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4 07:40:10 人气: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PWM(脉宽调制)是一种数字信号编码技术,它使用高分辨率计数器来调制方波信号的占空比,以此来模拟信号的电平。在PWM信号中,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接入(开启),要么完全断开(关闭),因此电压或电流源以一系列通断脉冲的形式加到模拟负载上。只要带宽足够宽,任何模拟值都可以通过PWM进行编码。例如,可以用一系列等幅不等宽的脉冲来代替正弦波,或者用矩形脉冲代替,这些脉冲等幅不等宽,中点重合,面积相等,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SPWM(正弦波PWM)波形是一种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且与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
PWM逆变器的三相功率级用于驱动三相无刷直流电机。为了使电机正常工作,电场必须与转子磁场之间的角度接近90度。通过六步序列控制,产生6个定子磁场向量,这些向量根据指定的转子位置进行改变。霍尔效应传感器用于检测转子位置,以提供6个步进电流给转子。功率级使用6个可以按特定序列切换的功率MOSFET来实现这一点。
在常用的切换模式中,MOSFET Q1、Q3和Q5进行高频切换,而Q2、Q4和Q6进行低频切换。当低频MOSFET开启且高频MOSFET处于切换状态时,会形成一个功率级。例如,如果L1和L2相位供电,而L3相位未供电,电流将流经Q1、L1、L2和Q4。当Q1关闭时,电感产生的额外电压会导致体二极管D2正向偏置,允许续流电流流过。当Q1开启,体二极管D2反向偏置,电流流经二极管,从N-epi到P+区,即从漏极到源极。为了改善体二极管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具有快速恢复特性的MOSFET,其反向恢复峰值电流较小。
在PWM逆变器电路中,电阻R2和电容C1用于设置集成电路内部振荡器的频率,而R1用于微调频率。IC的引脚14和11分别连接到驱动晶体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终端,同时引脚13和12连接到晶体管的集电极。引脚14和15输出180度相位差的50赫兹脉冲列车,用于驱动后续晶体管阶段。当引脚14为高电平时,晶体管Q2导通,进而使Q4、Q5、Q6从+12V电源连接到上半部分变压器T1,产生220V输出波形的上半周期。同理,当引脚11为高电平时,Q7、Q8、Q9导通,通过变压器T2产生下半周期电压,从而形成完整的220V输出波形。
在变压器T2的输出,电压通过桥式整流器D5整流,并提供给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PIN1。比较内部参考电压后,误差电压调节引脚14和12的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以调整输出电压。电阻R9用于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因为它直接控制输出电压误差放大器部分的反馈量。二极管D3和D4作为续流二极管,保护晶体管在变压器T2初级侧产生的电压尖峰。R14和R15限制Q7的基极电流,R12和R13防止意外的开关ON下拉电阻。C10和C11用于绕过变频器输出噪声,而C8是稳压IC 7805的滤波电容。电阻R11限制通过LED指示灯D2的电流。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