并网点电压变化,并满足一定的数学关系式。
综上所述,光伏、风电和储能系统在低电压穿越方面均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以确保在电网电压异常时能够保持并网运行或快速恢复,为电网提供必要的支撑。
浅析SVC与SVG的异同点
SVC与SVG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SVC与SVG都是用于快速调节无功功率的装置,旨在改善电网电能质量。
不同点: 工作原理: SVC主要通过TCR、TSC和MCR等技术进行无功功率的动态补偿。 SVG则使用逆变器实现快速动态调节无功功率,不仅能补偿无功,还能补偿瞬时有功或进行相间功率交换。 响应时间: SVC的响应时间约为2040ms。 SVG的响应时间不超过5ms,因此SVG在抑制电压闪变方面效果更好。 占地面积: SVC相对占地面积较大。 SVG占地面积更小,有利于节省空间。 输出容量与电压关系: SVC的输出容量可能受到母线电压的影响。 SVG的输出容量不受母线电压影响,更加稳定。 谐波特性: SVC的谐波特性相对较差。 SVG的谐波含量较少,谐波特性优于SVC。 系统参数敏感性: SVC对系统参数可能较为敏感。 SVG对系统参数不敏感,运行更加稳定。 工程实施与造价: SVC的工程实施与造价成本相对较低。 SVG的工程实施与造价成本较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综上所述,SVC与SVG在无功补偿方面各有特点,选择哪种装置需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电机控制杂谈(3)——关于电机启动电流的分析,即电机的动态性能响应分析
电机启动电流分析:电机的动态性能响应
电机的启动电流及其动态性能响应是评估电机控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电机启动时的电流特性出发,分析影响电机动态响应时间的因素,并探讨如何计算和评估电机的动态响应时间,最后提出提高电机动态响应的方法。
一、电机启动电流特性
在电机启动时,由于转速为0,反电动势项为0,此时电机的电压方程可以简化为仅与电阻和电感相关的形式。在采用id=0控制策略时,d轴电压为0,所有电压均加在q轴上,使得q轴电流快速增大。这一过程中,电机的启动电流特性主要受电机参数(如电感、电阻)、直流母线电压以及q轴电流的期望幅值等因素影响。
二、影响电机动态响应时间的因素
电机参数:主要是电感以及电阻大小。电机作为阻感性负载,其阻感越大,电流变化的就越慢。电感越大,电磁时间常数越长,电流达到期望值的时间也就越长;电阻越大,电流变化的速率也会降低。
q轴电流的幅值:q轴电流幅值越高,达到该幅值所需的时间也就越长。这是因为电流的变化率受到电机参数和电压的限制。
逆变器的直流母线电压:电压越大,电流变化的速率越快。因为电压是推动电流变化的动力,更高的电压意味着更大的电流变化率。
三、如何计算电机的动态响应时间
电机的动态响应时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计算:自动控制原理的计算方法和简易的计算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的计算方法:
首先,建立电机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考虑q轴回路,将其等效为一个惯性环节。
输入为阶跃响应的q轴电压(最大SVPWM内切圆对应的电压),输出为q轴电流。
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求解系统输出(q轴电流)的时域方程。
令输出电流等于期望的q轴电流值(如30A),求解时间t,即得到动态响应时间。
简易的计算方法:
将q轴电流的变化趋势近似为直线上升。
计算电阻上的平均电压降,进而根据q轴电压方程计算出q轴电流的变化率。
用期望的电流变化量(如从0到30A)除以电流变化率,得到动态响应时间。
四、提高电机动态响应的方法
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可以通过调整电机的初始电角度来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动态响应速度。
当电机的初始电角度与A轴夹角为0°时,q轴电压的最大值为Vdc/sqrt(3)。如果将初始电角度逆时针旋转90°,则q轴电压的最大值可以达到2*Vdc/3,从而提高电流的变化率,缩短动态响应时间。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电机的转动,电角度会发生变化,输出电压不会一直保持在2*Vdc/3,而是会有所减小。但在电流达到最大值之前,这种影响相对较小,可以近似忽略。五、总结
电机的动态响应速度不应仅看电流达到给定值所需的控制周期个数,而应综合考虑电机参数、直流母线电压以及期望达到的电流大小。通过合理调整电机的初始电角度和充分利用SVPWM的电压余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动态响应速度。同时,也需要注意在实际应用中考虑电机的机械特性和负载情况,以确保电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以上展示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电机的启动电流响应情况,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述内容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