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7 18:00:00 人气:

技术解读GKN、BOSCH和ZF三合一集成电驱系统(电驱动桥)
电动汽车三合一电驱系统的集成化设计,无疑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本文将深入解析GKN、BOSCH和ZF三家公司在此领域的先进成果,旨在提供技术参数和设计结构的详细信息,更新知识库,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GKN吉凯恩,通过在上海工厂的最新电驱动桥(eDrive)技术生产,将电动机、逆变器和eAxle减速箱集成到一个封装空间中。轻量化设计的传动部件实现了12.5:1的传动比,提供2000 Nm的转矩和70 kW的功率,适合125 km/h的最高速度。在全轮驱动模式下,提速能力远超传统机械系统。整套装置重量仅为20.2 kg,体积小巧,便于安装。GKN吉凯恩通过优化齿轮和轴承布置,实现了更高的效率、NVH性能和耐久性,确保了驱动模式的顺畅切换。
BOSCH博世发布的e-axle电动轴,将电机、电力电子及变速箱整合为单一机组,体积大幅减少,可安装于各类新能源车型。博世提供从50kW到300kW、1000~6000牛米不同功率范围的产品,重量约90kg,适用于总质量7.5吨以内车型。高度集成的优势包括简化冷却管路和功率驱动线缆,以及平台化设计,适用于不同车型。
采埃孚(ZF)在电驱化领域的贡献显著,其小型和中型轿车的电动车驱动产品适应城市交通。最大输出功率120千瓦,低速下高扭矩输出。集成动力电源的驱动单元与电驱装置紧密结合。采埃孚(ZF)的电驱模块采用异步电机,无需特定材料,具备高能效和性能优势。两级减速机构和创新设计使得转速可达21,000转/分钟,峰值功率90千瓦。采埃孚(ZF)的电驱系统通过性能优化,电能转换效率提升6%,重量仅为45公斤,成为轻量化标杆。
以上是GKN、BOSCH和ZF在三合一电驱系统领域的技术亮点和应用实例,这些技术为电动汽车提供了高效、紧凑和先进的动力解决方案,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逆变器啥牌子好,哪个牌子逆变器好,逆变器推荐指南
挑选一款优质的逆变器,不仅关乎充电效率,更关乎安全。下面是几款备受好评的逆变器推荐,让你的出行充电体验更佳。
首先,纽曼150W输出车载逆变器,配备4个USB输出口,能同时为多台设备充电,满足全车乘客需求。内置智能芯片,提供六重保护,确保充电安全。
NFA大功率车载逆变器则拥有9重保护系统,防止电路短路等风险,搭载智能温控散热风扇,确保高温下的安全用电。设计上,博世快充车载逆变器采用国标组合插孔与防触电开关滑盖,提供安全的车载用电体验。配置LED屏幕,实时显示电压,保障开车安全。
NFA大黄蜂外观逆变器以大黄蜂元素设计,既炫酷又个性。智能风扇提供出色散热性能,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高欣静音散热风扇逆变器配备了快充型USB接口,充电速度快,同时采用静音散热风扇,确保安全低温用电。
百事泰220V逆变器支持12V转220V,解决用电受限问题,内设过载保护,避免意外发生,使用更安全。
从软件与动力多元化出发,博世以创新技术塑造移动出行新时代
积聚了三年的汽车行业能量在如期举办的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得到爆发,中国汽车市场转型推进的速度令全球汽车行业从业者感到震惊,而这背后也有来自产业链各个企业一起奋进的成果,它们不仅着眼于现在,更将目光放在未来。
此次车展,博世中国就带来了其面向自动化、电气化、个性化及互联化的各种解决方案,特别是在软件定义汽车和电气化两大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博世正在加速推动技术变革。
正如发布会上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及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主席马库斯·海恩博士所述,市场与客户需求正发生变化,而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行业引领着全球市场的新能源及智能出行发展。博世中国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向我们透露,2022年,博世中国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销售额达到约1036亿人民币(约146亿欧元),同比增长约7%。其中一个主要的业务增长点来自于博世和中国主机厂的合作。而这背后就是博世在全球的资源优势,以及在研发和制造领域强大的本土实力。
全面推进“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正在改变汽车,而博世也正在面对这样的技术变革。凭借在软件及汽车领域的积累,博世正在驾驶辅助、运动智控、能源动力、车身与舒适、信息娱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软件定义汽车”各个层级所需的软件解决方案,推进软硬件分离、让更智能、更具吸引力的汽车开发更有效率。
SPACE 车
位于展台正面的,并且是首次在中国亮相的SPACE 车就展现了博世最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在这个镂空的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博世如何将创新技术和产品在硬件、软件及服务三个层级之间的紧密协同。
智能座舱技术互动体验4.0
同样也是首次展出的智能座舱技术互动体验4.0,则是由博世本土团队研发、可实现无缝驾舱体验的信息娱乐域平台,搭载大算力芯片,支持“舱泊一体”的跨域功能。
此外,博士还展示了车辆动态控制系统2.0和全资子公司易特驰的高度集成软件定义汽车开发平台和工具链生态系统,表明在车端或云端,博世都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开发工具及服务。
博世本土研发团队已经基于车辆动态控制系统2.0开发了分布式牵引力控制系统功能,通过把驱动扭矩控制算法封装在电机控制器中,实现更精准的扭矩控制,进一步减少起步时车轮打滑。而易特驰的开发平台和工具链生态系统,则可以推动实现快速、由数据驱动且安全可靠的汽车软件开发。
截至2022年,博世中国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已经拥有约35000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超过9000 名,占比达到四分之一。而且为了满足中国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博世正在加强各个业务领域的本土研发和软件开发能力。预计今年,博世智能驾驶与控制事业部将在广州成立全新软件研发中心,并招聘约 100 名软件人才。而位于武汉的博世华域转向系统研发中心也计划在未来几年招聘600多位软件相关的专业人才。
以多元化实现动力总成电气化
除了为新能源乘用车提供大量电机、逆变器和电桥产品外,博世在轻型商用车领域也在推进电气化,同步发展多元化动力总成系统。
190千瓦氢动力模块
除了展示已搭载在江铃旗下的商用车车型上,具有高扭矩、高效率、轻量化性能的新型电驱系统外,博世还展示了多款氢动力模块,包括全新190千瓦氢动力模块的首次亮相,这款单系统、大功率氢动力模块适用于49吨重型卡车。
目前,博世已与无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和商用车电动化的本土化开发和商业化应用。博世与庆铃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也将于2023年在重庆投入使用,推进氢燃料电池系统在本土市场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
同轴油冷电机
博世在不断丰富燃料电池产品组合,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氢动力需求外,还在加速代用燃料的创新,如天然气、甲醇和氢内燃系统,从而为动力总成解决方案提供更多可能性。此外,总投资额约70亿元人民币的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也已在苏州奠基。
这些技术的落地与投资都表明博世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充满信心,徐大全也表示,博世将持续助力中国市场的发展,并加速在软件和电气化等关键领域的前沿布局。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烨聊车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