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9 20:50:18 人气:
目前3kw逆变器的转换效率能达到多少
目前日本的高端的逆变器可以达到98%,实验室中更是可以达到99%的效率。通常逆变器的输入电压为12V、24V、36V、48V也有其他输入电压的型号,而输出电压一般多为220V,当然也有其他型号的可以输出不同需要的电压。逆变器的关键参数是:输出功率、转换效率、输出波形质量。只要比较一下这些参数就知道这款逆变器质量如何了。逆变器是一种常用设备,只要是属于常用型号,一般在电气维修点以及几乎所有的电子市场都会有售的,而且只要是技术还可以的电气维修店都是可以维修的,电子市场就更可以维修了。如果是非常用型号或者功率很大的情况下就只能去电子市场或者网上定制了。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一般情况下为220V,50Hz的正弦波)的设备。它与整流器的作用相反,整流器是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逆变器由逆变桥、控制单元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应用于空调、电动工具、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按摩器等电器中。
逆变器在选择和使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直流电压一定要匹配;
每台逆变器都有标称电压,如12V,24V等,
要求选择蓄电池电压必须与逆变器标称直流输入电压一致。如12V逆变器必须选择12V蓄电池。
2)逆变器输出功率必须大于用电器的最大功率;
尤其是一些启动能量需求较大的设备,如电机、空调等,需要额外留有功率裕量。
3)正负极必须接线正确
逆变器接入的直流电压标有正负极。一般情况下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蓄电池上也同样标有正负极,红色为正极(+),黑色为负极(—),连接时必须正接正(红接红),负接负(黑接黑)。连接线线径必须足够粗,并且应尽可能减少连接线的长度。
4)充电过程与逆变过程不能同时进行,以避免损坏设备,造成故障。
5)逆变器外壳应正确接地,以避免因漏电造成人身伤害。
6)为避免电击伤害,严禁非专业人员拆卸、维修、改装逆变器。
丰田混动逆变器使用寿命
并网逆变的设计指标一般要求和光伏电池同寿命(>17年,~20年左右),从技术上来说是完全可实现,只不过附加成本较高。丰田汽车公司(日文汉字转简体: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英文:Toyota Motor Corporation )。
是一家同时在东京证交所(TYO) 、名古屋证交所(NAG) 、纽约证交所(NYSE)和伦敦证交所(LSE) 上市的日本跨国汽车制造商。
总部位于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创始人为丰田喜一郎(1894-1952) ,现任社长为丰田章男。
2020年度《财富》世界五百强榜单上丰田汽车位列第十名 。
2019年丰田汽车汽车销量位列世界第二名,约1,074万台 。2019年丰田汽车的最大单一市场为美国市场,全年贡献销量约276万台 。
2019年丰田汽车公司在华销量约162万台,绝大多数由合资企业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贡献 ,两者分别位列国内乘用车厂商第十一名和第十三名 。
2020年丰田汽车销量位列世界第一名,达952万台 。
2020年丰田汽车最大市场仍为北美地区,全年贡献销量约231万台,中国地区贡献销量约200万台 。
Corolla(中国称“卡罗拉”,旧称“花冠”)是丰田自1966年起发售的紧凑型轿车产品,是丰田品牌可靠声誉的奠基者 。
“卡罗拉”是英文“Corolla”音译,意为花瓣,即卡罗拉旧称“花冠”的来源。现役第十二代卡罗拉于2018年3月于纽约车展全球首发,基于丰田TNGA模块平台。
cvcf系统逆变器是怎么样的逆变器
IGBT综述 1.1 IGBT的结构特点 IGBT是大功率、集成化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它是80年代初集合大功率双极型晶体管GTR与MOSFET场效应管的优点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复合电子器件,兼有MOSFET的高 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的优点。图1所示为N沟道增强型垂直式IGBT单元结构,IGBT采用沟槽结构,以减少通态压降,改善其频率特性。并采用 NFT技术实现IGBT的大功率。IGBT用MOSFET作为输入部分,其特性与N沟道增强型。MOS器件的转移特性相似,形成电压型驱动模式,用GTR 作为输出部件,导通压降低、容量大,不同的是IGBT的集电极IC受栅一射电压UCE的控制,导通、关断由栅一射电压UCE决定。 目前大部分逆变器都采用IGBT和IPM作为开关器件,由IGBT基本组合单元与驱动、保护以及报警电路共同构成的智能功率模块(IPM)已成为IGBT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将IGBT的驱动电路、保护电路及部分接口电路和功率电路集成于一体的功率器件。35 kW等级的DC 600 V逆变器一般采用1 200 V/300 A模块,IGBT和IPM分为单单元和双单元,3只双单元模块可构成i相逆变器主电路,如图2所示。 1.2 IGBT轨道车辆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轨道车辆中广泛采用IGBT模块构成牵引变流器以及辅助电源系统的恒压恒频(CVCF)逆变器。国外的地铁或轻轨车辆辅助系统都采用方案多样的 IGBT器件。德国针对机车牵引需开发适用于750 V电网的1.7 kVIGBT和用于1 500 V电网的3.3 kV IGBT模块,简化了牵引逆变器主电路的结构。日本的700系电动车组的三点式主变流器.采用大功率平板型IGBT(2 500 V/1 800 A),整流器和逆变器的每个桥臂可用1个IGBT元件,从而使IGBT组件在得到简化的同时,功率单元总体结构也变得紧凑。 我国引进法国Alstom公司的200 km/h动车组中,主变流器的开关使用耐压高达6 500 V/600 A的IGBT器件,辅助变流器采用开关频率为1 950 Hz的PWM技术,由3台双IGBT和相关反并联二极管组成,每台双IGBT组成三相中的一相;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辆是其辅助系统由电压等级为330 V的IGBT构成2点式逆变器直接逆变;广州地铁1号线车辆上的辅助系统采用IGBT双重直-直变换器带高频变压器实现电气隔离;深圳地铁一期采用6个用 作牵引逆变器的IGBT模块和2个用于制动斩波器的IGBT模块完成牵引逆变功能:天津滨海动车组主电路采用IGBT电压型三相直一交逆变器,辅助电源的 逆变器采用IGBT元件的逆变器,开关容量为3 300 V/800 A。 2 IGBT在DC 600 V中的应用 2.1 DC 600 V客车供电系统简介 DC 600 V空调客车供电系统采用机车集中整流,客车分散逆变方式,构成了整个列车的交一直一交变流供电系统。工作过程为:电力机车将25 kV电网单相交流电降压、整流、滤波成DC 600 V后给客车供电,客车根据用电设备的需要,将机车提供的DC 600 V变换成单、三相交流电及DC 110 V。系统采用两套独立供电。具有一定的冗余,客车供电的基本原理图如图3所示。 2.2 IGBT在DC 600 V供电系统逆变器中的应用 空调客车使用2个由IGBT模块组成的35 kW逆变器供电,逆变器主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主要由下功能模块构成: (1)由KMl、KM3电磁接触器组成的输入输出隔离电路,主要功能是在逆变器、输入电路或输出负载发生故障时实施隔离,防止故障扩散。 (2)由滤波电容C1,C2组成的中间支撑电路,主要功能是滤平输入电路的电压纹波,当负载变化时,使直流电压平稳。由于逆变器功率较大,因此 滤波电容的容量较大,一般使用电解电容。由于电容自身参数的离散,使得串联的2只电容电压无法完全一致.采用电容两端并联均压电阻的方法,图4中的R1、 R2,其另一个作用是在逆变器停止工作时,放掉电容器的电荷。 (3)由R0和KM2组成的缓冲电路,工作原理为:在输入端施加电压时,先通过缓冲电阻R0对电容充电。当电容电压充到一定值时(比如540 V),KM2吸合,将R0短路。只有电阻R0短路,三相逆变电路才能启动工作。 (4)由L1~L3和C1~C3,组成的交流滤波电路,可将逆变器输出的PWM波变成准正弦波。 (5)由V1~V6组成的桥式三相逆变主电路是逆变器的核心电路。图4为三相逆变器的主电路图,输入端为A、B,输出为U、V、W。图5中V1~V6的导通顺序,阴影部分为各个IGBT的导通时间。每一格的时间为π/3,三相线电压的波形如图5所示。由图4看出,U、V、W三者之间的相位差为2π/3,幅值与直流电压Ud相等。由此可见,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控制6个逆变器的导通与截止,就可把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 (6)如果将方波电压按照正弦波的规律调制成一系列脉冲,即使脉冲系列的占空比按正弦规律排列,当正弦值为最大时,脉冲的宽度也最大;反之,当 正弦值为最小时.脉冲的宽度也最小,把脉冲的宽度调制的越细.即一个周期内脉冲的个数越多,调制后输出的波形越好,电动机负载的电流波形越接近于正弦波, 图6为负载波形。 3 IGBT在DC 600 V供电系统中的保护 由于IGBT的耐过压和耐过流能力较差,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损坏,因此必须对IGBT进行保护,客车DC 600 V供电系统逆变器的IGBT模块有过压、欠压保护,过流、过载、过热等保护功能。 3.1 过压和欠压保护 使用IGBT作开关时.由于主网路的电流突变,加到IGBT集电-发射问容易产生高直流电压和浪涌尖峰电压。直流过电压的产生是输入交流电或 IGBT的前一级输人发生异常所致。解决方法是在选取IGBT时进行降额设计;也可在检测m过压时分断IGBT的输入,IGBT的安全。目前,针对浪涌尖 峰电压采取的措施有: (1)在工作电流较大时,为减小关断过电压,应尽量使主电路的布线电感降到最小; (2)设置如图7所示的RCD缓冲电路吸收保护网络,增加的缓冲二极管使缓冲电阻增大,避免导通时IGBT功能受阻的问题。 对于由接触网电压的波动而造成的输出欠压,逆变器可以不停止工作,而是采取降频降压的方式,即当输人电压低于540 V时,逆变器按照Y/F=C(常数)的规律降频降压工作。 3.2 过流与过载保护 空调客车的IGBT模块逆变器具备承受电动机负载突加与突减的能力:当输出侧和负载发生短路时,逆变器能立即封锁脉冲输出,并停止工 作,IGBT产生过电流的原因有晶体管或二极管损坏、控制与驱动电路故障或干扰引起的误动、输出线接错或绝缘损坏等形成短路、逆变桥的桥臂短路等。 IGBT承受过电流的时间仅为几微秒。通常采取的过流保护措施有软关断和降低栅极电压两种。 软关断抗干扰能力差,一旦检测到过流和短路信号就关断,容易发生误动,往往启动保护电路,器件仍被损坏。降低栅极电压则是在检测到器件过流信号 时,立即将栅极电压降到某一电平,此时器件仍维持导通,使过电流值不能达到最大短路峰值,就可避免IGBT出现锁定损坏。若延时后故障信号仍然存在,则关 断器件;若故障信号消失,驱动电路可自动恢复正常工作状态.大大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当逆变器的输出超过其自身的输出能力,称为过载,逆变器的过载检测靠输出侧的电流或输入侧的直流电流传感器。一般情况下逆变器的过载保护为反时限特性。即设定过载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5倍持续1 min后保护,而低于1.5倍可延长保护动作时间。而高于1.5倍时则保护动作的时间小于1 min。 3.3 过热保护 当逆变器的散热器温度超过允许温度时,散热器的热保护继电器给出信号让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自动封锁脉冲,停止工作。通常流过IGBT的电流较大, 开关频率较高,故器件的损耗较大。若热量不能及时散掉,器件的结温将会超过最大值125℃,IGBT就可能损坏。散热一般是采用散热器,可进行强迫冷却。 实际应用中,采用普通散热器与强迫冷却相结合的措施。并在散热器上安装温度开关,可在靠近IGBT处加装一温度继电器,以检测IGBT的工作温度。同时, 控制执行机构在发生异常时切断IGBT的输入,以保护其安全。 4 结语 IGBT模块开关具有损耗小、模块结构便于组装、开关转换均匀等优点。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在铁路客车供电系统中。在应用IGBT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过流、过压、过热等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保证IGBT安全可靠地运行。
捕鱼逆变器哪个牌子好
佳钓尼、达亿瓦、禧玛诺。
1、佳钓尼:佳钓尼品牌的捕鱼逆变器在市场上备受欢迎,其产品质量和性能都比较优秀,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2、达亿瓦:达亿瓦是一家日本公司,其捕鱼逆变器在市场上也很有名气,以产品质量著称,价格相对较高。
3、禧玛诺:禧玛诺也是一家日本公司,其捕鱼逆变器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以性能稳定而闻名,价格相对较高。
电驱动的终极方案 看日本如何玩转氢能源车
3 日本车企的氢能源电池车发展
社会正向电气化/氢气化转型,车辆的电动化进程也越来越快,氢气是实现低碳社会的有效能量载体。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日本车企如丰田、本田等都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加快了步伐
新能源的未来已至:丰田Mirai丰田Mirai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一如其名字一样,是为未来而来的一款划时代新能源车,代表着未来交通工具能源发展的方向。Mirai采用的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是一套将氢气和氧气蕴含的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然而氢的制造储存,电堆的寿命和性能阳极材料、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的材料,系统的耐久和可靠都是难点。也是因为难,Mirai的量产才如此令人佩服。Mirai有两个碳纤维制的氢气瓶,最大容积122.4L,70MPa的存储压力下可以存储5kg氢气。
Mirai的驱动功率大部分直接来自于燃料电池电堆(即是功率跟随),动力系统配备的锂电池用于FCV反应堆电能暂储、制动回收电能储存,更可与FCV反应堆同时为驱动电机供能。Mirai充一次氢气仅需3-5分钟,即可恢复483km续航里程。
阻碍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钱。Mirai在日本售价为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2万元),除去各种税费减免,用户也需支付498.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4万元)才能把Mirai开回家,这个价格能在日本买到 皇冠 2.0T了;美国售价为5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万元),这个价格能在美国买 雷克萨斯RX 450h了。
丰田官方发言人透露,最终在2020年,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有望降到2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能够勉强能够到的价位,但也依然困难重重。加氢站的建设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投资。另外大批量制氢的技术还不理想,成本更是不低。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点,丰田已经宣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开放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其中包括丰田Mirai的1970项技术,放期限到2020年底为止。丰田开放专利的目的是希望企业界接受丰田的技术标准,形成事实上的统一标准,以降低技术风险。
本田Clarity紧随其后 注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精细化发展
本田以制造、使用、连接为 理念 ,正致力于开发实现氢气社会的技术。2016年3月发售了FCVCLARITY FUEL CELL。为普及燃料电池车,降低成本、建立品质技术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田估算下一代汽车削减CO排放的可能性如下: 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电力驱动小型BEV实现CO零排放; 利用太阳能将水电解为氢气与氧气,驱动FCV FCX Clarity实现CO零排放。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销量的2/3替换为PHEV、HEV、FCV以及BEV等零排放车辆。
作为针对氢气社会的开发理念,以使用氢气、具有终极清洁性能的FCV为中心,将一体式氢气站SHS ( Smart Hydrogen Station) 与外部供电逆变器Power Exporter 9000连接使用。本田从1996年起开启基础研究,历经20年,终于完成了FCV Clarity、SHS、Power Exporter 9000等的研发。
1.启动出租车路试
为更多人提供观察FCV、试乘FCV的机会,使人们切身感受到FCV的优势。研究FCV在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并反映至今后的开发中。目前在日本国内的投放情况是日野交通 (神奈川县) 1辆、大宫汽车 (埼玉县) 1辆、帝都汽车交通 (东京都) 2辆、仙台出租车 (宫城县) 2辆。
2.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
在日本国内,根据政府主导的氢气/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推进FCV的投放、以及氢气基建的完善。2025-2030年期间,将完善氢气站,并开始自主扩大规模。首先以4个大城市为中心,集中完善氢气站,随后推广至二三线城市、甚至全国。2025年前后,日本政府将重点参与其中,构建普及FCV的社会基础。
氢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阶段 目标 第一阶段 扶持FCV的应用 (2015~2020年前后)氢气基建:削减氢气站成本、扩大数量 (2015~2020年前后) 第二阶段 氢气发电:实证测试 (2015~2030年前后)、正式开展 (2030年~)
大规模氢气供应:利用海外原料制造氢气,运输试验 (2015~2025年前后)、正式开展 (2030年~) 第三阶段 无CO2氢气:CC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储存)、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氢气制造试验 (2015~2030年前后)、正式开展 (2040年~)
丰田燃料电池卡车欲为基础设施发展带来收益
由于加氢站建设成本太高,发展滞后,在加氢站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节奏的点对点运输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因此,日本将氢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思考,转向了为基础设施服务,打造FCV卡车成为优先项。
以目前用户数量来看,很难将氢站视为盈利性事业,仅依靠补助金很难增加数量。而将氢站作为盈利性事业对实现氢气社会至关重要,日本将目光锁定在了7-11便利店。2017年8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签订了店铺及物流中节能、减排研究相关的基本协议书,在东京都内的2区域上开始实施。
为此,丰田汽车还专门制造了两辆具备冷藏和冷冻功能的FC卡车,FC卡车的氢气储存量是轿车MIRAI的1.5倍以上,且每天氢的使用量很大。7-11便利店的FC卡车对氢能源的使用量相当于普及30辆MIRAI的效果,无形中增加了氢基础设施的利用次数。
引入氢燃料电池摩托车
2018年12月28日,日本国土交通部宣布,将修改部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标准的告示,以引入氢燃料电池摩托车。氢燃料电池摩托车的新标准是:当倒地等情况发生时,氢燃料电池摩托车能防止对氢容器表面造成严重损坏甚至是破裂,要有一定的缓冲性和耐擦性。
另外,在发生碰撞事故产生加速度时,氢容器要求被固定在车辆上,防止氢容器脱离车辆。此外,氢燃料电池摩托车在运行容器安全阀时的氢气释放方向,要求为在车辆正立状态下向垂直向下释放,以使周围的人能够判断氢气排出方向。
结 氢能源车或成电驱动车终极解决方案当我们放眼一个10年,对于汽车来讲是两个 世代 更替,而对于人类在能源革命上的探索,不过历史的一瞬。新能源车是个不断在扩充的天量市场,可以容纳下众多的产品。百花齐放,胜过孤注一掷。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实用化水平看,纯电动汽车虽然性能上不占优势,但是实用性和普及性上是领先于氢燃料电池车的,但今后谁能真正领先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要看最终技术进步和实用化的最终比拼结果。(文: 韩蕊)
氢燃料汽车 丰田Mirai 刚完成十万公里测试
Honda FCV Concept首发亮相2015北美车展
展开余下全文(1/2) 2 日本车企的氢能源电池车发展 回顶部 3 日本车企的氢能源电池车发展社会正向电气化/氢气化转型,车辆的电动化进程也越来越快,氢气是实现低碳社会的有效能量载体。在日本政府的鼓励下,日本车企如丰田、本田等都氢能源汽车的研发中加快了步伐
新能源的未来已至:丰田Mirai丰田Mirai 一如其名字一样,是为未来而来的一款划时代新能源车,代表着未来交通工具能源发展的方向。Mirai采用的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是一套将氢气和氧气蕴含的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
然而氢的制造储存,电堆的寿命和性能阳极材料、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的材料,系统的耐久和可靠都是难点。也是因为难,Mirai的量产才如此令人佩服。Mirai有两个碳纤维制的氢气瓶,最大容积122.4L,70MPa的存储压力下可以存储5kg氢气。
Mirai的驱动功率大部分直接来自于燃料电池电堆(即是功率跟随),动力系统配备的锂电池用于FCV反应堆电能暂储、制动回收电能储存,更可与FCV反应堆同时为驱动电机供能。Mirai充一次氢气仅需3-5分钟,即可恢复483km续航里程。
阻碍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钱。Mirai在日本售价为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4.2万元),除去各种税费减免,用户也需支付498.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4万元)才能把Mirai开回家,这个价格能在日本买到 皇冠 2.0T了;美国售价为5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9万元),这个价格能在美国买 雷克萨斯RX 450h了。
丰田官方发言人透露,最终在2020年,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有望降到2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能够勉强能够到的价位,但也依然困难重重。加氢站的建设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投资。另外大批量制氢的技术还不理想,成本更是不低。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点,丰田已经宣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开放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其中包括丰田Mirai的1970项技术,放期限到2020年底为止。丰田开放专利的目的是希望企业界接受丰田的技术标准,形成事实上的统一标准,以降低技术风险。
本田Clarity紧随其后 注重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精细化发展
本田以制造、使用、连接为 理念 ,正致力于开发实现氢气社会的技术。2016年3月发售了FCVCLARITY FUEL CELL。为普及燃料电池车,降低成本、建立品质技术以及完善基础设施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田估算下一代汽车削减CO排放的可能性如下: 可再生能源发电产生的电力驱动小型BEV实现CO零排放; 利用太阳能将水电解为氢气与氧气,驱动FCV FCX Clarity实现CO零排放。本田计划到2030年,将销量的2/3替换为PHEV、HEV、FCV以及BEV等零排放车辆。
作为针对氢气社会的开发理念,以使用氢气、具有终极清洁性能的FCV为中心,将一体式氢气站SHS ( Smart Hydrogen Station) 与外部供电逆变器Power Exporter 9000连接使用。本田从1996年起开启基础研究,历经20年,终于完成了FCV Clarity、SHS、Power Exporter 9000等的研发。
1.启动出租车路试
为更多人提供观察FCV、试乘FCV的机会,使人们切身感受到FCV的优势。研究FCV在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并反映至今后的开发中。目前在日本国内的投放情况是日野交通 (神奈川县) 1辆、大宫汽车 (埼玉县) 1辆、帝都汽车交通 (东京都) 2辆、仙台出租车 (宫城县) 2辆。
2.氢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
在日本国内,根据政府主导的氢气/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推进FCV的投放、以及氢气基建的完善。2025-2030年期间,将完善氢气站,并开始自主扩大规模。首先以4个大城市为中心,集中完善氢气站,随后推广至二三线城市、甚至全国。2025年前后,日本政府将重点参与其中,构建普及FCV的社会基础。
氢能源汽车发展规划 阶段 目标 第一阶段 扶持FCV的应用 (2015~2020年前后)氢气基建:削减氢气站成本、扩大数量 (2015~2020年前后) 第二阶段 氢气发电:实证测试 (2015~2030年前后)、正式开展 (2030年~)
大规模氢气供应:利用海外原料制造氢气,运输试验 (2015~2025年前后)、正式开展 (2030年~) 第三阶段 无CO2氢气:CCS (Carbon dioxide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与储存)、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氢气制造试验 (2015~2030年前后)、正式开展 (2040年~)
丰田燃料电池卡车欲为基础设施发展带来收益
由于加氢站建设成本太高,发展滞后,在加氢站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节奏的点对点运输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因此,日本将氢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的思考,转向了为基础设施服务,打造FCV卡车成为优先项。
以目前用户数量来看,很难将氢站视为盈利性事业,仅依靠补助金很难增加数量。而将氢站作为盈利性事业对实现氢气社会至关重要,日本将目光锁定在了7-11便利店。2017年8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签订了店铺及物流中节能、减排研究相关的基本协议书,在东京都内的2区域上开始实施。
为此,丰田汽车还专门制造了两辆具备冷藏和冷冻功能的FC卡车,FC卡车的氢气储存量是轿车MIRAI的1.5倍以上,且每天氢的使用量很大。7-11便利店的FC卡车对氢能源的使用量相当于普及30辆MIRAI的效果,无形中增加了氢基础设施的利用次数。
引入氢燃料电池摩托车
2018年12月28日,日本国土交通部宣布,将修改部分规定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标准的告示,以引入氢燃料电池摩托车。氢燃料电池摩托车的新标准是:当倒地等情况发生时,氢燃料电池摩托车能防止对氢容器表面造成严重损坏甚至是破裂,要有一定的缓冲性和耐擦性。
另外,在发生碰撞事故产生加速度时,氢容器要求被固定在车辆上,防止氢容器脱离车辆。此外,氢燃料电池摩托车在运行容器安全阀时的氢气释放方向,要求为在车辆正立状态下向垂直向下释放,以使周围的人能够判断氢气排出方向。
结 氢能源车或成电驱动车终极解决方案当我们放眼一个10年,对于汽车来讲是两个 世代 更替,而对于人类在能源革命上的探索,不过历史的一瞬。新能源车是个不断在扩充的天量市场,可以容纳下众多的产品。百花齐放,胜过孤注一掷。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实用化水平看,纯电动汽车虽然性能上不占优势,但是实用性和普及性上是领先于氢燃料电池车的,但今后谁能真正领先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要看最终技术进步和实用化的最终比拼结果。(文: 韩蕊)
氢燃料汽车 丰田Mirai 刚完成十万公里测试
Honda FCV Concept首发亮相2015北美车展
@2019科技眼 |为什么日产不在意混动系统,真相竟然如此残酷
如果非要给一些日本车企戴上“御三家”的帽子,那这三家车企一定是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三菱等等“小厂”倒不用着急哭晕在厕所,它们和这三家企业的体量确实早已不在一个量级(严谨点说,仅在中国汽车市场),但“小而美、专而精”产品理念也会获得不少拥趸,这无关对错,只是理念不同。日本这“御三家”车企的竞争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它们之间似乎也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产品上,各家都有拿得出手的同级别竞品;理念上,各家对电气化的布局也都谋划已久;唯独在技术上,丰田和本田先后推出了代表行业最高水平的混动技术THS和i-MMD,只有日产在混动这条路上坎坎坷坷。
我们无法确认公司高层的动荡、与雷诺之间组成的联盟是否对混动技术的研发产生了负面影响,但结果就是,日产的混动技术在“两田“面前仿佛一个在地表层,一个在大气层。且不说普通消费者,就连我身边的日产车主都对日产混动知之甚少。
那为什么日产在混动技术上的造诣远远不如丰田本田深厚呢?它的技术原理又是什么样呢?本篇文章咱们就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前因后果。
日产混动技术的原理在说日产混动的原理之前,我们还是得聊一下丰田和本田。众所周知,丰田凭一己之力把混联式混动的可能性全部梳理了一遍,推出了THS系统,并且挨个申请了专利,真可谓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晚到一步的本田只好把所有插电式混动的可能性全部梳理了一遍,推出了i-MMD系统,只不过由于电池成本过高而没有大刀阔斧的推行插电,这也导致i-MMD系统的结构相比THS系统要简洁的多。好在,最终实现的效果还不错。
正所谓先来的大口吃肉,晚来的只能喝汤,比本田还迟来一步的日产,就成为了众多混动系统中只能喝汤的一个。
首要要明确的是,日产的混动系统并不是“两田“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双电机的传统风格,而是更偏向欧系的P2风格。说是巧合也好,有预谋的也罢,这也确实和雷诺的股份介入挂上钩了。
日产P2混动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电池组、逆变器、内置单电机双离合的变速器等。根据既有的整车构造,衍生了FR和FF车各自专用的混动系统。其中FR车专用混动系统匹配V6发动机和AMT变速器,主要应用于Q50这样的轿车。而FF车专用混动系统匹配L4发动机和CVT变速器,主要应用于日产楼兰和英菲尼迪QX60等中大型SUV。
由于电机可以应用的大部分机械式并联和串联结构已经被“两田“瓜分干净了,所以留给日产的只能是另辟蹊径。最终,日产选择了在发动机上做文章,其中FF车专用混动系统匹配的L4发动机采用了机械增压而非涡轮增压,也没有采用缸内直喷技术。
日产的工程师对此表示:调研发现中低转速、高负荷的使用情况比较多,这种工况恰恰是机械增压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地方。
此言不假,只不过他们应该也知道这种工况电机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能,但由于专利所致,这也是迫于无奈下的最优解决办法了。
那么,发动机决定要采用机械式增压器,电机又无法像“两田“一样布置在车尾为车辆提供中低速工况时所需的动力,那电机该放在什么地方呢?巧妙的地方来了,日产把这套混动系统的电机布置在了发动机和CVT变速箱之间(FF车型)。顺带提一句,变速箱在增加了一个电机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证体积与传统动力总成一致,证明其结构设计的确十分紧凑。
但这样也由此引发了一个新的问题,变速箱与发动机之间的空间实在是太小了,而且电机两侧还必须各有一组离合器,进一步压缩空间之后,导致混动系统匹配的电池容量极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把混动系统比喻为划船,那“两田“相当于找来了一个人帮着船夫划船,效率大大提高。而日产则相当于给船夫换了一副好船桨,还让他猛灌了几听红牛,看起来好像船夫的战斗力爆表了,但其实他的效率仍然没有人家两个人划船来的快。
这么一说就懂了吧,日产的混动系统其实是真正意义上的“轻混动“。它最主要的意义不是为了车辆省油,而是为了辅助驾驶,在油耗和动力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以日产当时的混动楼兰为例,该车的实测百公里油耗在9.5L左右,而加速却控制在了9秒内,都不算非常出色,但都及格了。如果没有这套混动系统,那必然有一个环节是不及格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说的“轻混动“只是为了方便理解而起的名字,它和近些年火热的48V轻混动没有任何关系,它们的结构、原理、设计都完全不同,不要混淆了。
所以说,日产的混动没火是必然,这种“轻混动“能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提升实在是太小了。不要觉得我说的过分,可以确定的是,日产在混动系统研发上的投入要远远小于丰田,虽然这不是日产的错,但结果却是由除了丰田和本田之外的其它所有车企来承担的。
因为归根结底,这一切的一切还得归结于丰田优秀的洞察力和本田强大的执行力,在电气化还没有成为主流的时候,它们就已经意识到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要知道,丰田的混动车型在刚推出的那几年可是被消费者痛批,如今吃了多少的肉,当年就挨了多少的揍。如果这种情况下,“既不省油又不快“的日产混动系统都能火,那简直没有天理了。
日产其实把宝全部押在了EV纯电动通过一系列的梳理,我们也能够发现日产的对混动没什么兴趣。也许是“两田“所致,也许是初心如此,总而言之,现在的日产几乎已经把宝全部押在了EV纯电动上。与其和对手在客场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换一条路绕着走,而且已经付诸实践。(另有文章来阐述)
目前来看,日产的纯电车之路走的还算比较顺利,日产LEAF(聆风)在日本和北美市场均收到了足够多的好评和喜人的销量,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日产Ariya也将于明年正式量产,日产的发展重心已经发生明显的改变了。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简单聊聊日产即将进入中国市场的新技术——e-POWER。
关于日产e-POWER严格来说,日产e-POWER不算传统意义上的混合动力系统,它应该算是增程式混动,即车辆的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轮,而是由电机驱动,这和曾经的日产混动Hybird系统完全不同,倒是和理想ONE如出一辙。
虽然这是日产的新技术,但客观的说,这对于世界汽车市场而言已经是一项“落后“的技术了。诚然,e-POWER可以让用户在没有续航焦虑的前提下,享受到纯电动车的优势,比如说动力输出快、安静、驾驶感受细腻等等。可内燃机的存在依旧说明了这项技术的不完善,它所面临的问题,在之前理想ONE的文章中讲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日产e-POWER即将进入中国市场,这确实让用户多了一种选择,但我个人对此还是持保留态度。相比之下,日产诸多在概念之中的纯电动车,才可能是真正帮它构筑未来的最重要的产品。
写在最后现实点说,当我们在谈论混动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讨论丰田和本田。日产的混动技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成为企业的发展核心。这个事儿连消费者都能看出来,企业也不用隐瞒什么。
只不过,在经历了一次不那么疼的“失败“后,日产迅速调整了心态,以先行者的姿态开始深挖纯电动车的潜力。随着汽车电气化步入正轨,日产的决定是对是错,也很快就能见分晓了。其实,日产已经开始布局纯电开发,之后我们还会进一步探讨日产在纯电方面的新技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