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1 20:50:14 人气:
有谁知道光伏逆变器的作用么?
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PV)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AC)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
光伏逆变器会用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的技术来从太阳能板抽取最大可能的功率。
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辐照度、温度及总电阻之间有复杂的关系,因此输出效率会有非线性的变化,称为电流-电压曲线(I-Vcurve)。
最大功率点追踪的目的就是在各环境下,针对太阳能模组的输出取_,产生一个(太阳能模组的)负载电阻来获得最大的功率。
谁能帮我看看我的屋顶光伏发电是怎么了?,我用的是华为5KW逆变器,图为华为app里的图
你没有提供更详细的故障情况说明,比如直流电压是否正常,有没有交流市电,从监控截图看,当日6点多发电到10点左右停止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不发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市电停电后自动停止发电。2、天阴无光照的情况下不会发电。3、逆变器故障。4、光伏组件串联电路开路。5、光伏直流输入开关接触不良或开路。6、交流市电回路也故障。
按照以上原因对照检查,就能找到故障原因。
光伏逆变器平均每天工作时间
8-10小时。为了把逆变器性能发挥最佳,根据光照条件不同,组件和逆变器有不同的配比。在一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超过5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10小时计算,组件和逆变器按1:1配置,平均功率为50%。在二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4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9小时计算,组件和逆变器按1.1:1配置,(4*1.1)/9,平均功率为49%。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3.5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5小时计算,组件和逆变器按1.2:1配置,(3.5*1.2)/8.5,平均功率为49.4%。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低于3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小时计算,组件和逆变器按1.3:1配置,(3*1.3)/8,平均功率为48.75%。
什么是逆变器的防孤岛效应
孤岛效应的检测一般分成被动式与主动式。被动式检测是利用电网监测状态如电压、频率、相位等作为判断电网是否故障的依据。如果电网中负载正好与逆变器输出匹配, 被动法将无法检测到孤岛的发生。主动检测法则是通过电力逆变器定时产生干扰信号, 以观察电网是否受到影响作为判断依据, 如脉冲电流注入法、输出功率变化检测法、主动频率偏移法和滑模频率偏移法等。它们在实际并网逆变器中都有所应用, 但也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当电压幅值和频率变化范围小于某一值时, 频率偏移法无法检测到孤岛效应, 即存在“ 检测盲区。输出功率变化检测法虽不存在“ 检测盲区” , 然而光伏并网系统受到光照强度等影响, 其光伏输出功率随时在波动, 对逆变器加入有功功率扰动, 将会降低光伏阵列和逆变系统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光伏并网的有功和无功综合控制方法经常被提出来。
随着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一步的广泛应用, 当多个逆变器同时并网时, 不同逆变器输出的变化非常大, 从而导致上述方法可能失效。因此, 研究多逆变器的并网通信、协同控制已成为其孤岛效应检测与控制的研究趋势。
光伏逆变器与一般逆变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光伏逆变器和一般逆变器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应用环境和设计特点。光伏逆变器是专门用于太阳能光伏系统的逆变器,而一般逆变器则可能用于多种应用,如电力系统、电子设备等。以下是光伏逆变器和一般逆变器的主要区别:
输入特性:
光伏逆变器:接收直流(DC)输入,通常是由太阳能光伏板产生的直流电。光伏逆变器的任务是将这个直流电转换为交流(AC)电,以便在家庭、商业或工业用途中使用。
一般逆变器:可能接收不同类型的直流或交流输入,具体取决于应用。它们通常设计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但应用范围更广泛。
设计和性能优化:
光伏逆变器:在设计上针对太阳能光伏系统进行了优化,考虑到光照条件的变化和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的需求,以确保从光伏板获取最大的能量输出。
一般逆变器:可能被设计为更通用的设备,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可能不包含针对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特殊优化。
输出电流波形:
光伏逆变器:通常要求产生高质量的交流输出,以确保与电网连接时满足标准的电力要求。
一般逆变器:输出波形的要求可能根据特定应用而异,一些应用对电力质量的要求可能较为宽松。
连接到电网的能力:
光伏逆变器:具有功能将太阳能系统产生的电能与电网连接,将多余的电能注入电网或从电网获取能量的能力。
一般逆变器:可以用于与电网连接,但可能没有光伏逆变器在这方面的专门功能。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