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7 14:50:13 人气: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机中的应用 造纸机控制系统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工业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流变频控制技术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工业生产中一场新的变革。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以其可靠性高、调节特性好、稳定节能等优点,在众多速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大力推广。本文着重介绍了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在造纸行业中的运用。
关键词:变频调速控制 恒转矩 恒功率 电流环
中图分类号:TP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29-02
在80年代初期为了顺应工业生产自动化的发展要求,一种新的技术发展起来,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电机时代,这种技术被称之为变频调速技术。一改传统电动机的低效能调速方式,变频调速技术运用下的电动机及其拖动负载在无须任何改动即可按照生产工艺要求调整转速输出,大幅度降低了电动机功耗,从而达到系统高效运行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末,该技术正式引入我国并得到了大力推广。现已在造纸、化工、食品等多个行业的电机传动设备中得到实际应用。
1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的优异特性
1.1 高效节能
变频调速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负载的变化情况有效地调节输出功率,有效降低系统的损耗,其节能效能是显著的。
1.2 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增强系统稳定性
相对传统的调速方式,交流变频调速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和交流电动机矢量变换控制技术,采取正弦波脉宽调制方式,具备宽的调速范围、高稳态精度、动态响应快、工作效率高以及可以四象限运行等优异性能,其静、动态特性均可以与直流调速系统相媲美。
1.3 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及对电网的冲击小
变频调速控制运行中,对过压、欠压、电机过热、过流等现象均能自动保护,增长设备安全运行时间,避免小故障引起的设备损坏。电气传动中电机启动电流低,能够减少对电网的冲击,有效保护电网还能达到节点的效果。
2 传动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要求
造纸业的传动系统电气控制主要是速度和转矩的控制,调速范围广,启动稳定平滑,控制精度高以及调速反应及时是现代传动控制发展的方向。
2.1 起动要求
纸机的驱动中,对电气传动控制要求极高,启动时转矩的提升要以合适的斜率曲线上升。它常常在控制环路中引入张力控制以控制纸的松紧度,因此整个纸机各传动点的速度协调非常重要。在一条造纸线中,大约有几十个变频控制的传动点,其中相当一部分存在较大的转动惯量,如烘干部。这些大惯量负载在启动时必需进行惯量补偿(在控制软件程序中可根据经验调整),才能使其平滑、稳定地启动运行,避免引起机械连轴器的损坏。同时,在停车时,由于其大惯量的作用,电机将处于发电状态,必须把它回馈给电网,或用设备就地消耗掉。否则,系统母排将会产生过压危及设备。
2.2 速度要求
由造纸工艺流程可知纸机是一个多单元的速度协调控制系统,各个分部间的速度有着较严谨的速度比例关系,否则会造成断纸或者过度松驰影响成纸质量,因此纸机的各部分要有精度较高的稳速性能。纸机正常工作时,工艺上的变化速度的调节范围不大,一般只在10%~15%。在纸机调整时如检查网部毛布、烘干部预热时要低速爬行,车速约为15~20m/min,此时对稳速没有要求。
2.3 分部调速的要求
纸机上的纸受到牵引力的作用在网部和压榨部产生纵向伸长,在干部纵向继续伸长,当纸含水量降低后,纸张减少纵向伸长,进入压光机和卷取机时,纸张再度牵引而伸长,因此在整个造纸生产线中,各个传动部分的速度是不同,这样可以保持纸幅张力,同时纸机各部分的速度必须是可以调节的,每一部分都有几个传动点,每个传动点都是以上游为基准调节速差,这样可以避免纸幅松驰或过度绷紧而断纸。由于造纸机无需频繁起动且工艺要求的频繁变速范围不大,所以保持速度稳定是纸机传动控制的最主要目标。
3 纸机传动系统的结构组成
3.1 公共母线结构
冠龙纸业公司的传动系统采用AB公司(原RELIANCE公司)的AUTOMATION系统和SA3100交流变频器,本系统所有变频器的供电电源采用直流母线式供电,由于系统传动点较多,因而采用分部直流母线供电。分别是网部,压榨部及干部三个整流电源柜,其中网部和压榨部采用直接整流通过公共母线传送到各逆变器的供电方式,而干部由于考虑烘缸断纸机会较多,且烘缸的转动惯量较大,干部变频装置采用直流母线带回馈单元供电方式且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节能。公共直流母线主要应用于多电机大容量传动系统中,其目的主要使系统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再生能源加以合理利用和回收。因为各逆变器是挂接在公共直流母线上的,且各电机的容量各不相同,负载的惯量也各不相同,它们的运行及工作状态也不完全一致。采用公共直流母线可使工作在电动状态的电机从母线上获取电能,而某些传动点,可能由于转动惯量大,在减速、停车或被拖动运行时,会处于再生发电状态而向公共直流母线馈电,为其它电机提供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也大大均衡了各逆变器的无功能量,功率因素大为提高,电网谐波较低。
3.2 控制系统配置结构
整个系统的组成如图1。它主要由四个系统机架、上位机、sigma、FlexI/O、及远程操作面板、变频器组成。其中A00为总机架,另外三个支架为从支架,系统机架A00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协调和分派任务的作用。它利用网络卡和网络适配器通过系统BUS与另三个站点机架及SIGMA进行实时通讯。A00总机架还装有两个REMOTEI/O卡,通过现场总线方式分别与现场FLEXI/O及操作面板PANELVIEW进行通讯。并且它还采用MODBUS协议与(外系统)纸机DCS组成以太网通讯。三个从机架除了CPU、内存卡、网络通讯卡外,还装有许多UDC卡,各UDC卡通过光纤与对应的变频器通讯。
3.3 纸机传动的结构原理
纸机的传动由前往后分以下几段:网部,压榨部,前烘干部,施胶部,红外干燥部,后烘干部,压光部。而每一段都有几个传动点,每个传动点都是以上游为基准调节速差。线速度链的给出是由网部给定,纸机提速就是增加速度链的给定值(即网部驱网辊电机),其他传动点即根据设定的速差,自动跟进。当然也可以单点提速。QCS可通过Ethernet链路获得车速改变参数,及时地控制网前流浆箱的各个稀释水阀的喷浆量,从而精确的控制纸张定量。(见图2)
3.4 负荷分配控制
负荷分配结构如图3所示,在造纸机传动控制中多个点带动一块网或多个传动对象,相互施压合成一定力矩且同步运转的情况,需要进行负荷分配控制,例如在纸机网部中(如图3所示),有真空伏辊和驱网辊2个传动点,利用2台不同功率的电动机驱动同一张网,各传动点之间不是刚性的硬连接而是通过网之间的一种软性接触,这是必然会出现两电机之间的负荷分配问题。
负荷分配的原则理论上要求各个传动点表面辊筒的线速度一致。但由于各传动点的电机功率所驱辊筒的直径及包角都不同,因而具体分配原则也不同,在本系统中驱网辊(主传动)与真空伏辊(从传动)的负荷分配一般设为40%~60%之间。
在控制过程中(如图4所示),运用AUT OMAX机架内部的PID调节器,主传动的电流实际值作为给定值,从传动的电流实际值作为反馈值,经PID调节后生成的输出作为附加给定叠加到速度给定通道,从而实现负荷分配的控制过程。
参考文献
[1] 王占奎,等.变频调速应用百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黄煊,撒继铭.造纸机交流变频调速控制系统[J].技术文库,2009,12.
电子设备包括什么?
电子技术专业是根据电子学的原理,运用电子器件设计和制造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 一、信息电子技术包括 Analog (模拟) 电子技术和Digital (数字) 电子技术。电子技术是对电子信号进行处理的技术,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信号的发生、放大、滤波、转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从以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学,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学方向转变。电力电子技术起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硅整流器件,其发展先后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和变频器时代,并促进了电力电子技术在许多新领域的应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表明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已经进入现代电力电子时代。 二、就业前景: 电子技术专业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一部分考入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一部分去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其他在社会就业,就业的渠道主要有:网络软件的开发与设计,网络设备的研发,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等。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
浙商证券:SiC碳化硅产业化黄金时代已来,衬底为产业化突破的核心
智通 财经 APP获悉,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Yole预计2026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为36%。SiC衬底的市场空间方面,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加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达261亿元,2021-2025年CAGR达到79%。目前国内外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目前海外龙头(Wolfspeed、II-VI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已实现6英寸规模化供应、向8英寸进军;国产厂家(天岳先进、天科合达、晶盛机电、露笑 科技 等)以小尺寸为主、向6英寸进军。浙商证券重点推荐晶盛机电(300316.SZ)。
1)高压、高功率应用场景下性能优越,适用于600V以上高压场景。相同规格的碳化硅基MOSFET与硅基MOSFET相比,尺寸减小至原来1/10,导通电阻降低至原来1/100,总能损耗降低70%,能源转换效率提高。下游应用新能源车、充电桩、光伏、风电、轨道交通等领域。
2)受益新能源车爆发,SiC产业化黄金时代将来临。Yole预计2026年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45亿美元,2020-2026年CAGR=36%。新能源 汽车 是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应用端:解决续航痛点。成本端:单车可节省400-800美元的电池成本。客户端:特斯拉等车企相继布局。目前特斯拉仅使用在主逆变器上、未来有进一步应用提升空间。
3)性价比是决定SiC器件大批量使用的关键,衬底制备为碳化硅性价比提升的核心。在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占比当中:衬底、外延、器件分别占比46%、23%、20%。衬底为碳化硅降本的核心、也是技术壁垒最高环节,是未来SiC降本、大规模产业化推进的核心关键。
SiC衬底:新能源车+光伏需求潜力巨大;国内外差距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
1)市场空间: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达261亿元,2021-2025年CAGR=79%。新能源车:目前单特斯拉Model 3/Y一年需求量就能消耗全球SiC晶圆绝大产能。我们测算如2025年SiC在新能源车渗透率达60%,预计6英寸SiC衬底需求达587万片/年,市场空间达231亿元。光伏逆变器:“大组件、大逆变器、大组串”时代,光伏电站电压等级从1000V提升至1500V以上,碳化硅功率器件有望成为标配。我们假设2025年碳化硅渗透率提升至50%,对应SiC衬底市场达30亿元。行业核心瓶颈在于供给端不足。
2)竞争格局:国内外差距在逐步缩小,国产替代可期。目前海外龙头(Wolfspeed、II-VI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已实现6英寸规模化供应、向8英寸进军。国产厂家(天岳先进、天科合达、晶盛机电、露笑 科技 等)以小尺寸为主、向6英寸进军。但可观测到,国内外差距正在缩小、且整体差距小于传统硅基半导体。国内外差距已从过去的10-15年(4英寸)、缩小至5-10年以内(6英寸)。预计未来向8英寸进军过程中,差距是、有望进一步缩小。
3)生产工艺:较硅基半导体难度大幅增加;长晶环节是关键。碳化硅衬底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难点在于:长晶工艺复杂(只有4H型等少数几种是所需的晶型),生长速度慢(每小时仅能生长0.2-0.3mm,较传统晶硅慢近百倍以上),产出良率低(硬度与金刚石接近,切磨抛难度大)。“产学研用”为国内碳化硅衬底发展的重要推进动力。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主要包括中科院物理所、山东大学、上海硅酸盐所等。
4)行业趋势:降本是产业化核心,向大尺寸延伸。目前6英寸SiC衬底价格在1000美金/片,数倍于传统硅基半导体。未来降本方式包括:提升材料使用率(大尺寸化,由4英寸向6英寸、8英寸延伸)、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良率)、提升生产效率(更成熟长晶工艺)。
SiC衬底设备:与传统晶硅差异较小,工艺调教为核心壁垒
主要包括:长晶炉、切片机、研磨机、抛光机、清洗设备等。与传统传统晶硅设备具一定相通性、但工艺难度更高。碳化硅衬底第三方设备厂商较少,企业更多为设备+制造一体化布局为主,便于将核心工艺机密掌握自己手里。设备+工艺联合研发、形成互哺是关键。
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国际贸易争端加剧风险。
国产芯或将弯道超车,关键材料获得新突破!比亚迪宣布“成果”
我们国家在芯片领域技术落后是现实问题,因为我们的芯片发展晚了西方国家很多年,当我们有能力去发展芯片技术的时候,西方国家的芯片技术已经甩了我们几条街,并且西方国家为了限制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随着芯片在我们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芯片技术的突破刻不容缓。
前两代的芯片技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很难突破的了,所以我们只能另辟蹊径,开始在第三代芯片上进行研发,因为现在第三代芯片技术所有国家都尚未有进展,西方国家也更加不可能有能力对我们国家进行技术封锁,我们进行研发的难度也就稍微小一点,这是我们芯片领域实现超车的最好机会。
目前第三代芯片研究以碳化硅为主,我国走在前面的是合肥的相关企业和学术机构,因为其计划着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二大芯片基地,据了解合肥的中国 科技 大学与匈牙利的学者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实现了单个碳化硅双空位色心电子自旋在室温之下操控及读出,这对于我们开发碳化硅成为半导体的材料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合肥相关企业和学术机构的研究,新能源 汽车 领域也在进行了尝试,比亚迪在汉EV高性能四驱版上搭载上了碳化硅元件,这是比亚迪在碳化硅材料的首次尝试,特斯拉也在最新的一款车型上搭载了碳化硅的逆变器,随着新能源 汽车 与碳化硅材料的不断尝试,我们未来将碳化硅应用到芯片材料商就更加有信心。
由于第三代芯片材料大部分用于光伏、新能源 汽车 以及是5G网络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市场又恰好在中国,所以说未来中国会是碳化硅材料最集中的地方,而这也是最有利于我们国家推进碳化硅研究的进度。
有网友就疑惑,为何第三代芯片材料是碳化硅呢?对于第三代芯片材料的要求是有硅的特性,同时还要满足新出现设备的应用,相比于其他的材料碳化硅是最适合的。
碳化硅作为硅基的取代材料,既拥有硅的各种优势,又填补了硅的劣势,并且还具备抗高压高温,甚至是高频的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一样的情况下,碳化硅的尺寸更加的小,能量损失也会相比于硅胶晶圆小很多,这就使得碳化硅的工作效率高很多。
正是因为碳化硅的优势远远大于第二代芯片材料,所以各个国家对于碳化硅的研究也就非常重视,如果碳化硅成功的被应用,将会使得芯片制造水平又高一个台阶。
而在我们终于醒悟芯片技术非常重要的时候,西方国家开始对我们国家进行技术封锁,甚至是不对我们国家提供芯片,就如19年的时候,华为因为5G网络赶超美国,就被美国断供芯片。而且我们国家希望向ARM购买一台光刻机,也迟迟得不到回应。
现在的芯片领域,可以说是被西方国家所垄断,由于西方国家已经掌握了很多的第二代芯片材料的专利,我们想要绕开这些专利去突破十分困难,所以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可能在第三代芯片材料上突破,抢先在西方国家有专利之前,才有可能结束被技术封锁的局面。
对于碳化硅的研究不仅仅是关乎芯片领域,更是关乎我们国家众多行业的发展了,我们如果在第三代芯片材料上不能赶超其他国家,那么我们将会继续面临技术封锁的局面,未来我们在其他领域有所赶超也依然会被其他国家限制住,无法有大展身手之地。
国产IGBT,快跑
《高工新 汽车 评论》获悉,受全球疫情影响,IGBT产品涨价+缺货的情况持续恶化,中高端IGBT产品甚至还出现了“一芯难求”的窘境。
IGBT是新能源 汽车 的“CPU”,涨价对终端厂商而言,只是利润降低,但拿不到货就是致命打击。
目前,英飞凌、三菱等IGBT供货商的供货周期普遍是13-30周,比之前交货期延长了6-22周,最长延长至52周。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国产IGBT技术仍然不能突破,未来三到五年,车用IGBT产品将面临大缺货。届时,我国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大影响”。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但国内车用IGBT技术尚开始起步,每年都要付给外商超百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GBT市场,其中2018年中国IGBT市场就规模达到161.9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2019年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
目前我国车用IGBT产品90%都是依赖国外进口,也就是说百亿级IGBT市场基本由英飞凌、三菱、西门子等国外巨头把控,其中单是英飞凌就占了近6成的市场份额。而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
由于车规级IGBT产品对功率密度、安全性、稳定性等要求较高,加上国内IGTB产品水平大部分还在第3、4代水平,而国际先进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第七代。为此,国内新能源 汽车 厂商对IGBT国产化替代的意愿并不强烈。
《高工新 汽车 评论》获悉,一辆普通的纯电动车IGBT单车成本大约在1500元左右,而A级以上纯电动车IGBT单车价值量在2000~4000元,豪华车甚至高达5000元以上。
以特斯拉Model S车型为例,其使用的三相异步电机驱动系统,其中每一相的驱动控制都需要使用28颗IGBT芯片,三相共需要使用84颗IGBT芯片,IGTBT成本大约是5000元左右。
如今IGBT产品涨价,不仅电机驱动系统企业的成本压力凸显,整车厂商的采购成本也会大幅提升。然而,除了涨价之外,IGBT还面临了断供危机,这必然会影响了新能源 汽车 的生产与制造。
到2025年,我国IGBT市场规模还将提升至522亿元。难道,百亿级市场,还要继续拱手让给外国人?
《高工新 汽车 评论》获悉, IGBT芯片和模块的技术门槛较高,并且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涉及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与封装、测试等环节,其中最难的就是晶圆制造和芯片制造环节,是IGBT产品难度系数最高的环节。
晶圆是芯片的载体,其制造过程是从砂子到晶圆的过程,对技术、工艺、设备等要求比较高,单是产线投入就需要数亿元,国内厂商还根本买不到先进的生产设备。
“IGBT晶圆所需的生产、测试设备基本需要国外进口,不但设备成本高,而且真正好的设备并不会对外出售,国内晶圆厂根本买不到 。”有业内人士透露,比如,在英飞凌的工厂中,很多设备都是专门针对其开发的。
其次芯片的制造环节。 晶圆制造完成后,需要将感光材料均匀涂抹在晶圆上,利用光刻机将复杂的电路结构转印到感光材料上,最后还需用刻蚀机多余的硅片部分刻蚀掉。
这个过程需要极为精细化的工艺和技术,还需要用到光刻机、感光材料、刻蚀机等等设备和材料,这些都源于国外进口。国外没有任何一家国际芯片巨头愿意转让该领域的相关技术,就连先进的生产设备也很难买到。
比亚迪相关技术人员曾表示,IGBT芯片仅人的指甲大小,却要蚀刻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微观结构电路,并只能在显微镜下查看。
最后是IGBT模块设计与封装环节,不仅需要考虑材料匹配、散热、结构、功率密度、重量等诸多指标,车规级IGBT还需要额外添加高温、高湿、高振动等等测试指标。
总体来看,IGBT是技术壁垒高且又“烧钱”的领域,加上国外对这一块的工艺、技术、设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加上我国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IGBT产品方面始终处于弱势地位。
例如,我国普遍可以将晶圆减薄到110-175μm,而英飞凌最低可减薄到40μm,还有很大的差距
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国产IGBT在工业控制、变频白色家电、逆变器等中低端市场国产化程度已经很高了,但在 汽车 电子、新能源、光伏等要求较高的领域还较少国内IGBT厂商参与。其中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国内仅有比亚迪、中车时代(轨道交通为主)等极少数厂商可以通过车规级认证。
目前,国内涉及IGBT产业的企业共有四大类:第一类是专门做IGBT芯片设计的厂商,有中科君芯、西安芯派、无锡紫光微等;第二类是专门做晶圆制造的厂商,有中芯国际、上海先进等;第三类是最多的模块封装厂商,斯达半导等等;
而第四类是IDM模式厂商,如比亚迪、中车时代等等,这类厂商掌握着从单晶、外延、芯片到封装的整个IGBT模块诞生的每个环节,英飞凌等国际巨头也是这类厂商。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IGBT企业在全球排名较前的是斯达半导,这是国内最大的IGBT厂商,但仅做芯片设计和IGBT模块封装,其晶圆板块由于上海先进、华虹宏力负责,同时其IGBT产品在新能源 汽车 的占比还不高。
从市场层面来看,目前,包括联合电子、上海电驱动在内的大多数电机控制器厂商均采用英飞凌的IGBT模块。而国产IGBT厂商仅有比亚迪、中车时代(轨道交通为主)等少数几家企业,其中比亚迪凭借自身的造车优势,其IGBT在中国车规市场的份额已高达22.1%。
“比亚迪最早在2004年开始涉足IGBT领域,而英飞凌于1999年从西门子拆分出来,已经有很深的技术积累,技术差距短期内很难追平。”业内人士补充表示。不过国内扬杰 科技 、士兰微等等都在进行车用IGBT的研发和生产。
短期内国际半导体巨头们的地位仍难撼动,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已经有一批半导体企业正在快速成长。
光伏组件是什么
光伏组件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由太阳能电池片或由激光切割机或钢线切割机切割开的不同规格的太阳能电池组合在一起构成。光伏电池片为光伏组件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发电单元,因此光伏组件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光伏电池片的好坏,因此组件厂家是否拥有自家的电池片厂,以自家电池片的质量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
一套家庭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以及其他零部件组成。通过本人了解,目前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合理建设成本大概在5-10元/瓦,其中光伏组件的所占成本最大,几乎占到一半;逆变器可以占到5%-8%。对比前几年,整体上来说,确实是便宜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光伏组件逆变直流焊机有哪些优点?
逆变式弧焊机具有如下八大优异性能和特点:(1)控制性能优异,容易实现焊机智能化; (2)动特性好,焊接工艺性优良,有利于自动化焊接; (3)重量轻; (4)效率及功率因数高; (5)体积小; (6)引弧性能好,可实现低飞溅焊接; (7)焊接速度快; (8)功能多且转换方便。 浙江东森电器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电钻,角磨机,电锤,电镐,云石机,电磨,搅拌钻,冲击钻,锯铝机,钢材机,电刨,电圆锯,砂光机,雕刻机,修边机,金刚石钻孔机,金刚石水钻头;交流焊机,逆变直流手工电焊机,逆变直流手工氩弧两用焊机,氩弧焊机,C02气体保护焊机,CUT系列逆变直流等离子切割机,逆变直流CO2气体保护焊机,铝焊机,LGK8系列等离子切割机。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