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21 15:40:14 人气:
华为光伏逆变器是如何散热的?
逆变器散热系统主要包括散热器、冷却风扇、导热硅脂等材料。目前逆变器散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冷却,二是强制风冷。自然冷却
自然冷却是指不使用任何外部辅助能量的情况下,实现局部发热器件向周围环境散热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这其中通常都包含了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主要传热方式,其中对流以自然对流方式为主,自然散热或冷却往往适用对温度控制要求不高、器件发热的热流密度不大的低功耗器件和部件,以及密封或密集组装的器件不宜(或不需要)采用其它冷却技术的情况下。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单相逆变器和20kW以下的三相逆变器,大部分厂家均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强制风冷
强制风冷主要是借助于风扇等强迫器件周边空气流动,从而将器件散发出的热量带走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收效明显的散热方法。如果部件内元器件之间的空间适合空气流动或适于安装局部散热器,就可尽量使用这种冷却方法。提高这种强迫对流传热能力的方法,增大散热面积和在散热表面产生比较大的强迫对流传热系数。增大散热器表面的散热面积来增强电子元器件的散热,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工程中主要是采用肋片来扩展散热器表面的散热面积以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散热器本身材料的选择跟其散热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散热器的材料主要是用铜或铝,其扩展换热面经折叠鳍/冲压薄鳍等工艺制成。
交大蓝天光伏发电板逆变器有什么作用?
一、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
特点: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
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光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 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 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
二、光伏逆变器分类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晶体管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根据逆变器线路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自激振荡型逆变器、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和脉宽调制型逆变器等。根据应用在并网系统还是离网系统中又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为了便于光电用户选用逆变器,这里仅以逆变器适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
1、集中型逆变器
集中逆变技术是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使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一般用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 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 良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2、组串型逆变器
组串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1-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在组串间引人"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在单串电能不能使单个逆变器工作的情况下,将几组光伏组串联系在一起,让其中一个或几个工作,从而产出更多的电能。
最新的概念为几个逆变器相互组成一个"团队"来代替"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又进了一步。目前,无变压器式组串逆变器已占了主导地位。
3、微型逆变器
在传统的PV系统中,每一路组串型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会由10块左右光伏电池板串联接入。当10块串联的 电池板中,若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则这一串都会受到影响。若逆变器多路输入使用同一个MPPT,那么各路输入 也都会受到影响,大幅降低发电效率。在实际应用中,云彩,树木,烟囱,动物,灰尘,冰雪等各种遮挡因素都会引起上述因素,情况非常普遍。而在微型逆变器的PV系统中,每一块电池板分别接入一台微型逆变器,当电池 板中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则只有这一块都会受到影响。其他光伏板都将在最佳工作状态运行,使得系统总体效率更高,发电量更大。在实际应用中,若组串型逆变器出现故障,则会引起几千瓦的电池板不能发挥作用,而微 型逆变器故障造成的影响相当之小。
4、功率优化器
太阳能发电系统加装功率优化器(OptimizEr)可大幅提升转换效率,并将逆变器(Inverter)功能化繁为简降低 成本。为实现智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装置功率优化器可确实让每一个太阳能电池发挥最佳效能,并随时监控电池耗损状态。功率优化器是介于发电系统与逆变器之间的装置,主要任务是替代逆变器原本的最佳功率点追踪功 能。功率优化器藉由将线路简化以及单一太阳能电池即对应一个功率优化器等方式,以类比式进行极为快速的最佳功率点追踪扫描,进而让每一个太阳能电池皆可确实达到最佳功率点追踪,除此之外,还能藉置入通讯晶片随 时随地监控电池状态,即时回报问题让相关人员尽速维修。
逆变器的产品特点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英文inverter,是一种电源转换装置,可将12V或24V的直流电转换成230V、50Hz交流电或其它类型的交流电。它输出的交流电可用于各类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移动供电场所或无电地区使用者对交流电源的需要。逆变器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有什么产品特点。工作原理
Inverter 是一种直流到交流(DC to AC)的变压器,顾名思义是逆向变压,它其实与适配器Adapter是一种电压逆变的过程。Adapter是将市电电网的交流电压转变为稳定的 12V直流输出, 而 Inverter 是将Adapter输出的 12V直流电压转变为高频的高压交流电。现在的逆变器一般采用了PWM(Pulse W
产品特点
1.转换效率高、启动快;
2.安全性能好:产品具备短路、超载、过/欠电压、超温5种保护功能;
3.物理性能良好:产品采用全铝质外壳,散热性能好,表面硬氧化处理,耐摩擦性能好,并可抗一定外力的挤压或碰击;
4.带负载适应性与稳定性强
逆变器的分类
一,按照逆变器输出分类
1,单相逆变器;2,三相逆变器;3,多相逆变器
二,按照逆变器输出交流的频率分类
1,工频逆变器;2,中频逆变器;3,高频逆变器
三,按照逆变器的输出波形分类
1;方波逆变器;2,阶梯波逆变器;3,正弦逆变器
四,按照逆变器线路原理分类
1,自激振荡型逆变器;2,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3,脉宽调制型逆变器;4,谐振型逆变器
五,按照逆变器主电路结构分类
1,单端式逆变器;2,半桥式逆变器;3,全桥式逆变器;4,推挽桥式逆变器
关于逆变器工作原理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
我们会尽快为您解答。逆变器制作步骤详解
在讲解逆变器的制作步骤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逆变器。逆变器简单来说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它广泛应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缝纫机、电脑、电视、洗衣机、冰箱、风扇、抽油烟机等很多地方。将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安装在汽车上,可以在外出的时候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车载冰箱等都可以使用。大体了解了逆变器,我们下面来介绍下它的制作步骤。 以制作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为例开始介绍。一、主要部件的制作和采购
1.SPWM主芯片
2.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是制作逆变器成功与否的关健,本机主变用的磁芯为EE55,材质PC40,我在杭州电子市场买到了一种质量很好的骨架,立式的,脚位11加11,脚粗1.2MM。绕制数据:初级2T加2T,用10根0.93的线。初级导线总面积为6.8平方MM,次级为0.93线一根,绕60T。
二、绕前准备
先准备骨架,把骨架上22个引脚,剪去4个,下面红圈处就是表示已经剪去的脚。上面二个独立的脚是高压绕组用的,远离下面的脚有利于绝缘,中间及下面的脚是低压绕组用的,左边是一个绕组2圈,右边是另一个绕组2圈。
三、绕制步骤A),先绕二分之一的高压绕组(次级),先在骨架上用高温胶带粘一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导线打滑,用一根0.93线绕一层,约30圈(注意的是,高压绕组的线头要做好绝缘,我是套进一小段热缩套管,用打火机烤一下,就紧紧包在线头上了),再用胶带固定住线头,不要让它散出来,并在高压绕组的外面用高温胶带包三层。
B),下面就可以绕低压绕组了(初级),低压绕组分成二层绕,也就是每一层是2加2,用5根线并绕。
C),再继续绕高压绕组,绕完另外的30圈,要注意的是,这30圈要和里面的30圈绕向相同,这点很关健。如果一层绕不下,就把剩下几圈再绕一层。D),绕完高压绕组后,在外面用高温胶带包三层,就把低压绕组原先留在上面的线头折下来(见图三),准备焊在骨架的脚上。去漆可以用脱漆剂,用棉签沾一点脱漆剂,抹在线头上,过一会儿,漆就掉下来了,就可以焊了。
D),再后在整个绕组的外面包几层高温胶带,绕好的线包外观要饱满平整。
E),现在可以插磁芯了,插磁芯之前要对磁芯的对接面做清洁处理,我是用胶带粘几下,把磁芯对接面的粉末全清洁干净,插入磁芯,用胶带扎紧,有条件的话对磁芯对接处用胶水做固定。
四、AC输出滤波磁环
磁环是采用直径40MM的铁硅铝磁环,用1.18的线,在上面穿绕90圈,线长约4.5米,如果用导磁率为125的磁环,电感量大约在1.5mH,用导磁度为90的磁环,电感量大约在1mH左右。我做过试验,用二个这样的磁环,每个电感量在0.7mH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了。绕制时分二层,第一层,45圈,因为磁环外圈和内圈的周长不同,所以第一层绕时,内圈的线要紧密排列,而外圈的线是每圈之间留有一个空隙的。绕第二层时,内圈是叠在第一层线上,外圈是嵌在第一层线的空隙中,这样绕出来的线圈才好看。当然,好象是否好看,也不影响使用。注意,绕这个磁环时,一定要戴手套,否则,导线会让你勒出血泡的。
五、散热风扇本机前级功率管和H桥的功率管都用风扇散热,这是一种小型仪表风扇,比电脑上的CPU风扇还要小一点,实验证明,在600W输出的情况下,H桥的4个功率管散热不成问题,但前级的二个功率管好象散热不够一点,如果有可能,最好用大一点的风扇。
六、安装与调试
本机的安装调试并不复杂,但安装前必须做到二点:
1.所有元器件必须是好的,器件的耐压和工作电流一定要够,尽可能用新器件,有条件的话装前对元器件作一番测试。
2.PCB质量一定要好,装前最好仔细地检查一下,有没有铜箔毛刺引起的短路等。
以上内容就是逆变器的制作步骤,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不过在制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流300W以下没问题,300W以上,就会烧掉H桥管子或者其他东西。这个时候的解决办法是加强高压直流和SPWM板电源的滤波就能够恢复正常了。了解了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做一个实验。一般功率小点的就可以了,一般功率小点容易成功,即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高频逆变器的分类
(1)方波逆变器方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方波。此类逆变器所使用的逆变线路也不完全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线路比较简单,使用的功率开关管数量很少。设计功率一般在百瓦至千瓦之间。方波逆变器的优点是:线路简单、价格便宜、维修方便。缺点是由于方波电压中含有大量高次谐波,在带有铁心电感或变压器的负载用电器中将产生附加损耗,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有干扰。此外,这类逆变器还有调压范围不够宽,保护功能不够完善,噪声比较大等缺点。
使用范围:应急用电的场所,车船、商场、野外。
性能特点为:
1)工频变压器体积、重量大,推挽式原边绕组利用率低,桥式绕组利用率高;
2)输出四阶交流滤波器体积、重量大,位于功率通道的Lf1、Cf1有较大的损耗;
3)对于电网电压和负载的波动,系统动态响应特性差;
4)变压器和输出滤波电感产生的音频噪音大;
5)推挽式电路拓扑简洁,功率开关电压应力高(2Ui),适用于低输入电压逆变场合。桥式电路功率开关数多,开关电压应力低(Ui),适用于高输入电压逆变场合。
(2)阶梯波逆变器
此类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波形为阶梯波,逆变器实现阶梯波输出也有多种不同线路,输出波形的阶梯数目差别很大。阶梯波逆变器的优点是,输出波形比方波有明显改善,高次谐波含量减少,当阶梯达到17个以上时输出波形可实现准正弦波。当采用无变压器输出时,整机效率很高。缺点是,阶梯波叠加线路使用的功率开关管较多,其中有些线路形式还要求有多组直流电源输入。这给太阳电池方阵的分组与接线和蓄电池的均衡充电均带来麻烦。此外,阶梯波电压对收音机和某些通讯设备仍有一些高频干扰。
光伏逆变器的认证
并网逆变器除了需要完成正常商用/工业用电器设备的安规测试以及EMC(电磁兼容)测试以外,最重要的部分是完成各个国家不同的并网测试,以满足各个国家不同的电力设施的供电参数以及电网波动的保护需求.只有在具有资质的实验室完成了这三部分的测试,并持有实验室出具的报告后,逆变器才可以取得当地的并网许可,输送电力到当地的电力公司,并取得电网补贴.简而言之,没有完成当地逆变器认证测试的逆变器,是不被当地政府或者电力公司许可接入到电网,那当然你也就没有资格获取电网补贴。 并网逆变器测试的项目必定包括三个部分:
安规测试部分 Electrical Safety
IEC EN 50178: Electronic equipment for use in power installations
IEC EN 62109-1/2
对应国内标准 GB17799.1,GB17799.3
测试项目举例:
交流过电流测试
测试方法:
a.连接线路;
b.把控制面板上的AC_I的端子拔掉,在AC_I端子的2、4脚加入对应等效电流的交流电压信号。如图4。电流等效电压的关系:5A=1V。交流过电流整定值24A对应的等效交流电压为4.8Vrms.
c.电网频率为50Hz,加入对应频率的交流电压信号,从整定值的90%缓慢(0.1V步长)增加到过流保护点,记录此时电压V1,换算成电流值;
d.交流电压信号跳变:从0V开始跳变到V1+0.2,从0V开始跳变到过流保护整定值110%,从0V开始跳变到过流保护整定值的150%,分别测量保护动作的时间;
e.电网的频率设为60Hz,重复c~d步骤;
判定标准:
1、交流过流,保护装置能正常动作(查看GB信号变为高电平),并且LED屏上显示故障一致;
2、保护点在保护整定值的5%内,整定值最大不超过150%;
3、保护动作时间在0.5秒以内。
电磁兼容部分 EMC
IEC EN 61000-6-1; IEC EN 61000-6-3: emissions and immunity requirements for equipment i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IEC EN 61000-6-2; IEC EN 61000-6-4: emissions and immunity requirements for equipment in industrial environments并网测试部分
对于并网测试部分,每个国家有不同的并网测试标准.
以欧洲主要的几个新能源补贴较好的国家为例.
试验应遵循各项配电网要求
国家标准
意大利: Enel 配电网连接准则 Guidelines for connections to the Enel Distribuzione gridCEI 0-21 A70
德国: DIN VDE 0126-1-1 & VDE 4105BDEW中压电网
英国: G83-1 ENEA ER G59/1
西班牙: 第661/2007号皇家法令 RD 1663/2000 一般来说,单个国家的测试项目完全完成安规,EMC以及并网测试项目需要两个月的时间. 但是安规和EMC部分的测试结果可以相互参照,所以以欧洲为例. 安规和EMC测试只需要一次即可. 而每个国家的并网测试标准虽然各为不同,但是在细节项目上多为重叠,只是区别对应的参数不一致。但是每个国家的认证机构却只是专长于各自的并网标准, 对于他国的标准,往往是采取外包的方式.
所以对企业来说,最有效的方式是寻找具有资质能力的实验室,一次性完成多个国家的并网测试标准。并由实验室代为申请各个国家的入网许可,同时可以取得各个认证机构的证书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