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07:20:15 人气:
珠海瓦特汇流箱通讯地址设置
珠海瓦特汇流箱通讯地址设置步骤如下:
1、光伏汇流箱配置是按额定电流值来定的。
2、光伏交流汇流箱采用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于逆变器交流输出侧和并网点/负载之间。
3、汇流箱内部配置有输入断路器、输出断路器、交流防雷器,可选配智能监控仪表监测系统电压,电流,功率,电能等信号。
格力空调最新价格表介绍
电器的使用使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化,空调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夏天可以带来凉爽,冬天还可以带来温暖,但在市面上有很多的空调品牌,类型不同,价格也有差异。其中,格力空调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品牌,下面就跟小编来看看格力空调最新价格表吧。
一.格力空调最新价格表介绍
1.格力FGR6.5空调参考价格格力FGR6.5空调参考价格为6599元。这款格力空调配备了C系列静音风管机,该风管机将7项专利的先进技术集成到风管机中,将磁芯合二为一,大大降低了噪音,安装灵活,安全可靠,并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
2.格力FGR7.2PD/ENA1.5P这款格力空调的参考价为5,000元。它是DC逆变器系列的产品。您的风管机使用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在室内装饰设计中为您的居家生活营造一个优雅和谐的生活环境.您的直流变频压缩机具有卓越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并可以节省更多能量。
3.格力FG(R)5/C的参考价格为格力FG(R)5/C为4,587元。格力FG(R)5/C也是格力C系列的产品.格力FG(R)5/C的空气入口和出口可以遮风。设计出风口时,FG(R)5/C会将其放在起居室上方,以供应空气并将空气返回天花板。这样,有效地避免了直接吹空调的问题,并且室温分布更加均匀。
二.格力空调到底怎么样
1.格力空调的品牌实力很强。自1991年以来,成立了一家电器公司。公司总部设立在珠海。经过20年的发展,格力空调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空调公司。公司的净利润已超过十亿元。保证质量和技术的主要产品:直流变频技术,低至1Hz的低频,在舒适性和节能方面创造了新的技术基准,并入选国家计划火炬2008-2009年。新型高效离心机:填补了国际制冷行业的空白,并被选为科技部“十一五”技术支撑计划的重要项目。
2.它是中国100家报价最高的公司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知名空调品牌。在行业内的影响是巨大的。格力不仅注重技术,还通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以及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保持制造优势。格力不仅拥有智能化的总装生产线,可以适应多种工作流体(R22,R407C,R134A,R410A),而且通过室外机管道的充氮焊接工艺,高效,精确的制冷剂灌注过程,系统的双向过滤杂质过程,具有模拟工作条件的自动产品检查系统以及自动包装和包装过程,已形成了高质量和高品质的设备效率完整的机器生产过程。依靠强大的品牌实力,格力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3.格力空调在世界上已经掌握了许多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包括直流变频技术,新型高效离心机,多台中央空调,格力技术“智能除霜”等其产品的能效领先业界。
4..先进的技术力量使格力空调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满足了用户的现代化需求,自然普及率也大大提高。与传统空调相比,“智能除霜”技术解决了许多世界一流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空调的舒适度并将加热效果提高了30%。在格力空调中使用它之后,在寒冷的北方冬天,不用担心空调是否打开并可以照常使用。而且节能效果也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好。
以上就是关于格力空调最新价格表的全部内容,想要购买格力空调,就要提前了解一下格力空调有哪些类型,价格如何,这样在购买时就可以省事很多,。
没量产就开店,贾跃亭何时能靠FF91翻身?
融资、建厂、车型量产、开体验店……这是造车新势力的常规卖车流程。而一直欲跟时间赛跑的贾跃亭,却不走寻常路,车辆还未实现量产,率先开起了体验店。
5月25日(美国时间5月24日),法拉第未来(以下简称FF)宣布,首个FF未来主义者体验中心落户美国纽约曼哈顿。
这也是法拉第未来自主经营的全球第一家体验中心。该中心落成后,意味着公众可以首次在纽约见到、体验智能电动车FF91。
法拉第未来FF91纽约体验中心店,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FF中国相关工作人员对此表示,该车型会在公司成功IPO后一年内完成上市交付,“FF91具体上市时间目前还未确定。”法拉第未来称,FF未来主义者体验中心将对公众开放至公司上市之后。而根据与PSAC公司合并后的12个月内开始交付FF91的规划,FF91预计需要2022年上半年完成交付。
不仅如此,两天后,美国SEC网站再次披露,PSAC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新版的8-K文件,“说明PSAC与FF合并上市已经完成了审计流程,这是上市前的重要一步。”一位头部券商机构内部员工向连线出行透露。
不同于以往FF只有坏消息,自进入2021年以来,FF频频发布利好消息。
2021年1月,贾跃亭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并宣布法拉第未来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PSAC(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合并协议预计将于2021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交易完成后,法拉第未来将以“FFIE”的股票代码在纳斯达克进行交易。
除此之外,据新浪 财经 报道,今年FF还拿到了珠海市国资委的融资,并且得到了吉利、富士康的代工支持。
不过珠海市国资委相关媒体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关于参投FF,目前暂时未有可披露的事项。
虽在 汽车 领域,相比起反应“迟缓”的小米、滴滴,贾跃亭早在2014年便为乐视规划出了一条 汽车 生态发展的“康庄大道”。但随着乐视网陷入泥沼、贾跃亭败走美国,法拉第未来的造车路一直“身陷泥淖”。
如今,贾跃亭一直将翻盘的生机寄托在造车上。但当前FF91就算量产,曾经的超前技术也已经过时,更不用说还要面临一众互联网造车企业与传统车企的竞争。 今后就算FF91量产,还能有竞争力吗?
车还没量产,贾跃亭先把FF91的线下体验店开起来了。
虽然此次在纽约开设首家体验中心,但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FF91的试驾活动等方面计划仍不确定。
一位接近FF中国的知情人士也表示,法拉第未来受资金限制,法拉第未来尚未在纽约大范围布局体验中心。而纽约曼哈顿体验中心正式开业后,法拉第未来接下来会以快闪店形式,在纽约商业区设置临时展示厅。
对于为何要在纽约开设体验中心的原因,FF全球CEO毕福康这样解释:“FF91是一款定义高性能超豪华电动车的产品 ,他为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设立了全新基准”“纽约地区不仅是电动车的重要市场,也是豪华车的重要市场。”
在他看来,“FF未来主义者体验中心是公众与FF的产品互动的一种绝佳的方式”。
FF91正在制造,图源法拉第未来官网
但这一刻,相比于其他造车玩家,来得晚了些。
今年以来,百度、小米、滴滴等互联网巨头们先后“参战”这一行业,宣布以整车制造商身份加入,阿里、苹果、华为则是以供应商身份与传统车企合作。
在众多 汽车 行业人士看来,如今的智能电动 汽车 是新财富密码,而贾跃亭讲了七年造车梦,如今才等来了风口。而FF91“难产”的命运,似乎从FF创办后便已有预示。
2014年,贾跃亭在乐视如日中天之时成立法拉第未来,而后开启了一波三折且“难产”的造车路。经历中国乐视资金危机,加之造车花费巨大,2017年1月4日,FF才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正式发布了首款电动车FF91,当时宣布2018年开始交车。同时,贾跃亭造车梦的拐点也在这一年出现。
2017年底,澎湃新闻报道称,FF美国公司只有一名员工打卡上班,厂内也无任何生产设备。
而后,FF91的交付时间表开始一改再改。 2019年改成距离量产“只差最后一步”。2020年9月,“宝马i8之父”毕福康接替贾跃亭出任FF全球CEO,承诺“以自己人格担保FF91在今年9月可以按时量产交付”,最终也被狠狠打脸。
“难产”的FF91是“何方神圣”?与特斯拉的路线相似,法拉第未来将FF91设为高端产品开局。作为法拉第未来的的旗舰产品,从公布的官方数据来看,FF91号称是一款“窒息之车”。从设计之初就定位在豪华高性能级别,号称能为用户提供最完美的体验。
FF91内饰,图源法拉第未来官网
整车配置方面,FF采用三电机设计,130千瓦时的电池包是FF91强大的“心脏”,电机的峰值功率可达783千瓦、1050马力,堪称世界上最强劲的电动 汽车 动力系统。
这一系统让FF91在美国环保局的测试中跑出约378英里(约608公里)的续航里程,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这意味着充一次电,从洛杉矶到硅谷都绰绰有余。而FF91的0-100km加速时间更是不到2.4秒,号称“超越了重力加速度”。
并且据FF公司官方资料介绍,FF的三电(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均为自主研发,FF公司官网上还挂有“Faraday Future 梯形逆变器”获得美国专利的新闻。
毕福康更是引以为豪,坦言FF拥有市场中最先进的三电系统:电机的能量密度是整个行业最高的,电池技术也是最先进的,电芯全都是直接进入到冷却液当中,每一个电芯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冷却。这样就可以有极高的功率输入和输出,也就是永久极高的充电功率,可以很快地充电。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FF91最新升级了更多以乘客为中心的功能。据悉,FF91的后排乘客只需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即可操控FF91的27英寸后排乘客显示屏(RSD),包括屏幕升降、在行驶过程中实现车内视频会议。
除了硬件方面,FF91的软件设置也极具 科技 感,总计36个传感设备,效仿航空出行的多层应急系统,保证乘客安全。此外,还支持无人代客泊车功能、多解调器支持途中高速上网等。
最新有关FF91量产时间的消息是,2021年3月FF方面表示,FF正在向产品测试规划的最后阶段推进,已完成第二轮冬季测试与实验,为FF91的按时发布做准备。并且,其首款量产车型FF91也将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上市销售。
经过一系列坎坷后,FF如今挺过来了,并准备上市。
但若按国内造车势力按入场时间排辈,贾跃亭是最早的那一批,却成为最晚走通造车路的“守梦者”。
直至2021年,“为梦想窒息”的贾跃亭再次“归来”,在市场上搞出大动静。围绕着FF出现了三重利好消息:将提交SPAC(特殊目的并购)上市材料、FF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将拿到20亿元的融资。
1月27日,据新浪 科技 报道,由珠海国资委牵头,格力和华发等两大集团向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投资20亿元。紧接着吉利发表公告称已和FF签订合作协议,和富士康共同给FF代工,并计划向FF投资3000到4000万美元。
一天后,FF又宣布将跟美国特殊收购公司SPAC完成合并,准备在二季度寻求借壳美股上市。
吉利控股集团与Faraday Future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图源吉利控股集团微信公众号
备受外界关注的一点是,从2017年至今,贾跃亭个人名下已有将近30条执行信息,欠款超过70亿元,加之长年未归国,让外界对贾跃亭的印象极其负面。
因此外界关注的焦点也聚焦在FF的实际控制人是谁、FF为何能获得新融资、持续4年时间未推出一款产品的FF如何获取投资者信任等问题上。
而如此重重疑点,或从FF本次上市的投资者与合作方中,发现一些答案。
相比之前,2021年这次的融资助力者相比以往队伍扩大不少——珠海国资、华发、吉利与格力。最夺人眼球的便是吉利,2020年的吉利过得并不“吉利”。 虽然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吉利发展突飞猛进,但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一直处在边缘位置。
据吉利 汽车 港股公告显示,2020年吉利 汽车 销量为132.02万辆,同比下滑了3%;新能源 汽车 及电气化产品仅占总销量132万的5%。同时,吉利 汽车 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吉利净利润同比下滑了接近一半。
因此,销量与业绩的双重下滑,不得不倒逼吉利转型。 吉利在今年1月发布的有关FF合作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其作为财务投资人参与了FF上市的少量投资,同时提供人才和技术,以代工的角色给予支持。这也意味着吉利不仅只承担代工厂的角色。
而对于珠海国资考虑入资FF的原因,一位长年从事 汽车 行业曾向极客公园分析,现在不管是二级市场或普通消费者,都感触到 汽车 行业巨大变革机会。但疫情环境下的市场上缺乏好标的,暂未上市的中国企业有威马、高合,零跑等,具备中国与海外元素的企业暂有拜腾与 FF两家。前三家均有足够的资金或者地方政府支持,拜腾也得到富士康的支持开始重启,FF或成为资本市场盯上的蛋糕。
“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发布的《近十年新能源 汽车 投融资数据报告》,图源“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加之,合肥政府对蔚来进行70亿投入“英雄救美”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实现收益超过1000亿,让其他地方政府看到投资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利好结果。因此珠海面对FF的融资需求,把法拉第未来当作入局新能源的门票,要做第二个合肥。值得注意的是,格力集团和华发集团都是珠海国资委下属的企业。
另外一层关系是,FF和珠海确实存在一层实质联系。
据天眼查显示,2020年12月14日,FF在珠海成立了一家新公司“法法 汽车 (珠海)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贾晨涛贾晨涛除任职执行董事兼经理,还担任乐视生态 汽车 (浙江)有限公司监事一职。
图源“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今年以来,为贾跃亭造车提供帮助的企业变多了,但就算贾跃亭得到多方“援助”成功量产FF91,如今这款车还有多少竞争力?当初FF91令人惊艳的超前设计,如今还有优势吗?
对于新造车势力来说,建厂、新车发布、量产、交付,都是考量企业执行力的关键因素。
FF技术的确很硬,尤其在电动车三电核心技术、软件、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方面的专利优势极为明显。目前已拿到超过500多项新能源车方面的技术专利。
进行高寒测试的FF91,图源贾跃亭公众号
但现在造车新势力已实现量产,并且蔚来、小鹏、特斯拉已经出产好几款车,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那么FF靠什么和其他新能源车来竞争?
根据FF官方资料显示,FF在在外观方面,配有封闭式前脸搭配贯穿式LED灯组和流线型的车型框架;内饰上,据相关媒体报道具有11块屏幕,并整合了车联网和人工智能系统;性能方面,FF号称该车拥有高达1050匹的驱动电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2.39秒;此外,在续航方面,配备了由LG Chem公司提供的130kwh的动力电池,NEDC工况下续航里程超700公里。
若将这些配置条件,放到两三年前寥寥无几能够量产新能源 汽车 市场上,FF或许能有几分竞争优势。但在目前火热的行情来看,已然没有多少竞争力。
FF91内饰,图源法拉第未来官网
一位 汽车 出行领域的从业者曾对连线出行分析,“在动力电池和续航方面,FF91也并不占什么优势,因为特斯拉、蔚来等车企都已发布新电池计划,并将续航已推到1000公里。”
而提升到智能化及自动驾驶方面,FF已被众多玩家“截胡”。目前已经出现特斯拉、蔚来、小鹏和理想等“明星”玩家,阿里、百度、华为等 科技 巨头牵手传统车企走到台前,扎堆造车。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FF被疑一直在混淆量产车的概念。
在2017年1月,FF发布FF91时,将其称作“量产车”,当时在 汽车 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当时FF91仅是工程样车(ET)样态,但工程样车距离量产又还有较远距离。
而后,2020年12月9日,贾跃亭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FF91预量产车组装完毕,将加入现有的测试队伍,帮助继续推动FF 91项目。”而据FF官方展示的预量产车视频观察,贾跃亭口中的“预量产车”并不是从生产线上生产,而是几乎由手工“组装”。就连新车的厂房,看上去也像是一个小型作坊,并不是在工厂生产线的所在地。
即便在最近新开设的纽约体验中心店中,也未能公开提供试驾服务。
多位 汽车 领域专家曾公开发表观点,表示FF91量产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其配置功能超前,或要面临供应商能力不足,零件生产跟不上进度等问题,大批量量产几乎不可能。
如今新能源 汽车 “东风”不断走强,在今后一两年内,互联网平台的新能源量产车或也会陆续面世,竞争更加激烈。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所表述的那样:“新能源造车下半场的核心,仍然是产品本身。”
虽然FF在频频传递有望完成量产的信号,一直强调自身技术和产品可靠,称FF91为“特斯拉杀手”,但特斯拉截止到去年年底累计销量已超11万辆。
从这方面来看,FF91已经晚了一大步。贾跃亭的想法很美好,只是在风起云涌的新能源车市场,可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为什么都是40KVA的山特UPS价格相差会很大,有的说是美国山特的,有的说是深圳山特的,哪个好,
深圳山特才是正品,其它都是假的,美国山特是模仿他的产品.建议找正规供应商买,北京恒昌世纪科技发展中心是坐落在丰台科技园区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UPS电源、北京蓄电池、机房设备监控及其周边产品的生产研发销售业务,
氮化镓市场风口来临 国内哪些企业在布局?
日前,华为旗下哈勃投资入股山东天岳的消息,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引起业界重点关注。
事实上,随着半导体技术不断进步,对半导体器件性能、效率、小型化要求的越来越高,传统硅半导体材料逐渐无法满足性能需求,碳化硅、氮化镓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凭借着优异的性能,早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竞相布局的焦点,我国在加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时,把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列入国家战略。
如今5G时代到来,将推动半导体材料实现革命性变化。其中,氮化镓器件以高性能特点广泛应用于通信、国防等领域,其市场需求有望在5G时代迎来爆发式增长。风口来临,我国目前有哪些企业在布局?下面将从衬底、外延片、制造及IDM几大分类盘点国内氮化镓主要企业。
GaN衬底企业
东莞市中稼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
东莞市中镓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月,总部设于广东东莞,总注册资本为1.3亿元人民币,总部设立厂房办公区等共17000多平方米,并在北京有大型研发中心,为中国国内一家专业生产氮化镓衬底材料的企业。
官网显示,中镓半导体已建成国内首家专业的氮化镓衬底材料生产线,制备出厚度达1100微米的自支撑GaN衬底,并能够稳定生产。2018年2月,中镓半导体实现4英寸GaN自支撑衬底的试量产。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
东莞市中晶半导体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广东光大企业集团在半导体领域继中镓半导体、中图半导体后布局的第三个重点产业化项目。
中晶半导体主要以HVPE设备等系列精密半导体设备制造技术为支撑,以GaN衬底为基础,重点发展Mini/MicroLED外延、芯片技术,并向新型显示模组方向延展;同时,中晶半导体将以GaN衬底材料技术为基础,孵化VCSEL、电力电子器件、化合物半导体射频器件、车灯封装模组、激光器封装模组等国际前沿技术,并进行全球产业布局。
苏州纳维 科技 有限公司
苏州纳维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氮化镓单晶衬底的研发与产业化,实现了2英寸氮化镓单晶衬底的生产、完成了4英寸产品的工程化技术开发、突破了6英寸的关键技术,现在是国际上少数几家能够批量提供2英寸氮化镓单晶产品的单位之一。
据官网介绍,目前纳维 科技 GaN单晶衬底产品已提供给300余家客户使用,正在提升产能向企业应用市场发展,重点突破方向是蓝绿光半导体激光器、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可靠性高功率微波器件等重大领域。
镓特半导体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
镓特半导体 科技 (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4月,主要从事大尺寸的高质量、低成本氮化镓衬底的生长,以推动诸多半导体企业能够以合理价来购买并使用氮化镓衬底。镓特半导体已自主研发出HVPE设备,并用以生长高质量的氮化镓衬底。
官网显示,借助自主研发的HVPE设备,镓特半导体已成功生长出4英寸的自支撑氮化镓衬底。镓特半导体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建成全球最大的氮化镓衬底生长基地,以此进一步推广氮化镓衬底在半导体材料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并将依托自支撑GaN衬底进行中下游的高端LED、电力电子及其他器件的研发和制造。
GaN外延片企业
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
苏州晶湛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3月,致力于氮化镓(GaN)外延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2013年8月,晶湛半导体开始在苏州纳米城建设GaN外延材料生产线,可年产150mm氮化镓外延片2万片;2014年底,晶湛半导体发布其商品化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片产品。
官网介绍称,截至目前,晶湛半导体已完成B轮融资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其150mm的GaN-on-Si外延片的月产能达1万片。晶湛半导体现已拥有全球超过150家的著名半导体公司、研究院所客户。
聚能晶源(青岛)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聚能晶源(青岛)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专注于电力电子应用的外延材料增长。针对外延材料市场,聚能晶源正在开发硅基氮化镓材料生长技术并销售硅基氮化镓外延材料作为产品。
2018年12月,聚能晶源成功研制了达到全球业界领先水平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GaN-on-Si)外延晶圆。该型外延晶圆在实现了650V/700V高耐压能力的同时,保持了外延材料的高晶体质量、高均匀性与高可靠性,可以完全满足产业界中高压功率电子器件的应用需求。
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经过多年发展,世纪金光已成为集半导体单晶材料、外延、器件、模块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贯通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的企业。
在碳化硅领域,世纪金光已实现碳化硅全产业链贯通,氮化镓方面,官网显示其目前则以氮化镓基外延片为主。
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
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是重庆捷舜 科技 有限公司在大足区设立的公司。2018年9月,重庆大足区政府与重庆捷舜 科技 有限公司签约,拟在重庆建设“聚力成外延片和芯片产线项目”。
2018年11月,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占地5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将在大足高新区建设集氮化镓外延片、氮化镓芯片的研发与生产、封装测试、产品设计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2019年6月5日,该项目一期厂房正式启用,预计将于今年10月开始外延片的量产。
GaN制造企业
成都海威华芯 科技 有限公司
成都海威华芯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提供6英寸砷化镓/氮化镓微波集成电路的纯晶圆代工企业。据了解,海威华芯由海特高新和央企中电科29所合资组建,2015年1月,海特高新以5.55亿元收购海威华芯原股东股权,并以增资的方式取得海威华芯52.9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从而涉足高端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研制领域。
海威华芯6英寸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已于2016年8月投入试生产。官网显示,海威华芯已开发了5G中频段小于6GHz的基站用氮化镓代工工艺、手机用砷化镓代工工艺,发布了毫米波频段用0.15um砷化镓工艺。砷化镓VCSEL激光器工艺、电力电子用硅基氮化镓制造工艺在2019年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LED芯片制造公司三安光电下属子公司,基于氮化镓和砷化镓技术经营业务,是一家专门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的代工厂,服务于射频、毫米波、功率电子和光学市场,具备衬底材料、外延生长以及芯片制造的产业整合能力。
三安集成项目总规划用地281 亩,总投资额30亿元,规划产能为30万片/年GaAs高速半导体外延片、30万片/年GaAs高速半导体芯片、6万片/年GaN高功率半导体外延片、6万片/年GaN高功率半导体芯片。官网显示,三安集成在微波射频领域已建成专业化、规模化的4英寸、6英寸化合物晶圆制造产线,在电子电路领域已推出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SiC功率二极管及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旗下负责微电子业务投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企业,亦是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微电子企业,其聚焦于模拟与功率半导体等领域,业务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掩模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分立器件,目前拥有6-8英寸晶圆生产线5条、封装生产线2条、掩模生产线1条、设计公司3家,为国内拥有完整半导体产业链的企业。
2017年12月,华润微电子完成对中航(重庆)微电子有限公司(后更名为“华润微电子(重庆)有限公司”)的收购,重庆华润微电子采用8英寸0.18微米工艺技术进行芯片生产,并在主生产线外建有独立的MEMS和化合物半导体工艺线,具备氮化镓功率器件规模化生产制造能力。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成立于1997年,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相关产品制造,2001年开始在杭州建了第一条5英寸芯片生产线,现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IDM)企业。
近年来,士兰微逐步布局第三代化合物功率半导体。2017年,士兰微打通一条6英寸的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中试线。2018年10月,士兰微厦门12英寸芯片生产线暨先进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开工,其中4/6英寸兼容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生产线总投资50亿元,定位为第三代功率半导体、光通讯器件、高端LED芯片等。
GaN IDM企业
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公司
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电子器件技术与产业化,为5G移动通讯、宽频带通信等射频微波领域和工业控制、电源、电动 汽车 等电力电子领域等两大领域提供高效率的半导体产品与服务。
能讯半导体采用整合设计与制造(IDM)的模式,自主开发了氮化镓材料生长、芯片设计、晶圆工艺、封装测试、可靠性与应用电路技术,目前公司拥有专利256项。该公司在江苏建有一座氮化镓(GaN)电子器件工厂,厂区占地55亩,累计投资10亿元。
江苏能华微电子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能华微电子 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6月,是由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朱廷刚博士领衔的、由留美留澳留日归国团队创办的一家专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复合半导体高性能晶圆、以及用其做成的功率器件、芯片和模块的高 科技 公司。
能华微电子先后承担了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的大功率GaN功率电子器件及其材料的产业化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重点专项的GaN基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关键技术项目等。2017年,能华微电子建成8英寸氮化镓芯片生产线并正式启用。
英诺赛科(珠海) 科技 有限公司
英诺赛科(珠海)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该公司采用IDM 全产业链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外延生长、芯片制造、测试与失效分析为一体的第三代半导体生产平台。2017年11月,英诺赛科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通线投产,成为国内首条实现量产的8英寸硅基氮化镓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30V-650V氮化镓功率与5G射频器件。
2018年6月,总投资60亿元的英诺赛科苏州半导体芯片项目开工,今年8月30日项目主厂房封顶,预计12月底生产设备正式进厂,2020年可实现规模化量产。该项目聚焦在氮化镓和碳化硅等核心产品,将打造将成为集研发、设计、外延生产、芯片制造、分装测试等于一体的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研发生产平台。
大连芯冠 科技 有限公司
大连芯冠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该公司采用整合设计与制造(IDM)的商业模式,主要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硅基氮化镓外延材料及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电源管理、太阳能逆变器、电动 汽车 及工业马达驱动等领域。
官网介绍称,芯冠 科技 已建成首条6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及功率器件晶圆生产线。2019年3月,芯冠 科技 在国内率先推出符合产业化标准的650伏硅基氮化镓功率器件产品(通过1000小时HTRB可靠性测试),并正式投放市场。
江苏华功半导体有限公司
江苏华功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5月,注册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一期投入10亿元人民币。官网介绍称,目前公司已全面掌握大尺寸Si衬底高电导、高耐压、高稳定性的GaN外延技术并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增强型功率电子器件制造技术。
根据官网显示,华功半导体可提供2英寸、4英寸、6英寸及8英寸GaN-on-Si功率电子器件用外延片产品,并基于华功自有知识产权的GaN-on-Si外延技术设计和制造,提供650V/5A-60A系列化高速功率器件。
关于集邦咨询(TrendForce)
集邦咨询(TrendForce)是一家横跨存储、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光电显示、LED、新能源、智能终端、5G与通讯网络、 汽车 电子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全球高 科技 产业研究机构。公司在行业研究、政府产业发展规划、项目评估与可行性分析、企业咨询与战略规划、媒体营销等方面积累了多年的丰富经验,是政企客户在高 科技 领域进行产业分析、规划评估、顾问咨询、品牌宣传的最佳合作伙伴。
研究报告咨询: 0755-82838930-2101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 izziezeng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