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01 11:20:47 人气:
逆变器是什么?
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交流电的场合。一种使用TL494组成的400W大功率稳压逆变器电路设计中,采用了TL494作为控制芯片,它主要用于开关管的驱动及电压调节。
TL494的第1、2脚构成一个稳压取样、误差放大系统。正相输入端1脚接收逆变器次级取样绕组整流后的15V直流电压,经过R1、R2分压,使1脚在正常工作时有4.7~5.6V的取样电压。反相输入端2脚则输入5V基准电压,当输出电压下降,1脚电压下降,误差放大器输出低电平,通过PWM电路调整输出电压。正常状态下,1脚电压约为5.4V,2脚电压为5V,3脚电压为0.06V。
第4脚外接R6、R4、C2设定死区时间,正常电压值为0.01V。第5、6脚外接CT、RT设定振荡器三角波频率为100Hz,5脚电压值为1.75V,6脚电压值为3.73V。第7脚为共地,第8、11脚为内部驱动输出三极管集电极,第12脚为TL494前级供电端,此三端通过开关S控制TL494的启动/停止,作为逆变器的控制开关。第9、10脚为内部驱动级三极管发射极,输出两路时序不同的正脉冲,正常电压值为1.8V。第13、14、15脚中,14脚输出5V基准电压,使13脚有5V高电平,控制门电路,触发器输出两路驱动脉冲,用于推挽开关电路。第15脚外接5V电压,构成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基准电压,以使同相输入端16脚构成高电平保护输入端。
该逆变器采用400VA的工频变压器,铁芯尺寸为45×60mm2的硅钢片。初级绕组采用直径1.2mm的漆包线,两根并绕2×20匝。次级取样绕组采用0.41mm漆包线绕36匝,中心抽头。次级绕组按230V计算,采用0.8mm漆包线绕400匝。开关管VT4~VT6可用60V/30A的N沟道MOS FET管替代,VD7可用1N400X系列普通二极管。此电路几乎不经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若要将逆变器输出功率增大至近600W,为避免初级电流过大,建议将蓄电池改为24V,并选用VDS为100V的大电流MOS FET管。需要注意的是,宁可选用多管并联,也不选用单只IDS大于50A的开关管,因为这会导致成本增加且驱动困难。建议选用100V/32A的2SK564,或选用三只2SK906并联应用。同时,变压器铁芯截面需达到50cm2,按普通电源变压器计算方式算出匝数和线径,或者采用废UPS-600中变压器代用。
对于电冰箱、电风扇等设备供电,建议加入LC低通滤波器,以减少高频谐波对设备的影响。
SANTAKUPS 工频逆变器IR2000W重要参数
SANTAKUPS 工频逆变器IR2000W的重要参数包括:
UPS类型:逆变器额定功率:1KVA转换时间:10毫秒输入电压范围:196243V输出电压范围:±10% rms 12V/24V/48V输出频率范围:50±0.3Hz输出电压波形:正弦波保护特性:输入保护:警告及断电短路保护:电流限制过载能力:在110%至150%负载量之间有不同断开策略噪音值:60dBA外观尺寸:381×217×179mm功率因数:01.0自动跟踪主频率:有,根据输入频率自动调整输出频率为50Hz或60Hz电压关断与恢复点:低压关断点:184Vac±4%,恢复点:194Vac ±4%高压关断点:253Vac±4%,恢复点:243Vac±4%最大交流电输入电压:270Vrms电源效率:>95%转换电流与负载能力:转换电流:30A最大负载电流:30A直流电输入特性:欠压警告与自动断电电压值根据12V或24V电源有所不同输入过压警告及断电、输入过压恢复电压值根据12V或24V电源有所不同充电电流校正:±5Adc电池初始电压:015.7Vdc操作与储存条件:操作温度:040°C,操作湿度:595%储存温度:1560°C其他特性:省电模式:负载≤25W启动马达能力:1HP峰值容量:3000VA断路器尺寸:30A充电电流:70A这些参数共同构成了SANTAKUPS 工频逆变器IR2000W的主要技术规格和性能指标。
逆变器工作原理看看这专业的解释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这一过程通常涉及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下面是逆变器工作原理的详细解析。
一、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1. 全控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主电路采用全桥逆变结构,交流元件通常由IGBT管(如Q11、Q12、Q13、Q14)构成。
- PWM(脉宽调制)技术用于控制IGBT管的导通与截止。
- 接通直流电源后,Q11和Q14导通,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电感L和变压器初级线圈,回到电源负极。
- 随后,Q12和Q13导通,电流方向相反,通过变压器初级线圈,返回电源负极。
- 这样的交替导通在变压器初级线圈上形成正负交变方波,经LC滤波器平滑后,输出端得到正弦波交流电压。
- 当IGBT管关断时,并联的二极管D11和D12导通,将储存的能量返回到直流电源。
2. 半控型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采用晶闸管元件,如Th1和Th2。
- 主电路中,晶闸管按顺序导通,每个晶闸管在触发后导通,并在另一个晶闸管触发前截止。
- 电流通过变压器和初级线圈,在次级线圈产生交流电。
- 电感L限制电流变化,保证晶闸管有足够的时间关闭,而二极管D1和D2实现能量反馈。
二、逆变器的分类
1. 按输出交流电频率:工频、中频和高频逆变器。
2. 按输出相数:单相、三相和多相逆变器。
3. 按输出电能去向:有源逆变器(向电网输送)和无源逆变器(向负载输送)。
4. 按主电路形式: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器。
5. 按主开关器件类型:晶闸管、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和IGBT逆变器,分为半控型和全控型。
6. 按直流电源类型:电压源型(VSI)和电流源型(CSI)。
7. 按输出波形:正弦波和非正弦波逆变器。
8. 按控制方式:调频(PFM)和调脉宽(PWM)逆变器。
9. 按开关电路工作方式:谐振式、硬开关式和软开关式逆变器。
10. 按换流方式:负载换流式和自换流式逆变器。
了解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类型和技术。
光伏漫谈4- 逆变器拓扑结构
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核心设备,其设计与应用根据不同功率需求与场景,采用的电路拓扑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拓扑结构包括工频隔离、高频隔离、非隔离以及特殊的组串式逆变器NPC拓扑等。
工频隔离逆变器采用工频50Hz变压器实现功率传输,结构相对简单,由整流桥、滤波和工频变压器组成,但受限于体积较大的变压器,实际应用中较少使用。
高频隔离逆变器在微型逆变器中较为常见,为了保障人体安全,需要在交流与直流侧隔离。此拓扑结构采用高频隔离,可显著减小体积。三种常用拓扑结构包括昱能的250W微型逆变器、禾迈MI-700的交错反激拓扑以及不含直流母线串联谐振的拓扑。前两种拓扑在高压电容使用、控制复杂度和效率上有所差异,后者则无需高压电容,但需要增加低压大电容,控制简单,适合小功率应用。
非隔离逆变器通过直接将光伏输入升压至工频信号,进而实现组串式逆变,相比隔离型,此类逆变器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存在零点偏移、直流分量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可以采用交流或直流旁路方式隔断DC分量。专利H5技术通过5个开关管实现了直流旁路逆变器,通过交替控制实现完整的正弦输出。
组串式逆变器中,NPC三电平逆变器因其效率高、谐波小而广受青睐。I型NPC结构正负半周期由不同的IGBT承担开关损耗,ANPC结构则通过在每个IGBT旁并联IGBT来平衡内(Q2和Q3)外(Q1和前)管之间的损耗。T型三电平拓扑则通过减少开关损耗,提高效率,但需要IGBT耐压达到母线电压的两倍,适用于低压系统或高压功率管应用。
随着功率器件特性和耐压的提升,某些拓扑结构的竞争力增强。同时,学术研究的深入与功率器件的变化将催生更多逆变器拓扑,进一步提升应用效率,降低体积和成本。技术发展将持续推动逆变器拓扑的创新与优化。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