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9 18:00:19 人气:
微型逆变器不并网可以使用吗
可以。微型逆变器指的是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功率小于等于1000瓦、具组件级MPPT的逆变器,全称是微型光伏并网逆变器,不并网可以使用,可以将车上的电瓶,通过逆变器将12V或24V的直流电,转换成可以使用的220V的交流电。
昱能科技与锦浪科技区别
昱能科技与锦浪科技区别:
1、锦浪科技是可靠性著称的全球知名组串式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厂家和供应商。
2、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348)成立于2010年,是由海归团队与民营资本相结合创办的一家科技型企业。公司专注于MLPE组件级电力电子的研发及产业化。
最强双核微逆YC600项目分享——美国西雅图7.7kW户用光伏系统
昱能最强双核微型逆变器YC600于2017年重磅推出,登陆美国、加拿大、拉美、澳洲、欧洲等各大国际市场。在短短近一年不到的时间内,YC600以其强大的产品性能,得到了用户的青睐。YC600的实际项目应用已遍布全球,下面就与大家分享在美国西雅图Magnolia的一个7.7kW的户用光伏项目。
该户用项目建于2018年,项目位于美国西雅图Magnolia街区,系统容量为7.7kW。 项目共采用11台APsystems昱能YC600和22块LG350W组件。22块组件铺设在房屋的4个斜面屋顶上,微逆的使用使得组件的排布更具灵活性。值得一提的是,YC600具有功率因数可调功能,符合美国NEC 2017, 690.12快速关闭要求,且满足北美最新安规CA Rule 21, UL1741 SA,为用户提供最大的安全保障。自项目建成以来,系统运行良好,昱能的微型逆变器更是发挥了一贯的优势,助力系统效率的提升。
YC600, 作为全球最领先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可同时连接2块组件,峰值输出达到600W。两路独立MPPT,且具有更宽的MPPT电压追踪范围,峰值转换效率达96.7%,使输出更加高效,在实际运行状况下,可获得更高的发电量。同时,YC600的最新设计简化了安装步骤、减少了物流成本,受到了广大安装商的推崇。
创34个月新低!这只新股申购人数骤减啥情况A股打新生态悄然生变
在此前新股破发潮阴影下,A股打新生态正在发生转变,高价高市盈率新股申购人数减少,打新一族偏好低市盈率低价新股。5月30日,昱能科技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公告,网上投资者申购户数为318万,接近科创板开通之初水平,创2019年7月以来新低。而在其前一天申购的科创板新股华海清科,网上申购投资者也只有357万,打新人数也比较低。
两只新股正好是纳芯微之后,A股市场上再次出现的百元百倍市盈率新股。华海清科发行价格为136.66元,发行市盈率为127.9倍;昱能科技发行价格为163元,发行市盈率为135.2元。
此前,在新股中签即赚钱的背景下,高价股更是被打新客称为“肉签”,颇受追捧。“此前新股不论高价还是低价,上市后都能获得不菲的收益,而股民也都是无脑申购。”分析人士指出,经历了几轮破发潮后,打新不再是无风险的交易了,股民对新股有了敬畏之心,打新开始趋于理性。
昱能科技网上打新投资者数创新低
经历此前的破发潮后,打新一族对于高价高市盈率新股有了更多顾虑。
5月30日,科创板新股昱能科技公布的数据显示,网上打新投资者只有318.26万,较4月中旬的320万还低,同时刷新2019年7月以来,近34个月新低。
昱能科技发行价格为163元/股,发行市盈率135.20倍。公司此次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为5.56亿元。按本次发行价和新股发行数量,其预计募集资金32.6亿元。
公司之所以如此受网下投资者追捧,主要因为其所处行业为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能量通信及监控分析系统等。
受益于行业高景气,昱能科技收入及利润快速增长。公司2019-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5亿元、4.89亿元、6.65亿元,增长率依次为63.27%、27.29%、35.85%,实现归母净利润0.22亿元、0.77亿元、1.03亿元,增长率依次为70.74%、256.22%、33.99%。
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51.61%;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123.87%。根据公司初步预测,预计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16%至243%。
值得一提的是,禾迈股份主要产品也包括微型逆变器,与公司业务结构比较相近。此前,禾迈股份发行也受到网下机构热捧,发行价达到557.8元/股,刷新了A股新股最高发行价的纪录。
而禾迈股份此前也曾被大量网上投资者放弃认购。但上市后,禾迈股份不仅没破发,反而上市当天实现大涨,首日最高涨幅接近50%,按照最高价算,中一签可赚13万元,即便按照收盘价计算,一签也可赚8.36万元。
高价吓退打新一族
除昱能科技外,近期发行的科创板新股华海清科的网上投资者申购数也明显较少。
华海清科也是百元百倍市盈率新股,发行价格为136.66元,发行市盈率为127.9倍。面对如此高的价格和市盈率,让网上打新投资者望而却步,网上申购人数只有357万,虽然相对昱能科技的网上投资者申购数稍高,但都属于科创板开通以来的较低水平。
资料显示,华海清科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主要产品为化学机械抛光(CMP)设备。据悉,CMP是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先进封装等环节必需的关键制程工艺。
目前,公司所产CMP设备主流机型已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打破了国际巨头数十年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国内下游客户采购成本及国外设备的依赖,支撑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公司CMP设备已累计出货超140台,未发出产品的在手订单超70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集团、英特尔、长鑫存储、厦门联芯、广州粤芯、上海积塔等国内外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商的大生产线中。
低价低市盈率新股受网上打新者青睐
从近期发行的新股来看,网上投资者更青睐于低价低市盈率新股。例如,中钢洛耐的发行价格为5.06元,发行市盈率为32.82倍,低价吸引了444.5万股民申购,达到近期最高值。
创业板情况也比较类似,低价低市盈率新股股民积极申购,但高价或高市盈率新股,打新的股民会明显较少。
例如,近期上市的菲菱科思发行价为72元,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网上申购投资者数为949.89万,明显低于近期平均水平。翔楼新材、东利机械、腾亚精工、宇邦新材等发行价格相对较低的新股,打新投资者都在1000万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高价高市盈率的新股,往往对应的行业景气度高、同时公司业绩增长快,不排除其高价高市盈率本身透支了公司的成长性,股民担忧“破发”放弃申购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低价低市盈率新股就不会破发,股民更多地需要聚焦公司基本面以及整个行业、市场环境等。
网下投资者谨慎参与
当网下打新不再是“只赚不赔”买卖时,网下投资者参与询价越来越谨慎,虽不像网上投资者“弃购”,但参与积极性有所降低。
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网下参与询价机构数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近期随着新股赚钱效应回归,网下打新投资者数有所增加,但不是很明显。
云从科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只有151家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这是科创板开通以来,网下报价参与机构家数最少的IPO,此前为海创药业,当时报价机构也只有181家。
井松智能、中钢洛耐等科创板新股公布的网下询价机构数分别有283家、282家,华海清科、昱能科技公布的网下询价机构数分别为273家、274家,仍处于较低位。
创业板网下机构打新也比较低迷,中科江南、腾亚精工、东利机械、翔楼新材、宇邦新材等创业板新股网下打新机构数都在280家左右,其中,翔楼新材打新投资者只有278家,刷新2020年创业板注册制实施以来网下报价参与机构家数最低纪录。
光银国际认为,破发率的上升以询价新规出台后的磨合期为主,叠加市场波动较大、信心不足、机构新股投研能力不足等多方因素,A股市场破发率飙升已引起市场各参与方的注意。但需要注意的是,新股破发增多为注册制改革中的必然现象,现阶段改革已初见成效,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是市场各方共识。
“总体上出现首日破发的新股,询价对象数量较同期未破发新股低一些,一定程度反映了机构在参与报价时存在一定审慎考虑和个股筛选。出现首日破发的新股,最终询价账户入围率也较低,也体现了机构报价过程较为谨慎。”中金公司研究指出,各类机构询价参与率和规避破发情况来看,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参与积极性较高,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较低。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储能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储能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全国各地出台政策文件支持新能源加配储能,青海出台全国首个储能补贴政策,券商预测2023年将是国内储能发展元年。下面小编带来储能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带来参考。
储能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
禾迈股份(sh688032)
公司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其中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主要包括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模块化逆变器及其他电力变换设备、关断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主要包括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配电柜等。
宁德时代(sz300750)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公司在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链关键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
昱能科技(sh688348)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户用及工商业用户提供“安全、可靠、多发电”的光伏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发挥现有研发创新优势、产业运营优势以及全球化业务布局及本土化服务优势,持续深耕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领域,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际领先的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企业巩固并不断提升市场份额。
固德威(sh688390)
公司长期专注于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为家庭、工商业用户及地面电站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系以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转换、储能变换、能源管理为基础,以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以能源多能互补、能源价值创造为目的,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德业股份(sh605117)
公司拥有新能源行业户用逆变器产品、传统家电行业热交换器产品、除湿机等环境电器产品。公司户用逆变器发展迅猛,已形成储能、微型并网及组串式并网逆变器三大类产品并驾齐驱的产品矩阵,可提供住宅、小型工商业的光伏逆变器解决方案。公司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专业翅片式热交换器制造商,是美的的重要供应商。自主品牌“德业”除湿机得益于不断累积的品牌影响力,连续六年在天猫的交易指数、京东的成交金额指数均位列行业第一。
派能科技(sh688063)
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磷酸铁锂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等环节以及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等场景。
2021储能行业龙头股票排名前10
01、德赛电池(股票代码:000049)
德赛集团成立于1983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是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2家上市公司(德赛电池,股票代码SZ000049;德赛西威,股票代码SZ002920),产业涉及汽车电子、新能源电池、LED光电、智能装备、精密部件等多个领域。德赛集团是中国制造500强企业,合作伙伴和客户中有30多家是世界500强企业。
德赛在新能源电池、汽车电子、北斗导航技术等多项技术领域有着优势,居行业领先地位。
多年来,德赛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稳健推进,德赛目前拥有层次较高的国际化人才团队,在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建立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服务机构,并在越南设立了制造加工基地。
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及基站储能提供电池包及电源管理系统,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大型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是公司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旗下惠州蓝微主营中小型锂电池电源管理系统业务,惠州新源主营大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源管理系统及封装集成业务;19年,基站储能锂电池产品实现快速量产并交付,获得客户高度认可;19年,PACK销量3.34亿个,BMS销量3.95亿个
02、东旭蓝天(股票代码:000040)
东旭蓝天(股票代码:000040)国内A股主板上市公司,公司聚焦绿色产业,巩固推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独特产业模式,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截至2020年末,公司总资产为262.01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21.73亿元,2018至2021连续4年上榜“全球新能源500强企业”
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东旭储能(北京)科技、玉门市东旭储能科技,东旭储能主营储能技术服务、台同能源管理;19年,公司在河北安平打造了华融环保产业园,将为园区提供分布式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和高效管理。
03、奥特迅(股票代码:002227)
奥特迅(股票代码:002227)奥特迅创立于1993年,2008年于深圳市中小板上市,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0年大功率工业充电设备研发、制造、运行经验,是电力自动化电源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我国目前(2019年)唯一民用核安全级高频开关电源供应商。
2009年,奥特迅进入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将工业电源及核安全电源技术民用化,是多项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至今,奥特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已运行十年。
奥特迅负责起草或参与制定了40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拥有专利139项、软件著作权73项。建立了西安电力电子研究所及五大工程实验室、“新材料电气实验室”、“新材料理化实验室”等实验室,以上研发力量有力支撑了奥特迅新产品的持续研发能力。
子公司西安奥特讯积极柘展特种申源产品,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等相关领域,成功研制了功率范围要盖50KW-500KW的电池储能控制系统(PCS),可并网、离网运行,并可多台设备并联组成更大功率的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微网和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各个环节的电池储能系统。
04、和顺电气(股票代码:300141)
和顺电气(股票代码:300141)成立于1998年,专业从事高低压电器成套设备、电工器材、电力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电力储存装置以及其它电力电子类环保节电装置的研发、制造的省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电力储能装置、储能设备;自主进行了基于双芯片高可靠性冗余电池管理系统(BMS)开发研制,该项目属于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领域。
05、动力源(股票代码:600405)
动力源(股票代码:600405)成立于1995年,总部坐落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区。作为中国电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动力源于200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多年来一直秉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电力电子及信息技术相关产品在绿色能源、智慧能源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在数据通信、智慧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市场。旗下拥有北京迪赛奇正、香港动力源、安徽动力源、北京新能源、雄安动力源等全资子公司。
成为中国铁塔,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设备主流供应商。所研发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上海世博园、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项目。
公司应急电源和储能等产品能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石油化工和公民建筑,模块化PCS从户用的储能、工商业的削峰填谷以及电网侧的调峰调频,可适用几千瓦到几兆瓦的各种应用场景;主要产品包括储能变流器、电池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温控系统DC汇流柜、AC配电柜、电池柜等;全资子公司深圳动力聚能科技从事锂离子电池及相关设备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化学储能技术开发等,19年营收1236.82万元。
06、科力远(股票代码:600478)
科力远(股票代码:600478)创建于1998年,以专利技术进入储能行业并迅速崛起,2003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478。公司专注混合动力20年,缔造了一条从先进电池、汽车动力电池能量包到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总成系统、电池回收系统、绿色出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公司全面推行精益管理与智能化制造,融合工业4.0,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平台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总成系统平台。目前已与吉利集团、长安汽车、云内动力等单位合资成立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CHS深度混合动力总成项目。
持有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7.5%的股份,该公司主要业务为镍系列、锂系列超级电容电池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及技术服务,电池检测服务;公司旗下有多个BMS项目及便携式储能箱设计与开发项目正在进行中。
07、盛弘股份(股票代码:300693)
公司在2012年切入储能领域的研究,现拥有较为完善的储能解决方案及成熟的储能系统售成能力,PCS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独创的“多分支输入”设计理念,能够将多个支路输入直接接入变流器,减少诸能电池串并联,降低电池损耗风险,并且能够更大化利用梯次电池,降低建设成本;公司新能源变换设备主要以储能变流器及半集成储能系统产品为主。
08、易事特(股票代码:300376)
易事特(股票代码:300376)始创于1989年,2014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曾是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控股子公司,现为广东省属国资恒健控股旗下上市企业、国企混合所有制典范,位列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及创新百强企业,是UPS电源龙头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在全球拥有268个营销及服务中心,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19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光诸充一体化解决方案获奖企业;以储能核心产品销售、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焦成、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一站式服务核心产品包括金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50KW-1MW),DCIDC产品,能品管理监控系统软件EMS系统、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产品、电池PACK、BMS产品等;重点布局西北发电侧诸能业务,包括光伏电站增加储能和风电场配套诸能,水电站储能调频业务,华东地区重点布局电网侧和用户侧诸能,华南地区以用户侧储能业务为主。
09、许继电气(股票代码:000400)
许继电气(股票代码:000400)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是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高科技现代产业集团。公司作为国内装备制造业的领先企业,公司聚焦于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五大核心业务,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制造、智能运检、先进储能等新兴业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各环节。
许继集团是全国首批创新型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荣获首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等多项称号。
国家电网旗下,经营范围涉及储能系统,具有全面的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电动汽车及及储能项项目研发,截至19年底开发支出余额为1584.24万元,与中兴通讯等行业领先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5G应用等领域合作;19年EMS加工服务及其它营收2.21亿元,占比2.17%;与国电南瑞、国网电动汽车共同投资了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标的主营涉及充换电、诸能、港口岸电整体解决方案
10、中天科技(股票代码:600522)
中国储能十大龙头公司
1、固德威,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2、派能科技,经过多年的积累,派能储能产品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为超过9万户欧洲家庭提供长寿储能系统。大容量储能系统已经在国内微电网、商用储能、光伏电站基站等场景成熟商用。
3、阳光电源,公司的业务基本涵盖整个储能产业链。目前公司的储能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在世界上属于最成熟的系统。
4、骆驼股份,公司已经进军储能领域,在新能源电池领域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次,和三峡电能签订了战略性合作协议。$骆驼股份(SH601311)$
5、易事特,公司在储能领域既已掌握了微电网关键核心技术,已研制开发出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双向直流变流器产品、能量管理系统等核心关键产品。
6、四方股份,公司大力发展储能业务,基于已有产品及技术优势,提升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及集成能力,在新能源核心装备领域实现突破。$阳光电源(SZ300274)$
7、阳光电源:公司储能业务依托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源变换技术和一流的锂电池技术,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可提供储能变流器、锂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等储能核心设备,实现辅助新能源并网,电力调频调峰,需求侧响应,微电网,户用等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是全球一流的储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科士达(SZ002518)$
8、盛弘股份:公司的储能业务拥有多年自主研发经验,主要分为工业级储能、商业级储能,储能系统集成。主要应用在集中式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系统、电力储能系统、微电网系统等项目。
9、科士达:位居国内不间断电源(UPS)行业前列的本土品牌,科士达品牌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主营UPS、光伏逆变器;目前基本掌握储能相关应用技术,产品覆盖1~630KW全功率段;19年4月,拟与宁德时代合作储能系统PCS、特殊储能PACK、充电桩及“光储充”一体化相关产品。
10、宁德时代:储能龙头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太阳能逆变器分类?
太阳能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板生成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它们主要有三种类型:集中式逆变器(Central Inverter):这种逆变器将多个太阳能电池板串联连接到一个集中式逆变器上。它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但可能会受到阴影覆盖一个电池板时整个系统效能下降的影响。
弦式逆变器(String Inverter):这种逆变器将几个太阳能电池板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弦。每个弦连接到一个弦式逆变器。相比于集中式逆变器,它在面对部分阴影问题时更灵活,因为一个受阴影的弦不会影响整个系统。
微逆变器(Microinverter):每个太阳能电池板都连接到一个微逆变器,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这种配置允许每个电池板独立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阴影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微逆变器通常用于小规模和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
光伏逆变器龙头上市公司排名
光伏逆变器龙头上市公司排名(不分前后):禾迈股份、固德威、昱能科技、阳光电源、德业股份。1、禾迈股份
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从事光伏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领域。
2、固德威
成立于2010年,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是一家以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转换、储能变换、能源管理为基础,以降低用电成本、提高用电效率为核心,以能源多能互补、能源价值创造为目的,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3、昱能科技
昱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03月24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组件级电力电子的研发及产业化。
4、阳光电源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5、德业股份
宁波德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化新能源科技企业。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多家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增长产业链频现百亿元订单
上市公司的三季度业绩报告正在如火如荼地披露中,多个新能源赛道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亮眼。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17点,共有12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三季度业绩预告,从业绩情况来看,12家公司集体预喜,通威股份、隆基绿能等公司业绩格外亮眼。近期,光伏产业链更是频现百亿元订单,主要集中在硅料和硅片环节。
隆众资讯光伏产业分析师方文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硅料产量对于组件来说是完全够用的,但对于硅片而言还是偏向紧缺。不过随着未来硅料产量不断释放,市场供需问题将得到缓解,硅料价格也将下调,整体产业链利润分配有望得到调整。
多家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增长
数据显示,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12家上市公司中同比增幅最大的为逆变器环节的昱能科技。据其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前三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亿元至2.8亿元,同比增长330%到382%。
昱能科技表示,2022年光伏行业持续向好,高景气度促进了公司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全球化业务布局,不断深耕欧洲及美洲市场。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公司微型逆变器、智控关断器等产品下游客户订单充足,使得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快速增加。
同样受益于下游订单充足的逆变器环节的上市企业禾迈股份,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183.59%至198.52%。公司表示,随着光伏逆变器技术的进步,光伏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未来将持续布局全球营销网络,深耕美洲、欧洲、亚洲市场。
在行业高景气度之下,多家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上市企业均实现净利同比增长。在已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告数据的12家光伏上市企业中,除上述两家逆变器环节的企业外,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加工设备各环节的上市公司也均实现业绩同比增长。例如,天合光能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至24.9亿元,同比增长75.85%至114.92%;TCL中环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9.3亿元至50.7亿元,同比增长78.53%至83.60%。
受益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各环节提价,今年以来光伏产业各环节利润增长明显。从环比数据来看,多家光伏企业第三季度业绩增长强劲。
以昱能科技为例,该企业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72万元、9808万元,预计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增长近一倍。
隆基绿能表示,报告期内,其硅片和组件对外销量同比增长,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大幅增加,实现经营业绩的明显增长。
硅料龙头通威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4亿元至218亿元,同比增长259.98%至266.71%。公司预计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近30%,单季归母净利润将迈向百亿元规模。
对此,隆众资讯光伏产业分析师方文正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受供需错配影响,上游硅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相关企业业绩表现亮眼,尤其是三季度以来企业利润增长明显。此外,在行业高景气支撑下,下游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因提价、产能释放等影响也有所受益。
在方文正看来,光伏产业链利润未能顺利传导,下游需求仍对硅料价格有支撑,若硅片价格未能下滑,那么行业的整体利润还是会在硅料环节积累。
产业链频现百亿元订单
不仅仅是前三季度业绩亮眼,近段时间以来,光伏产业链的高景气度持续,硅料、硅片企业不断签订大额订单。
10月18日,大全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内蒙古大全近日与某客户签订了《硅料采购合同》,合同约定2023年至2027年某客户预计共向公司及内蒙古大全采购46200吨太阳能级原生多晶硅,按照PVInfoLink最新(2022年10月12日)公布的多晶硅致密料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预计采购金额约为139.99亿元。
而就在5天前,大全能源刚刚披露另一项重大订单,客户约定2022年至2027年采购多晶硅料共15.53万吨,预计采购金额约为470.56亿元。
9月29日晚,双良节能连发两则公告,宣布与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上海东方希望能源签订多晶硅致密料采购长单。
合同约定,2023年至2030年,双良节能向新特能源及其子公司采购多晶硅料共15万吨;2022年至2026年,向上海东方希望能源采购多晶硅料6.68万吨。按照PVInfoLink最新公布(2022年9月28日)的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30.30万元/吨(含税)测算,两份采购合同金额预计合计656.9亿元。
这已经是双良节能今年以来的第三笔硅料采购大单。今年7月份,双良节能分别与通威股份、新特能源签订了22.25万吨、20.19万吨的多晶硅材料采购协议,合同金额分别达560亿元、584.7亿元。
对此,上海有色网光伏行业分析师史真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不少企业主要还是担心硅料采购会出现问题,签订长单一般锁量不锁价。不过,硅料市场要看年底抢装情况,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会出现过剩,未来会形成高品质多晶硅依然短缺、低质量产品过剩的格局,所以企业锁定上游高品质长单,也是出于长远考虑。
不仅仅是硅料市场一片火热,下游对硅片的需求也同样旺盛。上机数控在10月18日发布公告称,下属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料(包头)有限公司、弘元新材料(徐州)有限公司与一道新能源科技(衢州)有限公司、一道新能源科技(泰州)有限公司就单晶硅片的销售签订合同。预计2023年至2024年销售金额为62.04亿元(含税)。
同时,上述四方还就N型硅材料产品的销售签订合同,对方2023年总计向子公司采购N型硅材料产品3亿片,预计2023年销售金额为31.92亿元。
目前硅料供应充足有余量,今年翻倍扩产60多万吨陆续投产,年底产能突破120万吨,明年再翻一番到240万吨。SEMI中国光伏标准委员会联合秘书长吕锦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但硅料供应90%为长单锁定,留给零售的供应量每月不足万吨,零售交易供不应求推高价格,也把长单定价逐月推高。
不过,方文正还表示,四季度需求旺盛,但是供给增长幅度更大,硅料价格有望在11月份至12月份左右回落。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