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8 12:10:07 人气:
逆变器华微电子
在能源转换领域,逆变器扮演着关键角色,它将直流电(如电池或蓄电池)转变为稳定的交流电(通常为220V),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汽车电子设备中。这种转换器由逆变桥、精密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构成,适用范围广泛,包括空调、家电、电动工具、车载设备等。
在国外,逆变器因其便利性,常被车辆使用者用于在外出时为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设备等供电。比如,光伏逆变器将太阳能板产生的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风电变流器则在风电行业有类似功能。逆变器行业的特性显示,其具有轻资产、高效周转和高投资回报率的特点。
逆变器行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壁垒较高,企业需要不断研发新品以适应市场需求。它们位于光伏产业链下游,面向终端客户,因此品牌建设和销售渠道对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以下是几家在逆变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公司:
士兰微,专注于集成电路和器件研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电子设计企业。
宏微科技,以IGBT和FRED功率半导体为核心,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时代电气,拥有轨道交通电气装备及通信信号系统等多元产品线。
法拉电子,薄膜电容器行业领导者,连续多年排名世界前三。
江海股份,专注于电容器生产和研发,其中化成箔产品性能出色。
京泉华,磁性元器件和电源变压器的生产专家。
斯达半导,主要生产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
捷捷微电,提供电力电子器件和芯片的全方位服务。
华润微,涉及功率半导体、智能传感器和控制产品制造。
赛微电子,从事MEMS芯片和GaN技术的开发与制造。
总的来说,逆变器行业的成功在于其技术优势、品牌积累和强大的销售渠道,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行业的龙头地位。
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模块技术及市场发展格局
一 IGBT:复合型功率器件
功率半导体器件(Power Electronic Device)是指可直接用于处理电能的主电路中,实现电能的变换或控制的电子器件,其作用主要分为功率转换、功率放大、功率开关、线路保护和整流等。
功率半导体分为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和功率半导体集成电路两大类。现有的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可分二极管、功率晶体管、晶闸管等,其中功率晶体管包括双极性结型晶体管(BJT,俗称三极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
IGBT是由BJT和MOSFET组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其控制极为绝缘栅场效应晶体管,输出极为双极型功率晶体管,因而兼有两者速度和驱动能力的优点,克服了两者的缺点。IGBT可以在各种电路中提高功率转换、传送和控制的效率,实现节约能源、提高工业控制水平的目的,被业界誉为电力电子装置的“CPU”,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白色家电、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IGBT有三个端子:集电极、发射极和栅极,他们都是附有金属层。但是,栅极端子上的金属材料具有二氧化硅层。IGBT结构其实就相当于是一个四层半导体的器件。四层器件是通过组合PNP和NPN晶体管来实现的,它们构成了P-N-P-N排列。
IGB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不断激活和停用其栅极端子来开启、关闭实现的。如果正输入的电压通过栅极,发射器就会保持驱动电路开启。另一方面,如果IGBT的栅极端的电压为零或者为负时,则就会关闭电路应用。
依产品结构形式不同,IGBT有单管、IGBT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IPM三种类型。IGBT单管主要应用于小功率家用电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及小功率变频器等领域;IGBT模块主要应用于大功率工业变频器、电焊机、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车载空调、充电桩)等领域(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多为此类模块化产品);智能功率模块IPM主要在变频空调、变频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有广泛应用。
根据应用场景的电压不同,IGBT有超低压、低压、中压和高压等类型,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使用的IGBT以中压为主,而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等对电压要求较高,主要使用高压IGBT。
二 IGBT技术发展历史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IGBT芯片经历了7代升级,从平面穿通型(PT)到沟槽型电场-截止型(FS-Trench),芯片面积、工艺线宽、通态饱和压降、关断时间、功率损耗等各项指标经历了不断的优化,断态电压也从600V提高到6500V以上。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仍是IGBT第4代工艺产品。IGBT技术的整体发展趋势是大电流、高电压、低损耗、高频率、功能集成化、高可靠性。
三 IGBT市场规模及竞争情况
全球IGBT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3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70.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6%,2021年,全球IGBT的市场规模为7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
我国IGBT产量及需求量均呈现连年增长的趋势,2021年,我国IGBT的需求量为13000万只,同比增长20.00%;生产量为2580万只,同比增长27.72%;产需差值为10620万只。2021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约为218.75亿元,同比增长37.23%。近年来,我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在各行业推行节能减排目标,不断优化调整能源使用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叠加工业自动化进程加快,我国对于IGBT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预计到2025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左右。
从全球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欧美日厂商资金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领先、产业经验丰富,凭借先发优势抢占了全球功率半导体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并且一直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国内厂商在全球竞争中不具备优势,所占市场份额较低。在国内市场竞争格局中,国际大厂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化率低于20%。
根据Yole相关数据统计,全球IGBT的市场集中度较高,行业CR3达到51%。其中,英飞凌、三菱、安森美三家企业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7%、14%、10%,在全球IGBT市场竞争格局中位列前三名;士兰微是我国唯一进入全球前十的品牌,其市场占比约为3%。
中国IGBT芯片行业代表性企业从技术格局来看,斯达半导应用第七代IGBT技术,电压覆盖范围为100-3300V;华微电子布局第六代IGBT技术,电压覆盖范围为360-1350V;士兰微、时代电气、宏微科技应用第五代IGBT技术;新洁能主要应用第四代IGBT技术。
从IGBT芯片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来看,时代电气、斯达半导两家企业覆盖领域较广,时代电气IGBT芯片主要应用领域覆盖了轨交、车载、光伏、风电、工控等,斯达半导IGBT芯片主要应用领域覆盖车载、光伏、风电、工控、家电等。
国产IGBT,迎来大丰收
根据 IGBT 的产品分类,可分为 IGBT 分立器件、IPM 模块和 IGBT 模块。IGBT 分立器件主要应用在小功率家用电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等场景;IPM 模块则用于变频空调、变频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产品;而 IGBT 模块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频器、新能源车、集中式光伏等领域。按工作环境的电压不同,IGBT 可以分为低压(600V 以下)、中压(600V-1200V)、高压(1700V-6500V)等类型,应用领域包括变频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网等。
全球市占率方面,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等国外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 IGBT 分立器件领域,英飞凌、富士电机、三菱的市场规模位列前三,市占率分别为 29.3%、15.6% 和 9.3%。中国厂商士兰微排名第十,占有全球 2.62% 市场份额。在 IPM 模块领域,三菱市占 32.9%;安森美市占 17.1%;英飞凌市占 11.6%,国产厂商士兰微以 1.6% 的市占率排名第九。在 IGBT 模块领域,英飞凌为绝对龙头,市场份额占 36.5%,其次是富士电机和三菱,分别占比 11.4% 和 9.7%。国内斯达半导排名第六,市场份额占 2.8%。
国内 IGBT 厂商多集中在中低压市场,如比亚迪半导体、士兰微、扬杰科技、新洁能、华微电子等厂商的 IGBT 产品主要集中在 1500V 以下的 IGBT 市场;时代电气和斯达半导已经有高压 3300V 及以上的产品应用。国内 IGBT 厂商与国外厂商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国外厂商成立时间早,技术领先、产品成熟、市场占比大、利润高、用户反馈丰富,明显已具先发优势。
国内 IGBT 不乏佼佼者,如斯达半导、时代电气以及士兰微等。斯达半导优势在于 IGBT 模块,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和工控领域,率先实现第 7 代 IGBT 产品的研发,SiC 模块研发进程也早于国内其他厂商。时代电气在 IGBT 的布局比较特殊,其 IGBT 器件在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以及电力机车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其 IGBT 产品电压覆盖范围最广。士兰微的产品以 IGBT 单管和 IPM 模块为主,在白电和工控领域具备显著市场地位。此外,华微电子、扬杰科技、比亚迪半导体、宏微科技、中科君芯、新洁能等厂商在 IGBT 各个领域逐步放量。
近期,IGBT 是半导体组件中唯一还能大涨价且一路供不应求的品项。需求旺盛、供给不足、风光储需求带动、特斯拉大砍碳化硅用量等因素共同导致 IGBT 缺货、涨价。全球产能紧缺,短期内供不应求,为国产企业提供了机遇。国产 IGBT 产品性能逐渐成熟,部分产品性能可对标海外大厂产品,加速国产化 IGBT 产品市场渗透,逐步切入高端市场。众多厂商如扬杰科技、斯达半导、士兰微、新洁能、紫光国微等正在加快扩产和研发步伐。
IGBT 的持续火热,不仅带来了订单的大丰收,更推动了业绩的大幅增长。时代电气、斯达半导、士兰微等公司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业绩喜人。未来,随着 IGBT 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国产 IGBT 企业技术上的突破,中国 IGBT 正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