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X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WhatsApp:+86 13997866467
Email:qitianpower@outlook.com

光伏逆变器行业报告

发布时间:2024-05-22 11:50:12 人气:

光伏逆变器行业陷入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

       今年以来,A股光伏板块中,逆变器子板块走出独立逆天行情。而近两日,光伏逆变器行业却陷入了海外销售数据造假的漩涡中。

       数据显示,8月31日,光伏逆变器指数大幅回撤。其中,固德威大跌20%,阳光电源下挫12%、锦浪科技下跌10.6%,位于跌幅前三。

       关于光伏逆变器行业造假争议,8月31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分别询问了锦浪科技、阳光电源、固德威以及古瑞瓦特。

       其中,锦浪科技并未在被质疑之列,在电话中,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数据肯定是真实的,逆变器行业内造假的传闻没听到过,其他公司不好评论。”阳光电源董秘办工作人员则表示,所谓“数据交叉”的情况之一是公司有海外产能。

       阳光电源:数据交叉情况之一源于公司有海外产能

       8月31日上午,阳光电源回应光伏逆变器行业销售数据争议时表示,公司数据不可能造假,海关数据与公司数据有交叉,但两者并不能完全对等。

       对于这一解释,市场似乎并不买账。8月31日,公司收盘价111.4元,下跌12.48%。截至8月31日,阳光电源PE(TTM)为95.8,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9亿元,相比于近1700亿的市值,有投资者质疑目前公司估值过高。

       当日收盘后,对于“数据交叉”的涵义,记者致电阳光电源董秘办咨询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数据交叉”的一个情况是“公司在海外有产能,有海外工厂”。

       锦浪科技:公司数据肯定真实

       8月31日,光伏逆变器板块整体下挫。锦浪科技虽未被卷入造假风波,但其股价当日跌去了10.6%,跌幅排名位于光伏逆变器指数榜第三。

       根据Woodmac和IHS等第三方咨询公司统计,全球前十大逆变器品牌中,中国品牌独占六席,分别是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上能电气、华为和古瑞瓦特。其中,华为、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和古瑞瓦特等4家国产逆变器企业已经成功占据2021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前四的席位。

       8月31日下午,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锦浪科技董秘办,工作人员显得有些震惊:“上市公司怎么可能造假”对方进一步强调:“公司数据肯定真实,行业造假传闻没听到过,对其他公司不好评论。”

       在谈到公司上半年出货量情况时,对方表示,上半年主要出口地在欧洲,2022年的订单一直是溢出状态,公司也在积极扩产。

       固德威:机构狂卖2.85亿,创下最大单日跌幅

       固德威是本次被质疑造假的企业之一。在近期一篇“逆变器全行业数据造假古瑞瓦特、固德威、首航新能海外销售之谜”公众号文章中,固德威被质疑海外业务销售数据的真实性。

       该文章提到,公司“2021年全年在所列38个国家和地区共销售2053单,贸易总额为3490.48万美元。以此计算,固德威在上述38个国家的销售总额约为2.25亿元人民币。”

       该文章称,根据其能够统计到的38个国家海关单数据汇总起来,占固德威海外年总营收的13.24%。公司此前披露,2021年,海外销售总额为17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38个国家的海关订单数据和公司披露的海外销售额存在较大差异。

       固德威此前公告披露,公司在德国、英国、澳洲、荷兰、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此前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固德威表示:“公司2021年欧洲地区收入占该年度营业收入比约为30%。”而前述文章统计的38个国家,德国、澳洲、荷兰、韩国、日本均不在其中。

       8月31日,固德威股价大跌20%,创下上市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至收盘,固德威股价报312元,总市值384亿元。龙虎榜数据显示,8月31日,卖出固德威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4家机构专用席位。经统计,机构席位卖出净额为2.85亿元。

       为向公司求证,记者致电固德威董秘办,但电话未接通。随后,记者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应。

       8月31日晚,固德威发布澄清公告,公司表示:2022年8月29日,有关媒体在网络发布相关文章。公司第一时间关注到上述报道并立即开展了认真核查,经核实,以上媒体报道内容不属实。

       此外,记者还致电古瑞瓦特财务部,工作人员表示“我这边不对外回答问题。”记者询问财务总监等相关负责人是否能够回应采访,对方同样表示拒绝。

       记者手记:质疑光伏企业造假,数据准确与否尚需考量

       虽然网上这篇质疑光伏逆变器企业造假的文章传得沸沸扬扬,相关公司股价短期受挫下跌,并引起了二级市场对光伏逆变器产业的重点关注。不过,通观该文章的统计数据以及得出的结论,其分析逻辑存在一定的漏洞。

       例如,该文章称对固德威海外销售国家中已公布海关数据的38个国家进行了统计汇总,然而缺少了在欧洲市场主要国家以及日韩等亚洲国家的数据。

       根据SolarPowerEurope(SPE)的研究,2021年欧盟光伏开发量排名前五的国家中,德国以5.3GW的装机容量位居第一;第二名是西班牙,新增容量3.8GW;第三名是荷兰,新增太阳能装机为3.2GW,商业屋顶领域成为该国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第四名是波兰,增加了3.1GW;法国排名第五,开发量为2.5GW,创下纪录。

       而这5个国家,均不在统计数据中。因此,在整体数据不足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其准确性必然存疑。此外,今年光伏逆变器迎来高景气度,假设行业龙头企业集体造假,其动机是什么

       质疑并不可怕,如果上市公司能够正面清晰地回应质疑,有助于稳定中小股东的心态,也是公司具有自信与底气的表现。

       如果想了解更多实时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光伏赛道业绩亮眼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1.35%

       10月19日晚,光伏硅片龙头TCL中环发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498.45亿元,同比增长71.35%,实现净利润50.01亿元,同比增长80.68%。

       除了TCL中环之外,还有多家深市光伏企业业绩报喜。横店东磁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6.42%,锦浪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增长91.45%-98.34%,晶盛机电前三季度净利润预增70%-90%

       根据CPIA(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各环节产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

技术创新降低硅料消耗,TCL中环增长强劲

       近年来,随着光伏等行业的发展,单晶硅需求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国内太阳能级硅片市场的主流。

       CPIA数据显示,国内太阳能级硅片市场的单晶硅片(P型+N型)渗透率已由2017年的36%提升至2021年的94.5%。

       与之对应的是单晶硅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单晶硅市场规模由2017年75.54亿元增至2020年380.2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1.4%,预计2022年将增至530.11亿元。

       而TCL中环是国内单晶硅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单晶硅市场集中度较高,前五大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市场份额总和接近90%。其中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分别位居第一、第二,占比分别为37%和24%。

       TCL中环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TCL中环业务规模与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实现连续7个季度经营业绩高速增长。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0.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8%。

       今年前三季度,上游硅料供应仍处于紧张状态,价格涨幅较大。据数据,2022年9月30日国产硅料市场价为30.7万元/吨,较6月30日26.9万元/吨的价格增长超14%。

       在此背景下,为何TCL中环仍然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呢TCL中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制造方式变革,加速提升先进产能释放,优化升级产品结构,持续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TCL中环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持续提质增效:晶体环节,公司单台月产同比提升12%,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进一步下降;晶片环节,硅片A品率提升4%,同时持续推进细线化、薄片化等项目,同硅片厚度下单公斤出片数提升6%。

       除此之外,TCL中环也加速了晶体、晶片先进产能释放。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单晶硅总产能提升至128GW.而在2021年末,公司单晶硅总产能为88GW.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公司单晶硅总产能已经大幅增长超45%。

       中原证券研报认为,TCL中环业绩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宁夏中环六期投产,先进产能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推动技术创新与制造方式变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品硅料消耗率降低,单炉月产能力再创新高,同硅片厚度下公斤出片数显著领先行业水平以及良好的供应链管理等。

深耕新能源业务,横店东磁产品“量价齐升”

       最新价:19.07涨跌额:-0.65涨跌幅:-3.30%成交量:11.2万手成交额:2.14亿换手率:0.70%市盈率:19.26总市值:310亿查询该股行情实时资金流向深度数据揭秘进入横店东磁吧横店东磁资金流相关股票中国稀土(28.951.05%)浩通科技(26.14-0.38%)云路股份(81.38-0.46%)北矿科技(14.51-0.62%)相关板块中证500(-0.47%)融资融券(-0.50%)富时罗素(-0.54%)深成500(-0.55%)就在TCL中环发布三季报前两天,横店东磁也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

       2022年前三季度,横店东磁实现营收141.25亿元,同比增长56.81%,实现扣非净利润10.64亿元,同比增长40.22%。

       据横店东磁相关负责人介绍,横店东磁成立于1980年,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一家拥有“磁材+器件”、“光伏+锂电”两大产业板块,“磁材+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球首批获得低碳认证的光伏组件制造企业。

       为何前三季度公司业绩能实现大幅增长上述负责人表示,主要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叠加新能源产业先进产能的有效释放,使得公司新能源板块的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带动公司利润增长。

       “其中,光伏产业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深耕优势市场的同时,加大了其他市场的拓展力度;锂电产业持续聚焦小动力市场,在电动二轮车和便携式储能等领域的出货实现了快速增长。”该负责人说。

       根据横店东磁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光伏产品实现收入58.6亿元,同比增长97.54%,成为了主要的业绩增长引擎。上半年光伏产品毛利7.76亿元,同比增长超90%。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横店东磁光伏产品毛利增长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光伏行业景气,公司产品量价齐升。从量来看,公司于去年底建成投产的4GW高效电池、2GW高效组件等项目,经过短暂的爬坡,均在一季度实现满产,上半年电池出货2GW,组件出货2.2GW,其中166mm+182mm电池产能占比超90%,欧洲市场组件出货占比约80%。从价格来看,上半年传统能源价格大涨,作为替代品种的光伏需求快速增长,阶段性供需错配推高硅料价格,上半年硅料均价同比上涨71%至253元/千克,进而推动组件和电池片价格上涨。

       民生证券认为,随着磁材+器件以及光伏+锂电两大产业中公司布局的各项目投产,横店东磁有望逐步打开成长空间。

光伏延续高景气度,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增

       除了TCL中环和横店东磁之外,多家深市光伏公司也交出了亮眼的业绩答卷。

       10月13日,锦浪科技发公告称,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6.95亿元-7.2亿元,同比增长91.45%-98.34%。其中第三季度预计实现净利润2.97亿元-3.22亿元,同比增长137.67%-157.69%。

       锦浪科技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领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从事的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及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始终坚持以产品为中心,发展“锦浪”和“Solis”双自主品牌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产品出货量持续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10月12日,晶盛机电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87亿元-21.09亿元,同比增长70%-90%。

       晶盛机电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石英坩埚、金刚线等先进耗材扩产,积极推进在手订单的交付及验收工作,实现经营业绩同比快速增长。

       这些公司实现业绩增长的背后,是我国光伏产业的高景气度。根据CPIA数据,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170GW,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54.88GW,同比增长13.9%。2022年上半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37.4%。

       华安证券表示,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保守情况下预计2030年全球/我国新增装机量达315/105GW。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理财新闻,欢迎关注我们。

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前景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光伏是一座城市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双碳”建设的重要抓手。

       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未来的能源互联网将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能量和信息双向流动的电力互联共享网络。

       随着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比例的提高,要求电源侧具备更大的调节能力,分布式储能将得到普及,主动式配电网也将应运而生。太阳能发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储能互补发电,并与负荷一起形成既可并网、又可孤网运行的微型电网,将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应用形式,既适用于边远农牧区、海岛供电,也适合联网运行作为电网可控发电单元。

       光伏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各行业也借助了光伏的自身优势开展应用,如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水泵、光伏园区、光伏充电桩、光伏智慧路灯等等。

从数字化角度阐述下光伏行业未来发展模式:

       实现大型室外光伏发电时运作状态实时监测,电站负荷情况、设备管控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数字孪生不同环境场景下的光伏电站。减少室外光伏发电站运维管控的人为操作成本与危害,实现无人值守的室外光伏电站新形势。

       通过现场取景、卫星图等方式,进行场景搭建,人工摆放向日镜模型,向日镜从发电塔向外扩散排布,真实还原装机分布效果,场景从上往下看就像一朵巨大的向日葵,场景中心为发电塔,镜子作为反射太阳光的媒介,发电塔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热量吸收器,一次性接收成百上千个向日镜同时折射出的热量再经过热能交换,推动汽轮发动机发电。通过图扑引擎的渲染功能,真实还原发电塔吸收热量的效果。

光热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点击交互场景中的发电塔模型,以二维弹窗形式弹出发电塔相关信息,与后台数据进行联动,接入真实数据,展示发电塔发电情况与发动机运行状态,做到实时监测管理。

光伏电站信息监测

       通过对接数据接口可实现监测各方阵内汇流箱(包括母线电压、机箱温度、电流)数据,当出现告警时,可对模型进行染红闪烁显示,方便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排查问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查看设备相关指标,可结合算法实现数据分析,短时间内若出现数据异常变化的情况,提前进行告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做出决策。

       同时接入了箱变(包括箱变油温、电压和电流)、逆变器(包括今日发电量、总有功功率、总无功功率、总功率因素、逆变器效率)、升压站相关数据,全面监测电站运行状况,由于场景比较大,做了点击设备模型视角拉近处理,可更直观的查看设备相关信息。

       以往以节能降碳为主的理念,应该转变为多使用可再生能源。不少太阳能光伏企业已经在发展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这和互联网等科技企业的写字楼、车棚、电动汽车的使用等可以有机结合。科技企业还可以参与到与碳中和相关的数字化平台、物联网设备的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

       加强政策扶持新能源经济战略,国家相关部委推出太阳能屋顶计划。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发电装置,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在城乡建筑领域进行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标。

       采用轻量化三维建模技术, 1:1 高仿真还原光伏工业园区。3D场景将 BIM 楼宇数据叠加到地图场景中,实现 BIM + GIS 的结合展示。

       2D 数据面板数字化展现园区内各区域的运行情况、安全配备、周边动态环境等情况。还支持渲染 3D Tiles 格式的倾斜摄影模型文件。Hightopo实现可交互式的 Web 三维场景,可进行缩放、平移、旋转,场景内各设备可以响应交互事件。

对阳光电源的战略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目前国内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宁德时代(002074)、派能科技(688063)、国轩高科(002074)、比亚迪(002594)、亿纬锂能(300014)、星云股份(300648)、均胜电子(600699)、科列技术(832432)、国电南瑞(600406)、华自科技(300490)、金风科技(002202)、阳光电源(300274)、盛弘股份(300693)、科华恒盛(002335)、科士达(002518)、固德威(688390)、阳光电源(300274)、科陆电子(002121)、南都电源(300068)、德赛电池(000049)、赣锋锂业(002460)

本文核心数据: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产销量、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收入及占比、阳光电源毛利率

1、中国储能行业龙头企业全方位对比

       储能是指在能量富余的时候,利用特殊技术与装置把能量储存起来,并在能量不足时释放出来,从而调节能量供求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目前国内储能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比亚迪(002594)、赣锋锂业(002460)、国轩高科(002074)、南都电源(300068)、当升科技(300073)、亿纬锂能(300014)、德赛电池(000049)、阳光电源(300274)

2、阳光电源:储能业务的布局历程

       阳光电源1997年成立;2011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4年携手三星开展储能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共同拓展新能源储能市场,荣膺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3、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布局及运营现状

——储能业务产品布局:业务涵盖储能产业链各个环节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依托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和一流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可提供储能变流器、锂电池模组、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实现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需求侧响应,微电网,户用等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最有经验的储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储能系统应用区域:广泛应用于中国及海外众多国家

       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储能领域的企业之一,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众多国家。

       目前公司储能系统广泛应用在美、英、德等成熟电力市场,不断强化风光储深度融合。在北美,阳光电源的工商业储能市场份额就超过了20%;在澳洲,通过与分销商的深度合作,阳光电源户用光储系统市占率超过24%。2020年阳光电源储能系统全球发货800MWh,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在调频调峰、辅助可再生能源并网、微电网、工商业及户用储能等领域积累了广泛的应用经验。2020年相继为英国门迪100MW/100MWh储能电站、青海特高压外送基地电源配置项目、山东莱州光储融合电站以及安徽谯北风储示范电站等多个项目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储能项目建设:2020年完成多项储能研发项目

       2020年阳光能源继续加大储能项目研发投入,完成了多项储能研发项目。2020年公司完成研发的储能相关项目如下:

——储能产品产销量:2020年销量翻倍

       2020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量大幅增加,带动了光伏逆变器销量的增长。2020年公司光伏逆变器销量33516MW,同比增长103.89%。

4、阳光电源:储能业务经营业绩

       2020年发布了1500V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降本增效显著,成为当前平价上网压力下,新能源+储能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这使阳光电源储能业务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收入11.69亿元,同比增长115.17%。

       在毛利率方面,2018-2020年阳光电源的毛利率呈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24.86%下降至2020年的22.63%。

5、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发展规划

       未来,公司将聚焦清洁电力转换领域,持续深化全球战略部署,聚焦业务纵深发力,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强化核心竞争优势,推动光风储电氢协同发展,强化组织能力,扩大全球领先地位,实现集团快速可持续增长。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储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光伏逆变器未来前景怎样?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0年末全球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接近40GW,比2009年的23GW增加70%。欧洲是太阳能利用最多的地区,2010年末累计安装光伏(PV)29617.145兆瓦,同比增长81.8%,占世界光伏发电装机总容量的74.5%。亚太地区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虽仅次于欧洲,但仅占世界总量的14.7%;北美地区装机容量为2747.2 兆瓦,同比增长56.0%,占世界份额为6.9%。

       由于光伏逆变器不依赖于电池的不同技术,它的成长性比各种电池的发展更具爆发性。201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规模为65亿美元左右,前瞻产业研究院光伏逆变器行业研究小组分析预计,到2015年,即使考虑售价下降,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也将超过150亿美元。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