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08 07:30:15 人气:
逆变器好吗?
一、看产品外型产品外型包括,输入端子,接地端子,散热风扇位置,输出插座位置和方向,旁路输入接线方式,远程开关,显示表头等。
主要根据你安装的位置,应用要求来选,比如输入端子接线方式是否方便,是否牢固,接线柱电流电否够,如果应用于移动设备要考虑固定方式,如果安装环境的特殊性,要考虑逆变器散热风扇的风流方向必须顺流。输出插座也有讲究,如果是三孔插座,你会发现90度的插头在单孔在上时不好用。旁路接线一般我们建议用锁端子形式,主要是防止震动或异动时插头会接触不良造成打火损坏逆变器或设备等不必要的风险,如果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如机房等可以考虑用插头比较方便适用。远程开关适用于逆变器安装在箱体内,但平时要开关逆变器时应用。至于表头有必要时才需要。
以下图广东泰琪丰逆变器为例:
逆变器指示图
二、看电气规格书
这一点很重要,电气规格表描述的一般都很全面了,输出功率,瞬间功率,输入电压范围,效率,波形失真度,输出电压稳定度,对应你的项目要求,规格书列明的是不是你正需要的。每家提供的规格书还是有区别的。如下图所示功能,输出频率可调,输出电压可调,就很好的方便了用户,适应不同的负载自己进行设定。
逆变器指示图
每家设计逆变器的电路都不太相同,重要的是能否带动感性负载,混合性负载等,带载能力有多强,保护功能是否齐全,也是你要考虑的。只有测试做对比你就不难发现差异在哪里,根据你项目的来选择工作和储存温度范围,现在一般标0~40度的环境温度, 以广东泰琪丰逆变器的规格来看基本可以在 -20~50度,实测可以-30~55度,在行业里算是比较领先的水平。
三、看内部器件布局和使用元器件
但最起码有一点,里面的元器件是否整齐,有没有相关的跳线乱接,同一个规格的器件有没有使用不同颜色或不同厂家的品牌,元器件有没有破损等,内部工艺的好坏对产品品质影响还是很大的。有基础的朋友可以看他的元器件的生产商是否为有资质的企业,电路板布局是否符合安规要求等。
与电流平方成正比的损耗——焦耳热损耗
首先介绍电机控制器。如果存在电阻,则会产生焦耳热(I2 Rt)。损耗与电流(I)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R)和时间(t)也成正比。电流流过的所有部分都会产生焦耳热,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焦耳热。考虑焦耳热对策,首先要了解防止焦耳热产生 的技术。
四、逆变器及其内部
虽有各种类型的控制器,但无刷直流电机 + 逆变器组合的效率更高(低损耗)。无刷直流电机自身并不利用直流,而是利用三相 交流进行驱动。变换器从直流电源处生成三相交流电,并随时调整电压,输入电机(图 1)。
图1
五、逆变器的功能
逆变器内部装有微控制器,会生成高速信号(交 流信号)。根据微控制器输出的开关信号,高速且正 确地开关电池(直流电源)。
六、三相线圈电机与六开关逆变器
无刷直流电机存在三相(U 相 /V 相 /W 相)绕组, 使用 120°方波通电时,电流通常从一相绕组流向另一 相绕组,而剩下的一相并不流通电流。为了使电流保 持流通,笔者准备了 6 个开关(图 2)。
图2
选取 3 个开关与正极侧相连。同样,与负极侧也 有 3 个开关,共计 6 个。高压侧和低压侧各自仅能选择一相,且两者不能 选取同一相。由固定模式高速切换开关。
七、微控制器和传感器发出时序指令
如果以图 3 所示的模式切换三相开关,则电机旋转。
图3
微控制器根据时序控制切换模式。随意切换开关模式会导致电机的随机旋转。旋转时需准确找到转子磁体位置并计算切换时序。电机定子侧载有检测转子磁体接近的传感器。微控制 器检测传感器的状态,并决定开关时序。虽然微控制器向 6 个开关输出指令,但发挥开关功能的却是 MOSFET。
八、开关器件
MOSFET 逆变器通常会使用 6 个 MOSEFT。MOSEFT 为晶 体管的一种,有 3 个引脚。其中,向栅极施加电压(ON) 时,电流从与电池正极侧相连的漏极流向负极侧的源 极。栅极发挥开关作用。
图4
漏极连接正极侧,源极连接负极侧电路。正负极 对调时,电流会从寄生二极管中流过。电机电路中存在大型电感(线圈)。因此,开通 时储存电能,关断时电流反向流过 MOSEFT 的寄生二 极管。电流流过二极管时,会产生电压降,从而形成巨 大损耗。
九、利用 PWM 占空比控制电压
提高电机转速时,通常需提高电压,需安装可改 变三相交流电源电压的装置。多数逆变器利用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来控制电压。为此,控制电机旋转的 开关需要持续高速切换。观察图 7 可知,在开通时间 内以载波频率进行高速开关。这称为斩波。开通时间所占比例为占空比,决定电机的平均电压(图 5)。
图5
100% 开通意味着占空比达到 100%。此 时电机电压为 12V,为一块铅酸蓄电池的电源电压。50% 占空比表示 12V 时间与 0V 时间各占一半。此时,电机驱动的平均电压为 6V。30% 占空比时为 3.6V。PWM 控制是逆变器控制的基本方法,可控制电机 的驱动电压(转速)。例如,要提高电机转速,就要 提高电机电压,也就是增大占空比。车辆的加速控制采用 PWM。
十、电机和逆变器的损耗
何时引起 MOSFET 损耗?
这 是 有 关 损 耗 的 课 题。笔 者 先 考 虑 开 关 器 件 MOSFET 的情况(图 7)。
图6
(1)开通损耗——通态电阻 MOSFET 开通时,大电流在源极与漏极间流通, MOSFET 通态电阻会产生开通损耗。通态电阻随 MOSFET 型号的不同而不同。MOSFET 的通态电阻小于普通晶体管,但笔者选用更小通态电 阻的 MOSFET。开关速度高(频率特性优良)的 MOSFET 的通态 电阻有增大的倾向。
(2)开关损耗 观察图 6 可知,MOSFET 进行高速开关时,开关 切换时间不为零。在过渡期存在电阻,会产生较大发 热(损耗),这被称为开关损耗。频率特性越好的 MOSFET,开关损耗越小。
(3)寄生二极管损耗 仅单臂斩波时似乎并没有什么影响,真实并非 如此。单臂的 PWM 斩波也会产生损耗。观察图 2可知,在 MOSFET 关断期间,电机线圈中储存的电能 通过 MOSFET 的寄生二极管放电,电流从源极流向 漏极。该反向电流流经寄生二极管内部电阻时产生焦耳 热损耗。
十一、寄生二极管的重要功能
上述对寄生二极管的说明,可能会给人留下不好 的印象。但寄生二极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OSFET 没有寄生二极管会非常麻烦。在 MOSFET 关断期间,电机线圈需要寄生二极管续流,防止同步 整流死区时间的浪涌电流破坏器件。
十二、占空比产生的损耗
以额定功率行驶,改变占空比
限制时间的持久 EV 比赛中,参赛者一般采用额 定的功率消耗和巡航速度行驶的控制方法。这都是因 为易于能量管理。很多名次靠前的团队会在起动时、弯道减速时使 用 PWM 斩波,剩下时间的占空比为 100%。加速时会 采用进角控制与提高电压的方法。
50% 占空比与 100%占空比的损耗相差数倍 假设开通时间占整体的 50%,且每段时间的驱动 力相同,则电流为平时的 2 倍。焦耳热损耗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 100% 占 空比时的损耗是 50% 占空比时的 4 倍。又因损耗存在 时间(开通时间)为 50% 占空比时的 2 倍,所以每段 时间产生的焦耳损耗是原来的 2 倍。即使降低MOSFET的开关损耗也无法弥补这个量。
希望以 100% 占空比行驶按照想法,笔者希望将占空比调节为100%行驶。
如前所述,线圈为电感,在开关开通期间储存电能, 关断期间释放电能,如图 7所示。
图7
观察图形,可知 UH 处于开通状态。随着上臂 PWM 斩波,UH 反复快速地开关。此时,LH 始终处 于关断状态。在 UH 与 LH 全部关断的情况下,观察图 6 可知,线圈电感通过 UL 寄生二极管续流。
十三、断电后电机中也有电流
续流时的电源并不是电池,而是电机线圈。斩波 时开关关断,电源电流不流通,但线圈中还会继续流 通电流。当然,电源侧(电池与控制器间)的电流仅在 开关开通时流通。斩波时,电机线圈中产生反向电流(图 8)。
图8
十四、同步整流的损耗对策 损耗被分成数万份
线圈电流波形有少量波动。虽存在些许误差,但 对于平均电流, 线圈电流 × 占空比 = 电源电流 的关系仍成立。平均值不是效值。关断时,UL 的寄生二极管续流会形成寄生二极管 正向压降。假设电压为 12V,则压降约 1V。损耗 = 正向电阻 × 电流,因流通数安培的电流, 所以损耗也不可小视。但同步整流可降低损耗。
十五、如果设置同步整流
同步是指生成互补 PWM 信号,在上臂关断期间, 让下臂开通。寄生二极管产生的损耗可式减小为 通态电阻 × 电流 2 通态电阻随 MOSFET 型号的不同而不同,约为 1mΩ。
十六、无法完全同步
上臂与下臂交替开通,即两臂不可同时开通,否 则会导致电源短路。因此,两臂需设置同时关断的时 间——死区。两臂同时关断会产生寄生二极管损耗。
十七、栅极电路的损耗
MOSFET 的栅极电流较大为了快速开关,MOSFET 的栅极电流达到 2A,是 非常大的电流。从电流大小来看,似乎损耗很大。但这实际上是 峰值,栅极负载为电容。每次开关的损耗为栅极电量 × 栅极电压 2 因此,损耗并不取决于栅极电流的大小,而取决 于栅极电容和开关次数。这种损耗并不是很大,但开关损耗取决于寄生二 极管压降以及开关延迟期间的电阻。
长虹液晶电视42寸故障及处理
液晶电视,又被称为LCD。液晶是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液晶电视就是采用液晶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现在市面上的电视一般都是液晶电视。液晶电视是家具的必备品,所以市面上的液晶电视品牌越来越多,最经常听到的便是长虹电视。每个人选择的尺寸都不一样,最受欢迎的是42寸。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长虹电视42寸的常见故障维修的方法。一、黑屏(电源指示灯亮)
此类故障一般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检查逆变器是否工作,如灯管不亮,首先检查控制信号STANDBY是否正常,然后检查逆变器电源+12V、5V是否正常,无电源一般情况下是+12V保险电阻开路,更换即可,如电源也正常,灯管仍不亮,则需要更换逆变器板。
2、在灯管亮的前提下,需检查液晶屏工作电源VCCPANEL(3.3V)是否正常,如不正常,则检查液晶屏电源控制信号BLON(正常应为高电平),如不正常,需检查CPU工作是否正常,一般情况下,需更换CPU,如控制信号正常仍无3.3V电源,需更换SI9430DY(U15)。
二、白屏(整个屏幕呈现很亮的白光栅)
1、首先检查液晶屏与信号板之间的连接线(PJ1、PJ2)是否接触不良,如确属接触不良,重新将接插件插好即可。
2、另一种常见情况是A/D变换器工作电源PVDD(3.3V)下降甚至为0V,AD9884(U4)不工作,无数字RGB信号输出,液晶屏信号电极无工作电压,相当于液晶盒不加电,由显示器原理可知:液晶屏处于透光状态,所以整个屏幕呈现很亮的白光栅,经检查为L11电感早期失效,阻值增大,致使PVDD电源下降。
三、屏幕偏色
如屏幕出现轻微偏色,则首先进入工厂模式(拨动电源开关关闭显示器,然后同时按住“”键和“select”键,再开启电源开关),此时进入刷屏状态,发现屏上出现不对称的干扰细条纹,此时需检查24C16(U9),即使测量工作电压正常,也必须予以更换,一般情况下更换即可修复。
四、屏幕缺色
此种情况下一般为A/D变换器无模拟的R或G或B信号输入,经检查为L3或L4或L5早期失效,阻值增大或开路,从而导致无基色信号输入。
五、红屏
如整个屏幕出现红屏,需检查帧存储器U2、U3,即使存储器电源正常,也必须考虑更换,一般情况下需更换U2即可。
六、上出现“信号超出范围”
此种情况首先应排除显示器接收的信号不标准或者超出显示器
支持的显示格式这两种情况,如为显示器的故障,则必须检查模拟的行场同步信号,一般情况下为R39、R40早期失效,致使阻值增大或开路,从而引起无行场同步信号输入A/D变换器。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长虹电视42寸的常见故障维修方法的内容。液晶电视可以分为CCFL背光源LCD(传统液晶电视)、LED背光源LCD(LED电视)、HCFL背光源LCD)三种类型。长虹品牌这些种类都有,在使用长虹电视42寸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黑屏等现象,这时大家可以参照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应该联系专业人士来解决。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交流电机的转矩控制
一、简介几种比较常见的直接转矩控制策略中,对于中小容量而言,控制方案重点在于进行转矩、磁链无差拍控制和提高载波频率。对大容量来说,其区别在于低速时采用了间接转矩控制,从而达到低速时降低转矩脉动的目的。
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概述
相对于直流电机在结构简单、维护容易、对环境要求低以及节能和提高生产力等方面具有足够的优势,使得交流调速已经广泛运用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以及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的高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高性能的交流调速领域主要有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两种。1968年Darmstader工科大学的Hasse博士初步提出了磁场定向控制(Field Orientation)理论,之后在1971年由西门子公司的F.Blaschke对此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实现,并以专利的形式发表,逐步完善并形成了各种矢量控制方法。
三、特点
对于直接转矩控制来说,一般文献认为它由德国鲁尔大学的M.Depenbrock教授和日本的I.Takahashi于1985年首先分别提出的。对于磁链圆形的直接转矩控制来说,其基本思想是在准确观测定子磁链的空间位置和大小并保持其幅值基本恒定以及准确计算负载转矩的条件下,通过控制电机的瞬时输入电压来控制电机定子磁链的瞬时旋转速度,来改变它对转子的瞬时转差率,达到直接控制电机输出的目的。在控制思想上与矢量控制不同的是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直接控制转矩和磁链来间接控制电流,不需要复杂的坐标变换,因此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快以及对参数鲁棒性好等优点。
四、控制
事实上,1977年A·B·Plunkett曾经在IEEE的工业应用期刊上提出了类似于直接转矩控制的结构和思想的直接磁链和转矩调节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转矩给定与反馈之差通过PI调节得到滑差频率,此滑差频率加上电机转子机械速度得到逆变器应该输出的电压定子频率;定子磁链给定与反馈之差通过积分运算得到一个电压与频率之比的量,并使之与定子频率相乘得到逆变器应该输出的电压,最后通过SPWM方法对电机进行控制。
直接转矩控制提出来将近有20年了,在此基础上已经发展出来了多种控制策略及其数字化实现方案、磁链观测以及速度辨识的方法,本文将对它们进行分类,并作分析和比较。
五、直接转矩控制策略
直接转矩控制是基于静止坐标系 下来进行控制的,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中,通过检测定子两相电流、直流母线电压和电机转速(在无速度传感器DTC中不需要测速)进行定子磁链观测和转矩计算,使二者分别与定子磁链给定和转矩给定相减,其差值又分别通过各自的滞环相比较,输出转矩和磁链的增、减信号,把这两个信号输入优化矢量开关表,再加上定子磁链所在的扇区就得到了满足磁链为圆形、转矩输出跟随转矩给定的电压矢量。磁链和转矩的滞环可以设置多级,并且其宽度可变,滞环宽度越小,开关频率越高,控制越精确。
六、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快以及对参数鲁棒性好等优点,但它却是建立在单一矢量、转矩和磁链滞环的Bang-Bang控制基础之上的控制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低速开关频率低、开关频率不固定以及转矩脉动大,限制了直接转矩控制在低速区的应用。针对于此,国内外有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提高开关频率、固定开关频率以及减小转矩脉动的方法,本节将逐一列出分析比较。
七、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T.G.Habetler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把无差拍方法应用于直接转矩控制首先是由美国人T.G.Habetler提出来的。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在本次采样周期得到转矩的给定值与反馈值之差。
空间电压矢量的幅值和相位是任意的,可以通过相邻的两个基本的电压矢量合成而得。利用计算出来的空间电压矢量可以达到转矩和磁链无差拍的目的。
利用Habetler的无差拍方法,从理论上可以完全使磁链和转矩误差为零,从而消除转矩脉动,可以弥补传统DTC的Bang-Bang控制的不足,使电机可以运行于极低速下。另外,通过无差拍控制得到的空间电压矢量可以使开关频率相对于单一矢量大幅提高并且使之固定,这对于减少电压谐波和电机噪声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空间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可能会大于采样周期,这说明不能同时满足磁链和转矩无差拍控制。因此作者提出了三个步骤,首先是否转矩满足无差拍,如果不满足再看是否磁链满足无差拍,如果还不满足就按照原有直接转矩控制矢量表来选取下一周期的单一电压矢量。因此按照Habetler的无差拍方法最大的计算量有四个步骤,这将耗费很大的计算资源,不易实现,另外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比较大,这将降低控制的鲁棒性。
八、转矩或磁链控制方法
在T·G·Habetler的无差拍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中,由于计算量很大而不易实现,因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简化的无差拍直接转矩控制,比较典型的是转矩跟踪预测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分析了低速转矩脉动的情况,得出转矩脉动锯齿不对称的结论。
非零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对转矩变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前者可以使转矩上升或下降,而后者总是使转矩下降。另外,在不同的速度范围内二者对转矩作用产生的变化率也在变化。在转矩预测控制方法中,电压矢量在空间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合成在两个单一电压矢量的中间,但是电压矢量不是作用整个采样周期,而是有一定的占空比,在一个采样周期中可以分为非零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如果使下一采样周期非零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共同作用产生的转矩变化等于本周期计算出来的转矩误差。
将消除转矩误差,达到转矩无差拍控制的目的。即使出现计算出来的电压矢量作用时间超出采样周期,也可以用满电压矢量来代替,因此是非常易于实现的,从实验结果来看,转矩脉动的锯齿基本上对称,说明转矩的脉动已经大为减少。上法认为磁链被准确控制或变化缓慢,而没有考虑磁链的无差拍控制,在文献中对磁链也进行了预测控制。
九、预测控制
在这种方法中,通过磁链的空间矢量和电压矢量关系可近似得到:
其中ΔΨS是在电压矢量作用下的磁链幅值改变量,θVΨ是二者的空间角度。设第k采样周期的磁链误差为ΔΨSO,那么根据公式⑸,可以得到使第k+1周期磁链误差为零的矢量作用时间为。以转矩控制优先为原则,根据转矩预测控制计算出来的矢量作用时间和磁链预测控制计算出来的作用时间可以得到综合的矢量作用时间。考虑磁链的无差拍控制之后相对于单纯的转矩无差拍控制效果好,既消除了转矩脉动,又不会产生磁链畸变,并且计算量不会太大。除了上述的转矩无差拍控制方法,在文献中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法,最后的电压矢量计算作用时间也基本相同,此处不详述。同Habetler的无差拍方法一样,预测方法也要用到比较多的电机参数,如果能在线实时辨识定子电阻和转子时间常数,将大大提高控制精度。
十、离散时间直接转矩控制
离散时间直接转矩控制使用离散时间的方法进行异步电机的控制在文献中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文献中,首次把这种方法使用于直接转矩控制,其基该方法如下:对由电机的基本电路模型得到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进行离散化如下:
a,b的定义对转矩方程也进行离散化,并把方程⑺代入其中,同时也把方程⑺代入到磁链的幅值平方表达式中去,利用离散的转矩方程和离散的磁链幅值平方式可以求解出下一周期的的空间电压矢量的增量ΔVSx和ΔVSy,代入以下方程可以得到转矩和磁链无差拍控制的电压矢量,并对其进行了限幅:
离散时间直接转矩控制可以通过差分方程,把k+1周期的所应达到的转矩和磁链递推出来,因此可以同时达到转矩和磁链的无差拍控制,从实现方式上是很适合于数字化控制的,另外这种方法主要基于定子侧进行控制,所需的电机参数只有定子电阻和电感,对电机参数变化的鲁棒性比较好,从实验结果来看,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这种方法中,需要检测电机的相电压,这增加的系统硬件的复杂性,另外,计算量也比较大。
十一、几何图形的无差拍控制
在文献中,对定子磁链方程、转子磁链方程以及由定、转子磁链表达的转矩方程进行离散化,之后把前两个方程带入到转矩方程中去。通过离散的转矩方程分析可以知道施加电压矢量可以使转矩误差为零,转矩变化到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转子磁链矢量方向平行。采取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知道施加电压矢量可以使磁链误差为零,磁链变化到平面上的一个园上,这个园与与磁链园同心。于是利用直线和园的交点就可以得到使转矩和磁链无差拍控制的电压矢量,当然这个电压矢量受到逆变器所能输出的电压大小的限制。
把几何图形引入到无差拍的控制中来是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可以得到最优的无差拍控制的电压矢量,同时也有助于理论上的分析。但是就如何把图形方式和数字化控制结合起来从实现方式上来说还是存在有一定的难度。
十二、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无差拍的直接转矩控制从理论上可以最大化地消除转矩和磁链的的误差,克服了Bang-Bang控制不精确性的弱点,但是需要比较大的计算量,并且这些计算都是与电机参数有关,容易引起计算上的误差。因此在文献中提出了既不需要多少计算,又能提高转矩和磁链控制精度的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在离散空间矢量调制方法中,通过对两电平逆变器输出的六个基本电压矢量中的相邻电压矢量和零电压矢量进行有规律的合成,如图3是使用相邻的单一矢量2和单一矢量3以及零电压矢量合成出来的空间电压矢量。从图3中可以看出其合成方法是把整个采样周期平均分为3段,每一段由非零电压矢量或零电压矢量组成,如空间电压矢量23Z是由矢量2和矢量3以及零电压矢量各作用1/3采样周期,可以采用5段式或7段式方式合成(文中没说明),利用这种有规律的合成方法一共可以合成出10个电压矢量。
细化的电压矢量可以对转矩和磁链进行更精确的控制,文献中对磁链使用了传统的2级滞环Bang-Bang控制,而考虑到转矩需要动态响应快,对其划分了5级滞环Bang-Bang控制,如图4所示,不同的误差带内使用不同的电压矢量表。另外,作者通过推导得到电压矢量对转矩变化的影响式子如下所示:
从式⑽中可以看出同一电压矢量在低速和高速对转矩变化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不同的速度范围使用了不同的电压矢量,如图3所示。从另一方面看,低速使用幅值小的电压矢量以及高速使用幅值大的电压矢量也是符合V/f=C这一规律的。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在低速时连续使用较多的零电压矢量使开关频率很低,转矩脉动大。而按照离散空间矢量调制的方法由于低速使用幅值小的电压矢量,因此连续使用的零电压矢量少,开关频率高,转矩脉动小。另外,由于高速时的电压矢量比较多,可以划分12个扇区,使用两个电压矢量表,这样可以进行更精确的控制。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离散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易于实现,不需要有无差拍控制那样多的计算,保持了传统Bang-Bang控制的优点,因此鲁棒性好,但相对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又可以提高转矩和磁链控制精度,减小低速转矩脉动。但是控制精度越提高,矢量划分就越细,电压矢量控制表就越多越大,这将增加控制的复杂性。因此,如果能让离散的空间矢量调制与无差拍控制结合起来,将会有助于克服这个缺点。
十三、输出空间电压矢量方法
在直接转矩控制中,如果能获得任意相位的空间电压矢量,将有助于减小低速下的转矩脉动,达到矢量控制在低速下的稳态性能。第3节中的无差拍控制就能得到任意相位的空间电压矢量,但是计算比较复杂,实现比较困难。另一种获得任意相位的空间电压矢量的方法是使用PI调节器。A·B·Plunkett的直接转矩和磁链调节方法就是一种PI调节方法,只是那时候还没有空间电压矢量这个概念,只能使用SPWM方法输出电机控制电压。在文献中,所提出的直接转矩控制使用PI调节的方法,并且用于SVM的方法输出空间电压矢量。
由转矩给定和转矩反馈获得转矩误差输入PI调节器中,经过PI调节得到q轴电压矢量,由定子磁链给定和定子磁链反馈获得定子磁链误差输入PI调节器中,经过PI调节得到d轴电压矢量,之后将d轴和q轴的电压矢量旋转变换到静止坐标系下的α轴和β上,用于空间电压矢量的输出,显然这个空间电压矢量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位是任意的。从结构上看基于PI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相似于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但二者是有区别的,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定向于定子磁链d轴,q轴磁链为零,另外在d轴方向还要对磁链和和q轴方向上的电流进行解耦,而这些对于基于PI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不需要,其中只需要使转矩输出和定子磁链反馈通过PI调节方法来跟随上给定即可,因此从实现上是比较简单的,同时鲁棒性也比较好,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可以提高开关频率,减小了低速下的转矩脉动,但是在这种方法当中需要选取合适的PI参数,否则会影响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性能。除了以上这种PI调节的直接转矩控制外,在文献中还在A·B·Plunkeet的直接转矩和磁链调节法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使用空间电压矢量的方式输出,此处不详细叙述。
创维液晶彩电上的P3482是啥元件
创维液晶彩电上的P3482是电源管理集成块。P3482即EUP3482。其各脚功能:第一引脚BS为电位拉高脚位;在BS与SW之间加一10nF的电容;
第二引脚IN为输入电压供应脚位;第三引脚SW为开关输出脚位;第四引脚GND为地电平;第五引脚FB为反馈输入端;第六引脚COMP为控制电路补偿脚位;第七引脚EN为IC使能输入端,当为高电平时IC正常工作,当为低电平时IC关断不工作;第八引脚SS为软启动脚,当悬空时,IC不能软启动,当通过电容连接到地时IC可以软启动。应用图如下:
扩展资料
液晶电视电源管理系统结构
1、要提高lcd tv 开关电源的能效,很重要的方面是针对液晶电视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分析功率损耗的来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降低能耗。通常液晶电视电源管理系统由电源单元、dc/ac 逆变器、信号处理系统这3 部分组成。
2、电源单元由pfc 预调节器、主dc/dc 级和待机转换器组成,用于将交流输入电压(85~265 v)转换成较低的直流输出电压(24 v,12 v,5 v 和3.3 v),其中主dc/dc 级输出的24 v 或12 v 直流电压用于为背光逆变器和信号处理系统供电,待机转换器输出的5 v 或3.3 v直流电压为待机部件和微控制器供电。dc/ac 逆变器负责将24 v 或12 v 直流电压转换成高交流电压(例如1 200 v 交流电压),为背光灯供电。信号处理系统用于控制和处理声音与图像信号。
液晶电视电源管理系统性能
1、在上述电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lcd tv开关电源,其技术指标如下:
(1) 输入电压为交流85~265 v;
(2)输入频率为47~63 hz;
(3)输入谐波符合en61000-3-2 标准;
(4)正常运行时主dc/dc 级输出为24 v/6 a,12 v/3 a,正常运行时待机输出为5 v/2 a;
(5)待机运行在5 v/0.1 a 输出条件下引脚功耗小于1 w。
2、在上述技术指标下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为在满载条件下系统输入功率因数与输入线路电压的对比情况。不同输入线路电压条件下,功率因数均高于94%,系统具有很高的功率因数。在不同负载和线路电压条件下的系统待机功耗。
百度百科-液晶电视电源管理系统
电路拓扑结构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是电路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开关电源常用的基本拓扑约有14种。
每种拓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一些拓扑适用于离线式(电网供电的)AC/DC变换器。其中有些适合小功率输出(~200V)或者多组(4~5组以上)输出场合有的优势;
有些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使用器件较少或是在器件数与可靠性之间有较好的折中。较小的输入/输出纹波和噪声也是选择拓扑经常考虑的因素。
问题二:什么是电路拓扑 一、电路拓扑的定义:
电路拓扑是指电路的连接关系,或组成电路的各个电子元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二、举例说明:
AC/DC和DC/DC的电路拓扑结构是一样的,AC经过整流滤波后就是DC270V了。主要的拓扑都是反激、单管正激、双管正激、半桥、全桥和LLC谐振。
问题三:什么叫两电路有相同的拓扑结构? 就是连接方式。走线方式。
问题四:拓扑电路是什么意思 是指电路的组成架构。比如,要完成AM广播信号的声音还原――我们可以采用直接接收、放大、检波滤波来还原声音,也可以采用超外差接收、放大、检波滤波来完成。这就是两种拓扑电路。
问题五:电路拓扑是什么? 电路拓扑是指电路的连接关系,或组成电路的各个电子元件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
就是组成结构,开关电源电路有几种典型的结构,如Buck,Boost,反激,正激,半桥,全桥等,实际电路也都是以这些结构为基础再进行具体化。
问题六: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拓扑 随着PW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开关电源以其高的性价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很多,常用的电路拓扑有推挽、全桥、半桥、单端正激和单端反激等形式。其中, 在半桥电路中,变压器初级在整个周期中都流过电流,磁芯利用充分,且没有偏磁的问题,所使用的功率开关管耐压要求较低,开关管的饱和压降减少到了最小,对输入滤波电容使用电压要求也较低。由于以上诸多原因,半桥式变换器在高频开关电源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开关电源常用的基本拓扑约有14种,每种拓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一些拓扑适用于离线式(电网供电的)AC/DC变换器。其中有些适合小功率输出(~200V)或者多组(4~5组以上)输出场合有的优势;有些在相同输出功率下使用器件较少或是在器件数与可靠性之间有较好的折中。较小的输入/输出纹波和噪声也是选择拓扑经常考虑的因素。一些拓扑更适用于DC/DC变换器。选择时还要看是大功率还是小功率,高压输出还是低压输出,以及是否要求器件尽量少等。另外,有些拓扑自身有缺陷,需要附加复杂且难以定量分析的电路才能工作。因此,要恰当选择拓扑,熟悉各种不同拓扑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选择会使电源设计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开关电源常用拓扑:buck开关型调整器拓扑 、boost开关调整器拓扑 、反极性开关调整器拓扑 、推挽拓扑 、正激变换器拓扑 、双端正激变换器拓扑 、交错正激变换器拓扑 、半桥变换器拓扑 、全桥变换器拓扑 、反激变换器 、电流模式拓扑和电流馈电拓扑 、SCR振谐拓扑 、CUK变换器拓扑开关电源各种拓扑集锦先给出六种基本DC/DC变换器拓扑,依次为buck、boost、buck-boost、cuk、zeta、sepic变换器。树形拓扑的缺点: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问题七:什么是拓扑结构 几何拓扑学是十九世纪形成的一门数学分支,它属于几何学的范畴。有关拓扑学的一些内容早在十八世纪就出现了。那时候发现一些孤立的问题,后来在拓扑学的形成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在数学上,关于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多面体的欧拉定理、四色问题等都是拓扑学发展史的重要问题。
哥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是东普鲁士的首都,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示意图普莱格尔河横贯其中。十八世纪在这条河上建有七座桥,将河中间的两个岛和河岸联结起来。人们闲暇时经常在这上边散步,一天有人提出:能不能每座桥都只走一遍,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有很有趣的问题吸引了大家,很多人在尝试各种各样的走法,但谁也没有做到。看来要得到一个明确、理想的答案还不那么容易。
1736年,有人带着这个问题找到了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欧拉经过一番思考,很快就用一种独特的方法给出了解答。欧拉把这个问题首先简化,化简后用点、线表示七桥问题中路、桥的示意图他把两座小岛和河的两岸分别看作四个点,而把七座桥看作这四个点之间的连线。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化成,能不能用一笔就把这个图形画出来。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欧拉得出结论――不可能每座桥都走一遍,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并且给出了所有能够一笔画出来的图形所应具有的条件。这是拓扑学的“先声”。
在拓扑学的发展历史中,还有一个著名而且重要的关于多面体的定理也和欧拉有关。这个定理内容是:如果一个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是v、棱数是e、面数是f,那么它们总有这样的关系:f+v-e=2。仅有的五种正多面体
根据多面体的欧拉定理,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只存在五种正多面体。它们是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著名的“四色问题”也是与拓扑学发展有关的问题。四色问题又称四色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四色猜想的提出来自英国。1852年,毕业于伦敦大学的弗南西斯.格思里来到一家科研单位搞地图着色工作时,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看来,每幅地图都可以用四种颜色着色,使得有共同边界的国家都被着上不同的颜色。”
1872年,英国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凯利正式向伦敦数学学会提出了这个问题,于是四色猜想成了世界数学界关注的问题。世界上许多一流的数学家都纷纷参加了四色猜想的大会战。1878~1880年两年间,著名律师兼数学家肯普和泰勒两人分别提交了证明四色猜想的论文,宣布证明了四色定理。但后来数学家赫伍德以自己的精确计算指出肯普的证明是错误的。不久,泰勒的证明也被人们否定了。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个貌似容易的题目,其实是一个可与费马猜想相媲美的难题。
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家们对四色猜想的证明基本上是按照肯普的想法在进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由于演算速度迅速提高,加之人机对话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对四色猜想证明的进程。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在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两台不同的电子计算机上,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100亿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不过不少数学家并不满足于计算机取得的成就,他们认为应该有一种简捷明快的书面证明方法。
上面的几个例子所讲的都是一些和几何图形有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与传统的几何学不同,而是一些新的几何概念。这些就是“拓扑学”的先声。
============什么是拓扑学?===============
拓扑学的英文名是Topology,直译是地志学,也就是和研究地形、地貌相类似的有关学科。我国早期曾经翻译成“形势几何学”、“连续几何学”、“一对一的连续变换群下的几何学”,但是,这......>>
问题八:什么是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目前采用的逆变器拓扑结构包括:全桥逆变拓扑、半桥逆变拓扑、多电平逆变拓扑、推挽逆变拓扑、正激逆变拓扑、反激逆变拓扑等,其中高压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采用多电平逆变拓扑,中等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多采用全桥、半桥逆变拓扑,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正激、反激逆变拓扑。
拓扑结构的选择和逆变器额定输出功率有关。对于 4kw 以下的光伏逆变器,通常选用直流母线不超过 500V,单相输出的拓扑结构。
Boost 电路通过对输入电压的调整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H 桥逆变器把直流电逆变为正弦交流电注入电网。上半桥的 IGBT 作为极性控制器,工作在 50HZ,从而降低总损耗和逆变器的输出电磁干扰。下半桥的 IGBT 或者 MOSFET 进行PWM 高频切换,为了尽量减小 Boost 电感和输出滤波器的大小,切换频率要求尽量高一些,如 16KHz。
问题九:电路的拓扑结构是什么意思 拓扑我个人理解就是组成结构,开关电源电路有几种典型的结构,如Buck,Boost,反激,正激,半桥,全桥等,实际电路也都是以这些结构为基础再进行具体化的
二极管钳位五电平逆变器故障
题主是否想询问“二极管钳位五电平逆变器故障怎么维修?”〈br〉1、首先整流民用都是单相交流输入,只需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判断好坏即可,同时还要注意整流桥的绝缘耐压。
2、其次限流电阻器抑制冲击电流的峰值。滤波电容器充电结束,电阻短路用继电器等即将电流抑制电阻器的两端短路。一般在几欧姆到几十欧姆之间。电阻没问题,确认一下继电器是否坏了或者触点烧连接了。
3、最后根据二极管单相导通性测试好坏。首先6组IGBT的静态阻值正反测电阻必须是一致的,否则判断异常的那一组损坏。
飞跨的解释飞跨的解释是什么
飞跨的词语解释是:犹飞越。
飞跨的词语解释是:犹飞越。结构是:飞(独体结构)跨(左右结构)。拼音是:fēikuà。注音是:ㄈㄟㄎㄨㄚ_。
飞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犹飞越。参见“飞越”。引南朝梁何逊《七召》:“百丈杳冥以飞跨,九层_律以阶梯。”
二、网络解释
飞跨飞跨,读音为fēikuàㄈㄟㄎㄨㄚ_,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飞越。
关于飞跨的诗句
词场飞跨六鳌头阊门飞跨何清_词场飞跨六鳌头
关于飞跨的成语
跨山压海满天飞跨凤乘龙三跨两步乘鸾跨凤炊粱跨卫跨凤乘鸾
关于飞跨的词语
乘鸾跨凤跨凤乘鸾移山跨海满天飞连三跨五连州跨郡跨山压海跨州越郡炊粱跨卫连鳌跨鲸
关于飞跨的造句
1、信丰县:玉带桥位于信丰县虎山河上,建于清代,其形如玉带飞跨于崇山峻岭中,凌架于滔滔激流之上。
2、另一类为新型组合策略的飞跨电容型拓扑,它折衷考虑了开关状态的利用和飞跨电容的电压平衡。
3、但良缘多磨折,阿飞跨越千里南下广州工作,终于可以过上同城“行街睇戏”的小情侣生活。
4、上周经过几场阵雨的浇洗,使进入伏天的兰州并未出现酷热等极端天气,反而是一虹飞跨黄河的景致为金城这个夏天平添了几分妖娆。
5、提出了飞跨电容多电平逆变器的一种新型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的平衡飞跨电容的电压。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飞跨的详细信息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