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4 09:30:19 人气:
光伏产业龙头股票有哪些
1. 通威股份:坐稳光伏领域的新龙头,该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持股名单中,以超过11亿元的市值位列第一,其定增订单近60亿的配售结果已经公布。知名机构如高瓴资本旗下的中国价值基金、公募睿远基金以及百亿私募水影投资等均参与其中,显示出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2. 隆基股份: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隆基股份的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业务正在得到加强,通过收购sente来布局BIPV市场,这一战略举措被视为公司未来的重点之一。公司预计到2024年,BIPV业务的销售额将达到100亿,市场的强劲增长预期将推动公司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3. 福莱特:公司与金高科技签署的光伏玻璃销售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合同总金额高达46.18亿元,这不仅巩固了其在光伏玻璃市场的地位,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4. 福斯特:江山福斯特在农(林)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光敏干膜项目、单面无胶柔性覆铜板项目以及铝塑复合膜和有机硅包装材料项目上的总投资超过9.3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实力。
5. 光伏龙头股:公司对于核心电力电子技术的拓展充满信心,尤其是在家用和储能领域的结合上。公司计划将光伏逆变器产能翻倍,以巩固其在光伏行业的领先地位。此外,光伏板块中还有包括新强联、金空电力、徐东蓝田、晶科科技、中利集团、江苏新能、清远股份、王赫电气、拓日新能、金风科技、金晨股份、镇江股份、杨明智能、北京柯睿、中天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它们共同构成了光伏产业的多层次发展格局。
1. 光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利用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该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较为集中,主要包括大规模的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工商企业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和住宅楼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适应不同规模和环境的需求。
十年沉淀新能源,中天科技:光伏+储能+铜箔有望全面迎来收获期
1. 十年沉淀新能源,光伏+储能+铜箔将全面迎来收获期
1.1. 中天科技新能源产业布局积累长久
中天科技成立新能源集团,实现新能源子公司管理。
中天科技目前形成包括光通信、海洋业务以及新能源业务三大业务板块,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在2012年开始积极入局新能源业务板块,成立包括中天科技光伏技术有限公司、中天科技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在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新能源产业集团对六大新能源子公司进行管理。
布局三大业务板块。
中天科技新能源业务主要涉足三大板块,分别为光伏、储能以及铜箔。
中天科技新能源以电站建设为龙头,分布式光伏为特色,微电网技术为核心,关键材料为突破,大型储能系统为亮点,逐渐成长为中天科技新的增长极。
建立/收购子公司赋能新能源产业。
中天科技新能源集团下设六大子公司,管理光伏+储能+铜箔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中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与中天光伏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光伏相关产品和工程的生产、销售、维护,中天科技氟膜智能工厂则对功能性膜材料进行研发生产;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天新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对储能产品和原材料的生产销售;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则主要研发生产电子铜箔相关产品。
聚焦新能源,全球布局赋能生产销售。
中天科技关注创新科技,聚焦新能源,在全球进行产品布局,拥有在印度、巴西等六地的海外工厂,同时在美国、墨西哥等10地具有营销中心、共设立54个海外办事处,具有国际化产品销售布局。
新能源业务收入未来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公司2012年开始布局新能源业务,目前已具备一定体量规模,2020年实现新能源业务销售收入15.06亿,同比增长13.55%,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不断发力,以及市场的快速发展助力下,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将持续快速增长。
2. 新能源行业长坡厚雪,持续高景气下打开广阔成长空间
2.1. 30·60计划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我国碳排放量改革开放后快速增长。根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我国碳排放量在1949年建国时每年5936万吨缓慢上升至1978年约14.9亿吨,随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0年后增速再次上升,2019年我国碳排放量已经达到104.9亿吨。
我国是煤炭消费大国。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资料,2015年到2020年,尽管我国政府已经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但煤炭消费量仍然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40.2亿吨,占终端能源消费的56.7%,是我国主要终端能源消费。
煤炭产生热能效率较低。
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1 吨石油所产生的热量等于1.43吨标准煤产生的热量,等于1074.14立方米天然气所产生的热量。在产生相同热能量的情况下,燃烧煤所释放的二氧化碳远高于燃烧石油和天然气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而碳排放量的增长对环境保护带来了挑战,绿色低碳生活被倡导。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气候问题加剧,绿色生活被倡导,我国也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也据此推出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措施,致力于降低碳排放量,建立绿色低碳社会
在政策的刺激下预计未来新能源领域将实现蓬勃发展。我国各地区均积极开始出台新能源相关推进措施,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2.2. 光伏装机量快速增长,产业链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需求下大力发展的行业。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目前正大力发展光伏行业,正推动光伏行业成为在国际具备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光伏产业链包括上游多晶硅料、晶硅片,中游的单晶电池、多晶电池等以及下游的光伏发电系统应用。
应用涵盖广泛,逐渐成为地区发电主要途径。
经过多年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家庭用户太阳能电源到通讯/通信以及石油、海洋、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可以见到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上游材料产量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赋能。
多晶硅方面,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多晶硅产量持续增长,2020 年,全国多晶硅产量为41.95万吨,同比增长22.7%。
此外我国在硅片产量方面也具有强劲实力,国内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内硅片产量为161.3GW,同比增长19.8%。
光伏装机量持续高速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20年已经增长至253.43GW,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
光伏新增装机量在经历531光伏新政影响后目前开始回升,2020年新增装机量48.2GW,同比增长59.5%,2021H1持续增长趋势,光伏发电新增装机13.01GW,同比增长12.93%。
光伏发电占全国发电比重增加,未来占比预计持续增长。
根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我国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并网装机1144 万千瓦,同比增长58.9%,新增装机较上季度增加289万千瓦。
新增装机规模较大的省份包括山东261万千瓦、河北192万千瓦、河南103万千瓦。同时,光伏与风电发电量持续快速提升,累计发电量7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9%,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1.8%,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我们预计随着发展新能源需求的推动,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光伏发电占总发电比重将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产业链供需矛盾缓解后,预计光伏装机规模增长进一步提速。
2020年因扩产周期长,自然灾害及事故造成减产等原因,光伏上游材料如硅料、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上涨,硅料价格上涨50%,光伏玻璃价格上涨100%,全年整体产能属于紧平衡。
我们认为随着供需矛盾逐步缓解,上游材料产能有所恢复后,预计整体市场装机规模增长提速。
建设成本预计逐渐降低,带动光伏建设快速发展。
我国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预计持续下降,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成本预计将随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效益,未来具备降价空间。
2020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为3.99元/W左右,较2019年下降12.3%,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系统初始全投资为3.38元/W。
预计未来随着技术发展以及上游如多晶硅、玻璃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全投资成本将持续下降,带动建设发展。
此外,电站运维成本也预计会略有下降。进一步降低光伏系统的建设、运维成本,推动产业发展。
2.3. 储能需求爆发元年,电化学储能市场将乘风而起高增长
储能产业链情况。储能产业链中储能系统安装为关键环节,属于产业链中游。其上游包括电池、电池管理、能量管理系统以及储能变流器供应商,下游则为终端应用客户,包括风/光/传统电站、电网公司、家用储能等。
2.3.1. 政策频出刺激储能发展
政策频繁出台推动行业发展。2020年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多次出台相关政策,致力于推动 储能产业与技术的发展,最新的《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出,至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2.3.2. 装机量持续增长,电化学储能发展前景凸出
储能市场累计装机量持续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援引CNESA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为35.6GW,占全球市场总规模的18.6%,同比增长9.8%,涨幅比2019年同期增长6.2个百分点。
图 21:我国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
目前主要应用为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占比较小。
在中国储能市场中,抽水蓄能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占比达到了89.3%;其次是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占比为9.2%。但我们认为,电化学储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电化学储能预计实现高速增长,新增装机规模突破GW大关。
目前我国电化学储能累积装机规模仍较小,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电化学储能累积装机规模达到3269.2MW,同比增长91.23%,同时新增装机规模突破GW大关。
预计未来电化学储能将持续维持快速增长
光伏产业龙头股票有哪些呢?
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凭借其先进技术和高效率的产品创新能力,在全球太阳能发电行业中占据领导地位。以下是一些光伏产业龙头的股票信息:
1. 通威股份:该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新龙头地位日益巩固,持有大量的太阳能电池片和组件市场份额。其定增订单的配售结果引起了高瓴资本、公募睿远基金、水影投资等机构的参与。
2. 隆基股份:这家公司是光伏行业的资深玩家,前景光明。公司正在积极推进BIPV业务,并将其作为未来的重点之一,目标是到2024年实现BIPV业务收入100亿。
3. 福莱特:与金高科技签署的光伏玻璃销售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合同总金额约46.18亿元,显示出其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
4. 福斯特:公司涉及多个光伏相关项目,包括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光敏干膜、铝塑复合膜和有机硅包装材料等,显示了其多元化的产品线。
5. **光伏龙头股票**:该企业对核心电力电子技术充满信心,尤其是在家用和储能领域的结合上。公司计划翻倍增加光伏逆变器产能,以强化其主营业务。
此外,还有其他光伏产业股票,如新强联、金空电力、徐东蓝田、晶科科技、中利集团、江苏新能、清远股份、王赫电气、拓日新能、金风科技、金晨股份、镇江股份、杨明智能、北京柯睿、中天科技等。
在太阳能领域,以下是一些太阳能龙头的股票信息:
1. 阳光电源:公司主营新能源发电设备、分布式电源,其光伏逆变器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多年稳居第一。
2. 太阳能: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具有多方面的优势。
3. 茂硕电源:与宁夏签订10亿元光伏项目投资协议,涉及LED智能驱动电源、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等领域。
4. 科陆电子:新能源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20.59%,显示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深耕。
5. 比亚迪: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二次充电电池、手机部件及组装等,是国内的新能源汽车龙头。
以上信息展示了光伏和太阳能行业中的一些龙头企业及其股票动态。请注意,以上信息可能会随市场变化而变化,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
中国锂电池企业前十名
1、排名第一锂电池厂商—宁德时代CATL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公司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公司专注于通过电池技术,为全球绿色能源应用,提供能源存储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生产电动汽车及储能系统的锂电池,电动汽车电池模组,电动汽车电池系统,动力总成,大型电网储能系统,智能电网储能系统,分布式家庭储能系统,及电池管理系统(BMS)。公司建立了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完整的研发、制造能力,拥有材料、电芯、锂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在储能领域,公司承接了部分关键客户的大型储能项目,年项目总量已超过40兆瓦时。
2、排名第二锂电池厂商—比亚迪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横跨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业,分别在香港(H股)和深圳(A股)上市。全球较大的充电电池生产商,镍镉电池/手机锂电池畅销,具有强大的研发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成功推出了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和电动叉车等新能源产品,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凭借全球领先的铁锂电池技术,比亚迪正积极引领全球新能源产业变革。目前的有效产能为45Gwh,其中惠州1Gwh、深圳坑梓35Gwh,预计到2015年底,整体产能将达到6Gwh,2016年将扩张到10Gwh。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仅供比亚迪自用。2015年上半年,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30亿元。
3、排名第三锂电池厂商—国轩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国轩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电芯设计工艺等供应商和服务商,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电芯、动力电池组、BMS系统及储能型锂电池组。
国轩高科目前的有效产能15Gwh,主要为方形和圆柱形动力锂电池电芯。国轩高科的主要客户包括南京金龙、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中联重科、上海申沃、东风汽车、河北御捷等。2015年上半年,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营业收入约75亿元左右。
4、排名第四锂电池厂商—力神电池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锂电池十大品牌,天津市名牌产品,行业标准起草单位,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整体电源解决方案,专注于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和特种设备配套市场主力供应商。力神电池产品包括圆(柱)型、方型、动力和聚合物锂电池以及光伏系统、超级电容器等六大系列近千个型号。产品应用涵盖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交通工具和储能三大领域。
目前的有效产能约为1Gwh,主要客户包括江淮、吉利、一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厦门金龙、中通客车、天津清源等。2015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约为57亿元。
5、排名第五锂电池厂商—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锂电池管理系统研发、生产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容量覆盖了10Ah到500Ah,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动车辆、电力储能、军事应用、轨道交通、矿用装备等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电池的排行是什么歌前十名排行是什么
全球生产汽车电池的上市公司有:
1、002091江苏国泰:锂电池电解液。
主要控股子公司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产生产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烷偶联剂,锂电池电解液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占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的30%,公司有望凭借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大规模应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00839中信国安:锂电池正极材料。
公司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的生产厂家,同时也是国内唯一大规模生产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厂家。奥运期间以盟固利公司锰酸锂产品作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装配于50辆纯电动大客车。
3、600846同济科技:燃料电池。
参股上海中科同力化工材料有限公司3623%的股份。该公司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研发,包括具有创新化学结构的质子交换树脂和质子交换膜的研制。
4、600196复星医药:燃料电池。
参股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3626%的股权。该公司是专门从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开发了5个系列的燃料电池产品,建立了全套的中小功率(01kW-30kW)与大功率(30kW-150kW)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发动机集成制造技术及批量生产的能力与设施。
5、600104上海汽车:燃料电池。
大股东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大连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该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致力于燃料电池产业化的股份制企业,“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国家认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衣宝廉先生带领下主要研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新源动力的第一大股东,长城电工参股11%,新大洲A参股342%。
2010年(首届) 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 的上市公司是哪些
超威CHILWEE,天能电池,宁德时代CATL ,、比亚迪BYD ,南孚NANFU ,风帆Sail ,骆驼蓄电池,Panasonic松下,国轩高科 ,GP超霸。
1、超威CHILWEE :超威是超威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电池品牌,公司创立于1998年,专业从事铅锂电池、新型电池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2、天能电池 品牌创立时间:隶属于天能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司。
3、宁德时代CATL :宁德时代是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4、比亚迪BYD :国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隶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创于1995年,除新能源汽车外,公司也从事汽车电池的生产,产品一直以安全、环保、便利著称。
5、南孚NANFU :南孚电池创始于1988年,是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公司主要经营碱性电池、数码电池和充电电池等产品。
6、风帆Sail: 风帆是国内蓄电池行业的知名品牌,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风帆有限责任公司,其生产的蓄电池品质可靠,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非常高。
7、骆驼蓄电池 :骆驼蓄电池创立于1980年,是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也是蓄电池十大品牌排行榜之一,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蓄电池生产企业,旗下产品品种规格齐全,质量很有保障。
8、Panasonic松下:隶属于日本松下集团,集团经营的业务范围涵盖家电、数码电子、办公产品等多个领域。
9、GP超霸 :超霸电池源自1964年香港,是金山工业集团旗下品牌。
固态电池上市公司排名
30强中已经的上市的公司: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美国纽交所上市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海外上市具体不详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海外上市具体不详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附:30强企业名单公司名称+入选理由:
无锡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尚德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之一。作为全球及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光伏自主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尚德是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光伏企业,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比亚迪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是全球最大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是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比亚迪在锂电池及电动汽车研发领域引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率先生产出双模纯电动和纯电动汽车,在电动汽车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该公司获得了投资大师巴菲特的亲睐。
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锐是中国最大的风电整机生产企业,中国风电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在大功率风电机组及海上风电方面具备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风电机组制造的国产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华锐也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风科技是中国风电行业的先行者,坚持自主研发,具备3MW风机的自主研发技术,为推动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金风是行业内第一家上市的风电企业,推动了行业的发展。金风还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供应商之一。
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英利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纵向整合企业之一,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以垂直整合产业链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英利积极投身参与公共事业,累计向边远地区捐助1500万元,很好地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
赛维LDK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商。在光伏晶硅原料和硅片领域具备国内领先的规模和技术水平,通过产业链纵向延伸进一步确立了行业竞争优势。该公司在2009年成功投产万吨级高纯硅项目,打破了国外在此项技术上的垄断。赛维LDK是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之一,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黄明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之一,国内光热产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光伏及节能建筑领域不断创新开拓,成为国内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惠腾是中国最大的风机叶片生产商,全球知名的叶片生产商之一。其大型风机叶片已经打入国际市场。该公司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工艺到模具研制、试验检测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关于风电叶片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具备了绝对优势。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明阳风电是中国排名靠前的知名风电企业,中国民营风电企业中领军者之一。该公司研发的超紧凑型风机技术为今后大功率风电机组的研发提供了技术基础。明阳风电获得多家国际著名VC投资,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阿特斯是中国光伏产业著名企业,是行业内较早在海外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之一,近年发展速度很快,其产能在行业中排名靠前。该公司研发的UNG硅组件系列已正式下线,新产品正式投放市场,填补了光伏市场的空白,有利于光伏电池的成本下降。
江苏太阳雨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太阳雨是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供应商之一。产品已销往全球100多个国家。2008年,凭借 “保热墙”技术,太阳雨为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哈丁博士也因此荣获世界太阳能行业最高奖“霍特尔奖”。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
合肥阳光是中国最大的逆变器生产商,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逆变器行业国内唯一的自主创新技术,为解决光伏和风电并网提供了关键性解决方案。
晶澳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晶澳是较早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之一,国内光伏产业领军企业之一。晶澳在单晶硅电池领域具备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该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单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187%,在全球大规模光伏电池生产商中处于领先水平。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湘电集团是国内电力和新能源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开创中国机电产品的多项第一,在风电直流电机等技术领域位居国内前列。该公司是我国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的骨干企业,在我国大功率风电机组研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广核是国内核电运营的重点企业之一,同时也大规模投资建设风电、并网光伏电站,是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集团。
新奥集团
新奥是中国最早致力于清洁能源的民营企业之一,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综合技术研发服务企业,在生物质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备国内一流的技术水平。新奥还是国内最大的城市燃气运营商之一。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是国内晶硅电池领域领先的企业之一,是光伏建筑一体化领域的领先者。天合光能积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开发,由其研发的原材料回收及废料专有加工技术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符合低碳经济理念。是行业的推动者之一。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核能企业之一。拥有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是中国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同时也是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力量。该公司是我国核电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已完全具备了四代核电技术的研发能力。今年该公司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大突破,实验快堆首次临界。
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龙源电力是中国最早从事新能源开发的电力企业之一,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风电运营商。在我国风电并网发电突破和生物质能开发方面,建立了从发电到服务的整合化核心竞争力。到2009年底,该公司的风机装机总量达到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保利协鑫能源公司
保利协鑫是中国领先、亚洲第一、世界知名的多晶硅生产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胜动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燃气发电机组生产企业,该企业具有强大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发了适用于低浓度煤层气、沼气、秸秆燃气等系列燃气发电机组。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高齿是中国最大的风电齿轮箱供应商之一。国内生产风力发电主传动及偏航变桨传动设备主要厂商,在大功率风机齿轮技术方面取得国内领先水平。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大唐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电力企业之一,担负着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的重任。作为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大唐集团近年来在清洁煤利用、生物质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碳交易等新能源相关领域表现突出,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
浙江正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正泰太阳能是国内非晶硅薄膜电池行业的领先企业之一,通过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在薄膜光伏领域取得领先水平。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杉杉科技是中国第一、世界最大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是汽车动力电池重要的材料供应商。杉杉科技从锂电池负极材料起步,相继建立起锂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等完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致力于成为动力电池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之一。
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客车是中国新能源客车的领跑者。是我国唯一一家纯电动及混合动力大型客车的生产企业。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电投集团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清洁能源已占集团总发电量30%,居五大发电集团首位。中电投还是电力装备行业的重点龙头企业,为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装备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华能是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除在火电清洁煤利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之外,同时在新能源领域积极拓展。近年大规模投资风能和太阳能电站,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之一。
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亿晶光电是全球排名前列的具备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企业,其电池片产量已跻身全国前十位,是全球最大的单晶垂直一体化光伏企业。2009年,亿晶光电荣获福布斯“2009中国潜力企业榜”。该公司自行研制的低成本高效率太阳能电池银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该公司在国内主板上市。
江苏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
林洋新能源是国内光伏产业著名企业,是一家集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BIPV的研发、系统集成于一体的国内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于2006年12月21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公司产品质量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居行业前列。
1、德尔股份: 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2%。公司自主研发世界前瞻的全固态电池项目,主要特征为采用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利用涂布制造技术开发大尺寸(24V/48V)、中尺寸氧化物全固态电池
2、小康股梁拦隐份: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20年的-3155%,最高为2017年的1765%。InEVit的主要业务为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研发和设计。
3、雄韬股份: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473%,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17年的164%,最高为2016年的772%。公司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
4、天赐材料: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582%,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19年的057%,最高为2016年的2882%。在衡森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司是通过技术许可方式引进了美国DrNovisSmith的六氟磷酸锂制造技术,公司在此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该技术的各项性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司橡厅为电动巴士提供了配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5、江苏国泰: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347%,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20年的1097%,最高为2016年的1917%。公司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占78895%)有2500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华荣化工1000吨/年锂电子电池电解液技改项目已于2010年投产;3000吨/年硅烷偶联剂技改项目预计2013年6月底前正式投产。2013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华荣化工实现营收为4578976万元,同比下降341%,净利润为1080707万元,同比增长1742%。
6、中天科技: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25%,最高为2016年的1431%。采用公司独有的安全阀技术,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采用国际特有的横向引流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效能与寿命。
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TOP10出炉!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背景下,新型储能技术,尤其是以电化学储能为标志的锂电池储能系统,正在迅速渗透市场。锂电池储能系统因其政策支持、技术稳定性和成本下降等优势,市场增量显著提升,推动储能系统的出货量不断攀升。
近日,起点研究院(SPIR)发布的《2024年全球储能行业发展蓝皮书》揭示了市场规模的显著增长,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市场规模达到210亿元,同比增长76.0%,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扩大至292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则将增加至1392亿元,2023至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30.3%。
从出货量角度看,2023年全球锂电储能系统出货量达到192GWh,同比增长166.7%,预计2024年出货量将增长至302GWh,同比增长57.3%。
市场竞争格局显示,全球储能系统集成玩家数量激增,竞争愈发激烈,但整体集中度呈现持续提升态势。2023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包括阳光电源、比亚迪、特斯拉、中车株洲所、Fluence、海博思创、Nextera、华为、Powin与中天储能,其市场份额合计达到54.6%。目前,储能系统整体集中度虽不算高,但仍为后来者提供了发展空间。
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主营光伏、储能、风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逆变器供应商,产品远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阳光电源深化市场和研发战略,推动产品和服务全覆盖,实现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业务的高速增长。
比亚迪储能业务始于2008年,专注于储能系统及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现已形成从研发、制造到服务、回收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以来,比亚迪在储能领域动作频繁,更名旗下公司为比亚迪储能,经营范围新增储能技术服务,突显其对储能业务的重视。
特斯拉自2015年起进入储能市场,通过Powerwall和Powerpack进入家庭和商业储能领域,随后于2019年推出大型储能系统Megapack。2022年,特斯拉全面升级Megapack至磷酸铁锂方案,进一步完善储能布局。2023年,特斯拉储能业务表现强劲,全年装机量同比增长125%,达到14.7GWh,能源发电与存储业务利润增长显著。
中车株洲所成立于1959年,深耕交通和能源领域,拥有包括轨道交通、新材料、新能源等在内的八大产业。2023年,公司实现近523亿元的营收。2019年,中车株洲所涉足储能领域,近年来出货量显著增长,成为行业黑马。
Fluence由西门子和美国爱依斯电力公司共同创立,是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和服务供应商。截至2023年,Fluence已在全球47个地区完成225个项目,储能系统规模超过7GWh,连续多年在美国电力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商装机排名中位居第一。Fluence与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多家国内锂电池企业保持合作。
海博思创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和一站式解决方案。2023年6月,海博思创申报科创板IPO,计划募资7.83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生产、研发和营销等项目。
Nextera成立于1984年,是美国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和大型储能设备提供商。Nextera通过FPL和NEER部门运营,提供电力生产和贸易服务。华为储能业务主要集中在户储市场,大型储能项目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
Powin是一家美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和制造商,与中国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远景动力等保持合作。Powin与中集集团合作设立公司,深化储能合作,并在2024年进入英国储能市场。
中天储能是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专注于大型储能、后备电源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3年底,中天储能铁锂电池年产能达8GWh,形成了完整的储能产业链,成为储能行业的领跑者。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