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27 23:01:06 人气:
基于准比例谐振QPR_并网模式微电网逆变器VSG控制_SIMULINK_仿真模型搭建
本文详细阐述了采用准比例谐振(QPR)方法实现并网VSG逆变器控制的理论与实践。控制目标明确,旨在确保并网输出电流THD低于3%,并确保输出功率能够准确无静差地跟踪功率参考值。对这一控制策略感兴趣的读者,论文“基于VSG的储能系统并网逆变器建模与参数整定方法”提供了一致的理论依据,发表于《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年第38卷第8期,由胡文强等作者撰写。
控制策略核心为VSG功率外环+虚拟阻抗+QPR内环,具体而言,VSG功率外环产生三相参考电压信号,虚拟阻抗控制基于电磁方程转换得到电感电流参考值,而QPR准比例谐振控制器则精准跟踪参考电流,输出三相调制波信号。
为了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构建了整体控制模型,包含虚拟阻抗与QPR准比例谐振控制。仿真结果显示,电流内环设计合理,通过Bode图验证QPR控制器在50Hz频率点实现了无静差跟踪,证明了控制器设计的合理性。
仿真模型还展示了并网输出功率的无静差跟踪性能。进一步,通过观察输出电压电流以及电流THD波形,确认THD值仅为0.52%,满足并网谐波指标要求。
综上所述,基于准比例谐振控制器(QPR)的VSG模型能够有效实现并网效果,确保并网输出电流质量、功率跟踪精度以及电压电流的谐波指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与工程应用潜力。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孤岛逆变器控制策略(孤岛VSG)(Simulink仿真实现)
孤岛逆变器控制策略是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控制方法,特别在电网故障或断电情况下,确保逆变器能维持独立运行,形成孤岛电网。虚拟同步发电机(VSG)作为这种策略的改进,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特性,使得逆变器在孤岛运行时提供类似同步发电机的功率与电压波形,以此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VSG的孤岛逆变器控制策略,逆变器能够实时检测电网频率和电压,一旦电网故障或断开,逆变器自动切换至孤岛模式,调整输出功率和电压以维持电网稳定运行。同时,通过控制逆变器输出电流和电压,实现对电网电压与频率的调节,使其与传统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相匹配。
此控制策略显著提高了孤岛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效解决了光伏逆变器在孤岛运行时的电压与频率波动问题。在光伏发电系统和微电网等领域,其应用前景广泛。
运行结果方面,完整模型和输出波形展示了基于VSG的孤岛逆变器控制策略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参考文献部分包含相关研究,如杨晨的哈尔滨理工大学论文,程天琪的中国矿业大学论文和郝新星的合肥工业大学论文,提供了深入研究与应用的依据。
Simulink仿真实现为研究与验证基于VSG的孤岛逆变器控制策略提供了可靠平台,确保理论设计与实际运行的相符性,进一步验证了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李中友主要论著及文章
李中友先生的学术贡献丰富多样,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焊接技术领域。其中,他的著作《焊接设计简明手册》在1997年4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为读者提供了焊接设计的实用指南。同年同月,他又深入探讨了空气等离子切割机的工作原理与设计,同样出自机械工业出版社,展示了他在这一领域的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在国际学术期刊上,李中友也有重要发表。他的论文"Edge process on arc welding inverter commutating"在1997年6月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第10卷第2期发表,详细阐述了弧焊逆变器交流换相过程的前沿研究。同年,他继续在《机械工程学报》第32卷第4期上发表了关于晶闸管弧焊逆变器半桥变换电路工作状态分析及设计的文章,显示了他在技术细节上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设计能力。
此外,他还关注于控制技术的应用,1996年9月的《焊接学报》第17卷第3期中,李中友发表了题为"IGBT弧焊逆变器快速控制系统"的文章,展现了他在控制技术与焊接设备结合方面的独到见解,为焊接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支持。
安群涛论文专著
安群涛的论文专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专利:
四开关三相逆变器的正弦波脉宽调制方法:申请号201010300242.4,展现了他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创新技术。逆变器功率管开路故障的在线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申请号201010135717.9,体现了他在逆变器故障诊断方面的专业能力。四开关三相逆变器供电的无刷直流电机调速方法:申请号201010032498.1,进一步证明了他在电机控制领域的深厚功底。无刷直流电机的磁链自控式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申请号201010127885.3,展示了他在电机控制策略上的创新。学术论文:
《Switching Function ModelBased FastDiagnostic Method of OpenSwitch Faults in Inverters Without Sensors》:与LiZhi Sun等人合作,2011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上,被SCI收录,影响因子高达3.468,体现了他在逆变器故障诊断方面的深入研究。《Scalar PWM Algorithms for FourSwitch ThreePhase Inverters》:2010年发表在《Electronics Letters》上,同样被SCI收录,影响因子1.011,展示了他在逆变器控制算法方面的专业能力。关于三相逆变器开关管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进展的文章:发表在《电工技术学报》上,进一步证明了他在故障诊断领域的学术贡献。关于容错三相四开关逆变器控制策略、无刷直流电机的磁链自控直接转矩控制和永磁同步电动机参数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的研究论文:这些成果都在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显示了他在电机控制领域的广泛研究和扎实基础。电力技术论文参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电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得益于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电力技术论文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电力技术论文参考篇1
浅析电力技术监督管理
摘要 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企业技术监督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联系我国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问题进行论述,主要突出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对策,更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创新
技术监督作为企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国家重要战略资源管理的电力企业,其技术监督管理更是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一直坚决执行国家的相关管理方针和政策,贯彻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注重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尽力完善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综合评价体系,确保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全面健康发展。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电力企业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高效要求,因此,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也要求电力技术向着更低能耗的方向发展。立足于这样的趋势下,笔者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更加体会到技术监督管理的创新要求,因此,下面将对电力技术监督管理进行系统论述,主要突出其创新内容。
1 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下,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下面,笔者将对我国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论述。
1.1 电力企业不断重视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
电力企业作为生产电能的重要产业,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系数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国家不断加强管理,社会不断加强监督的趋势下,电力企业也更加注重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发展了。在电力企业不断重视技术监督管理发展的背景下,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得到很快发展。
1.2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相适应
安全生产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只有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只有确保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保障。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安全生产也得到了长足进步,使得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得到平衡。
1.3 电力行业之间的技术监督得到协调发展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也不断密切了,因此,电力行业的技术监督不仅仅是电力行业自身的工作,也是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一起面临的工作。在电力技术监督不断发展的趋势下,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技术监督也更加联系密切,并且促进了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技术监督协调发展。
2 如何促进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
2.1 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还在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监督管理体系,因此,不断建立和完善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体系是尤为重要的。笔者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联系自身工作经验认为,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可以建立起包括技术监督三级网络和技术监督管理部门以及技术监督深化扩展的技术研究部门的管理体系。其中,技术监督三级网络可以由电力企业的专业技术监督工作团队来担任;而电力技术监督管理部门可以由电力企业的发电运营部、项目管理部和技术监督管理的归口部门来承担,主要任务是理清三级技术监督网络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监督管理标准监督企业技术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技术监督的研究部门主要有企业的研究部门来承担工作任务。
2.2 制度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监督标准,确保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按标准进行
任何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都应该有相应的标准来严格要求管理工作,所以电力企业也不例外,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电力的技术监督管理更是应该按照具体的标准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笔者提倡电力企业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监督管理标准。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标准应该对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全面的界定,划清技术部门的各项职责和权限,并对企业技术监督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确保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的实现。
2.3 推动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在全球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众多企业技术监督管理都向着信息化迈进,为应对时代发展的趋势,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也应该向着信息化发展,不断推动技术监督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体系建设。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结合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模式,在企业实行按照级别管理的责任制,实现数据的有效及时管理和资源的共享。在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目标指导下,促进企业技术监督信息发布平台的建设,为企业技术监督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支持。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两个层级,即电力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两个层级的主要工作任务各有不同,电力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主要是对结果进行管理,而发电公司的技术监督管理则主要是完成对过程进行管理。
3 结论
在我国不断强化和谐发展战略的趋势下,电力企业也面临着更艰巨的挑战,要向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电力企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笔者在文中论述了电力企业技术监督管理的发展现状,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促进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肖云莲,王敏.做好电力技术监督的措施[J].云南电力技术,2006(1).
[2]洪波,魏杰.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新型电力技术监督管理体系[J].云南电业,2007(7).
[3]胡青波.电力技术监督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天津电力技术,2004(1).
电力技术论文参考篇2
浅论电力滤波技术
摘要本文以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为分析对象,并对电力滤波技能的运用进行了阐述,最后对电力滤波器技能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滤波技术,探究
一、前言
电力滤波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完善电力滤波技术,卓有成效地开展技术工作。
二、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谐波是沟通体系中的概念,而纹波是关于直流体系来讲的,二者有差异,更有联系。沟通滤波,是期望滤除工频(基波)重量以外的一切谐波重量,确保电源的正弦性。沟通体系的电流畸变首要是由非线性负载导致的。而直流滤波,是期望滤除负载中直流重量以外的一切纹(谐)波重量,这些纹(谐)波重量首要是由直流电(压)源(一般是由沟通电源整流取得)中的纹波电压重量在负载中导致的。而经过傅里叶剖析可知,直流体系中的纹波重量也是由各次谐波重量构成的。在这个意义上讲,沟通体系和直流体系中按捺谐波的意图是相同的:按捺不期望在电源或负载中出现的谐波重量。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DCAPF)与沟通有源电力滤波器,也即是咱们一般所说的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都是选用自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办法或手法去吸收或消除谐(纹)波。因而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沟通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作业原理是相同或相近的。可是,因为效果的目标不相同,直流有源电力滤波器也有本身的特点。
三、电力滤波技能的运用
1、PPF的运用
到当前为止,高压大功率谐波管理范畴最首要的滤波办法仍然是无源电力滤波器。PPF选用LC单调谐滤波器或许高通滤波器,电感、电容接受的电压等级比电力电子开关要高得多,并且抵偿容量也要比APF大得多,因而,在高压大功率的运用场合,PPF得到了广泛运用。
2、APF的运用
依照APF的容量和运用规模可将有源滤波器分为小功率运用体系和中等功率运用体系以及大功率运用体系三大类。小功率运用体系首要是指额定功率低于100 kVA的体系,首要运用于负载和电机驱动体系。在这类运用中,一般选用技能领先的动态有源滤波器,如开关频率较高的PWM电压型逆变器或电流型逆变器,其呼应时刻相应来说一般很短,从十几微秒到毫秒。小功率的谐波管理体系运用对比灵敏,能够选用单相有源滤波器,也能够选用三相电力滤波器。当运用于单相电力体系时,选用单相有源滤波器,并且很简单经过改动电路布局完结不相同的抵偿意图。电力电子器材难以接受几百千伏的超高压,即使是最领先的半导体器材也只能接受几千伏,因而,和中等功率运用相同,因为缺少大功率高频电力器材,完结大功率的体系动态逆变器很不经济,也就约束了有源逆变器在大功率体系中的运用。有人提出选用多重化技能和相序脉宽调制技能,来处理功率和开关频率的矛盾,这是一个极好的主意,可是很难完结,并且性价比也很低。
四、电力滤波器技能的发展
1、电力滤波器的接入拓扑
电力滤波器的接入拓扑的基本方式为并联型APF和串联型APF ,并联型滤波器首要用于理性电流源型负载的抵偿,它也是工业上已投入运转最多的一种计划,但因为电源电压直接加在逆变桥上,因而对开关元件的电压等级需求较高。为战胜单独运用时面对的缺点,并联型APF常常与PF混合运用。
2、谐波检测技能
电力滤波器的抵偿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否检测到真实反映欲抵偿的谐波重量的参考信号。因而,电力滤波器规划中的关键技能之一即是找到一种可由负载电流中精确地获取谐波重量的幅值和相位的算法。这种检测办法的速度也是需要考量的重要要素。一般,谐波的检测获取技能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一)、基干傅立叶改换的检测办法
选用傅立叶改换(FFT)对电网电流进行核算,得到电网电流中的谐波重量。它是一种纯频域的剖析办法,其长处是能够恣意挑选拟消除的谐波次数,可是核算量大,具有较长的时刻延迟,实时性较差。
(二)、瞬时无功功率法
此办法的实时性较好,但因为检测时选用了数字低通滤波器,因而检测出的成果会有必定的延时。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是当前电力滤波器中选用最多的一种谐波检测办法。
(三)、依据自适应的检测办法
依据自适应搅扰抵消原理,具检测精度高和对电网电压畸变及电网参数改变不灵敏的长处,但动态呼应速度较慢。其改善办法包含用神经网络完结的自适应检测法。检测精度和实时性是判断谐波检测办法的重要指标,各种检测办法都有其长处,但也都存在局限性。跟着各种谐波检测办法的不断改善,以及新的检测办法。
3、电力滤波器的电流盯梢操控战略
当精确地检测出电网中的谐波电流后,怎么操控APF主电路,使APF输出电流盯梢谐波电流改变,是电流盯梢操控战略所需完结的作业。因为谐波电流具有时变和高改变率的特点,这就需求APF电流操控器具有较快动态呼应功能和较高的操控精度,电流操控器的稳定性也是必需要思考的要素。
4、主电路布局及参数规划
当前,电力滤波器主电路首要选用PWM变流器的方式,当选用单个变流器不能满意体系容量需求时,能够选用多重化或多电平的主电路布局方式。
(一)、单个PWM变流器的主电路
布局依据主电路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相同,能够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压型PWM变流器直流侧电容损耗较小,适宜构成大容量电力滤,也是当前干流的PWM布局。实践规划中,储能电容和接入电感的巨细对APF设备的本钱和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二)、多重化主电路布局方式
多重化布局是经过将多个PWM变流器串联或并联的办法,以完结运用较低开关频率,较小容量的开关器材。
(三)、多电平主电路布局方式
经过添加电力电子器材,规划多电平主电路拓扑布局,将变流器的输出由传统的两电平输出变为多电平输出。其长处是开关频率低,开关器材所接受的电压应力小,因为不运用变压器和电抗器,体积减小而功率进步。多电平主电路操控办法较为杂乱,是当前研讨和运用的方向。
(四)、参数规划
因为APF布局多样,抵偿的谐波源也多种多样,对APF的容量和谐波抵偿的功能指标也有不相同的需求。当前,关于APF主电路各项参数的规划没有一致的理论,参数的挑选过程为:首要依据被抵偿的谐波源挑选主电路布局方式。
(五)、电力滤波技能的研讨方向
怎么经过对谐波理论的进一步研讨,找出非常好的谐波检测算法是进步APF功能的有用手法;优化体系操控战略:寻求非常好的操控战略,如依据体系能量平衡的操控战略,到达对输出电流/电压的精确操控;优化电路规划:改善抵偿功能,操控体系本钱,如多电平主电路布局的研讨。这些研讨的首要意图是进步体系运转的功率,进一步削减抵偿设备的制造本钱和损耗,进步设备的可靠性和易用性,并完结一机多用。
五、结束语
电力滤波技术管理在施工生产中呈面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仅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还要与其它方面协调一致、相辅相成。从而使技术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粟梅.矩阵变换器――异步电动机高性能调速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
[2]谭甜源,罗安,唐欣,等.大功率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研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
[3]姜齐荣,谢小荣,陈建业.电力系统并联补偿――结构、.原理、控制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1. 电力技术论文范文
2. 电力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电力技术论文
4. 有关电力行业技术论文
5. 电力电气论文参考
单相逆变器中开关管桥臂为什么要用互补pwm,能不能一个开关管用pwm,另三个开关管状态固定?
单相逆变器中,开关管桥臂使用互补PWM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电路在正负半周期都能正常工作,实现双向电流流动。这种调制方式避免了在一个周期内同时开通两个开关,从而减少了开关损耗,提高了效率。
互补PWM属于双极性调制的一种。其关键在于,开关管S1和S2在一个周期内互补动作,而S3和S4则保持常开或常闭状态。这样,正半周期电流通过S3的反并联二极管续流,而负半周期通过S1的反并联二极管续流。这种设计使得电路能够高效地工作。
如果仅使用单一的PWM信号控制一个开关管,而其他三个开关管的状态固定,这种配置则无法实现互补动作。在正半周期,S1和S2的互补PWM动作会带来电流的双向流动,但若其他开关管状态固定,如S3常开,S4常闭,将导致电路无法实现完整的调制周期,进而影响逆变器的工作性能。
实际上,采用互补PWM的单相逆变器更适合非功率因数为1的工作状态。例如,在功率因数接近1的情况下,你的方法可能可行,但在功率因数较低时,这种配置无法提供稳定的工作状态。因此,采用互补PWM的单相逆变器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可以参考相关博士论文,该论文详细探讨了单相逆变器中互补PWM的应用及优缺点:http://wenku.baidu.com/view/b13bd1fd6137ee06eff9186a.html。
李旭春主要论著
李旭春教授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的主要论著涵盖了多个技术方向。以下是他的一些重要贡献:
1. 马乐、李旭春和肖佰旺合作的《单相三阶SPWM逆变器设计及输出补偿研究》已获电力电子技术期刊录用。
2. 吕一松、李旭春与贺骥等人提出了无传感器PMSM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发表于2010年6月的《电工技术学报》,第6期,12-17页。
3. 林云志和李旭春共同研究了基于模糊平均电流控制的电池电源控制器,论文发表于2007年5月的《计算机仿真》。
4. 邴仲辉与李旭春合作的基于PIC18F2331的SPWM逆变电源控制器设计,出现在2007年2月的《电气自动化》上。
5. 胡元德、李旭春等人探讨了混合磁路电机在战车中的应用前景,该成果在2005年的全电战斗车辆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有详细报告。
6. Hu Yuande等人在2003年的EVS 20国际电动车大会上,共同发表了关于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achine应用于电动汽车的论文。
7. 李逸、李旭春和李鹤轩对无位置传感器BLDC系统的控制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2001年的第七届中国电力电子与传动控制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8. 李旭春等人开发了直流无刷电机的DSP控制器,并成功应用于变频电冰箱,该成果发表于2000年9月的《家用电器科技》。
9. 李旭春、林志强等人的研究成果,关于ADMC328 DSP在交流异步机变频调速中的应用,发表于2000年4月的《电子技术应用》。
10. 李旭春与常越等人合作的孪生靶溅射镀膜用高频PWM电源技术在1999年的全国薄膜学术讨论会上被展示。
11. 在1986年的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矢量控制学术交流会上,李旭春、王晓和顾廉楚共同研究的微处理机控制的交流异步机矢量变频调速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论文发表于《控制与决策》杂志。
12. Gu Lianchu等人在1985年的IEEE-IAS年度会议上,详细介绍了他们关于微处理机控制的交流异步机矢量变频调速系统的创新研究成果。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