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bei X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WhatsApp:+86 13997866467
Email:qitianpower@outlook.com

逆变器emc标准 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电磁兼容性(二)

发布时间:2024-03-12 17:20:27 人气:

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电磁兼容性(二)

导语:在解读《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中,EMC安全已经被明确纳入其中,指南中5.5.3详细规定了电驱动EMC及防护措施;在《2020版新能源汽车国家强制标准即将发布》中,也提到唯一电驱动系统EMC安全标准:GB/T36282-2018《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在《电磁兼容性(一)》中,我们已经分析了电动车以及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来源,我们这次还是把电驱动作为干扰源,结合EMC安全相关标准,分析上次未研究完的问题。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

1.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路径

2.电磁干扰频段测试

3.抑制干扰的方式

1.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干扰耦合路径

由于电驱动系统内辐射干扰主要是由于传导电磁干扰引起的,而且可以通过添加屏蔽等物理手段进行抑制,而传导干扰沿着导体进行传播,相比辐射干扰更难抑制。

这里我们谨遵毛爷爷的指导,抓主要矛盾,只分析传导干扰。传导干扰是通过所在系统中各种导体传输线,以电流、电压形式进行耦合传播的干扰。

在前面文章中已经提过电驱动中存在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传送门:《新能源电驱系统标准解读与拓展:电磁兼容性(一)》),在分析干扰路径前,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差模干扰?什么是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Differential-mode):干扰电压存在于信号线及其回线(一般称为信号地线)之间,干扰电流回路则是在导线与参考物体构成的回路中流动。

共模干扰(Common-mode):干扰电压在信号线及其回线(一般称为信号地线)上的幅度相同,这里的电压以附近任何一个物体(大地、金属机箱、参考地线板等)为参考电位,干扰电流回路则是在导线与参考物体构成的回路中流动。

关于DM和CM,下图表示的很清楚了,供参考:

简单来说,差模干扰时信号线到信号线的回路干扰,共模干扰是信号线到地的回路干扰。

01电驱动系统的差模干扰路径

IGBT开通关断期间感应出瞬态脉冲电压,在相线与电源线组成回路中产生电流,形成差模干扰回路。差模传导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示意图如下所示:

传播路径1,通过耦合到母线最终流回到电池;传播路径2,是产生的较高频的电流通过电机内部产生尖峰电压。电流1、电流2的和,就是逆变器产生的总体差模干扰电流。

02电驱动系统的共模干扰路径

共模传导电磁干扰耦合路径示意图如下所示:

路径1,为开关器件IGBT处形成的干扰,在三相逆变桥臂上中性点的电位是规律性阶跃变化的,IGBT与散热器之间存在杂散电容,在IGBT开通关断的瞬间,产生的高频du/dt会通过其上寄生电容充放电,进而产生共模电流,最终通过输入电缆线回到逆变器形成共模干扰回路。

同时,研究指出,电机的定子绕组和电机机壳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寄生电容,存在于电池、电机中性点上的共模电压也会通过上述寄生电容形成共模EMI电流,并通过高压线缆最终回到逆变器形成路径2。

电流1、电流2的和,就是逆变器产生的总体共模干扰电流。

以上,我们完成了电驱动电磁干扰源和干扰路径的分析,那么下一步看看敏感器件有哪些。我们只有知道了干扰频段的大小是多少,才能指导干扰到哪些器件,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测试干扰频段。

2.电磁干扰频段的测试

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如何进行测试?不同频段的振幅是多少?会不会影响到敏感期间呢?

?《GB/T36282》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看一下专门针对电驱动EMC的GB标准——《GB∕T36282-2018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带着满怀激动的心情点开了标准页面,BUT,GB/T36282-2018标准目录是这个样子,说好的传导发射呢。。。。。。。

《电动汽车安全指南》与《GB/T18655》

不怕,我们再看《电动汽车安全指南2019版》涉及的电驱动EMC安全标准,在5.5.3.1中规定:

这下就没问题了,《GB/T36282-2018》要与标准《GB/T18655-2018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相结合去看,而且,《GB/T18655-2018》的标题提到了敏感器件:车载接收机。车载接收机多种多样,工作的频段范围非常广,标准中是怎么规定限值的呢?

传导电磁干扰测试

《GB/T18655-2018》涉及零部件传导发射测试的章节如下图,共有两种测试方法:电压法与电流探头法。

测试方法以及限值在标准中写得很详细,喜欢童鞋可详细研读一下,这里不再过多介绍,我们直接上张测试照片:

传导电磁干扰测试平台,主要由电源、人工电源网络、接收器、电源钳、直流高压线缆、电驱动(或电机+逆变器+交流线缆)、测功机等部分组成。接收器可以通过LISN测得系统产生的传导电压,也可结合电流测得直流动力线缆单根电流和共模电流。

电机空载和带载分别测试正极电压传导,借用一下某大神的结果(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

其中规定限值的参考标准为CISPR25,这是上述标准《GB/T18655》英文版本,可以看出,很多频段都严重超标,需要找到响应的措施,抑制干扰。

(关于电磁干扰相关标准,后续会专题统一总结,敬请期待)

?辐射电磁干扰测试

辐射干扰途径因可以通过添加屏蔽等物理手段进行抑制,所以不做重点讲解,但是测试的环节不能少,电驱动系统辐射干扰如何测量呢?

这次先看《GB/T18655-2018》的目录,标准中介绍了三种方法:ALSE(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法、TEM小室法、带状线法。ALSE法介绍非常详细,并对不同频率推荐使用了不同天线:

再看下《GB/T36282-2018》辐射干扰测:

测试方法出自《GB/T18655-2010》,而且在30MHz~1000MHz只说明了用双锥天线测试(#我要你有何用。。。#)测试步骤不再详述,试验台与传导发射试验类似,多增加了接收天线,这里只针对30MHz-200MHz的测试,上图一张:

同样,测试完成的频谱图与标准中的限值相比较,找到不达标的频谱段,采取措施进行抑制。

3.抑制干扰的方式

抑制电磁干扰是相对专业的问题,也由于篇幅的原因,这里简单说一下:

通过第1节的电磁干扰分析,可以看出,差模干扰电压是影响系统性能的最主要原因,因为差模干扰回路都是在驱动系统内形成的。通过调制开关通断时占空比的大小等方法可以对差模干扰路径1进行抑制。通过添加滤波器、添加屏蔽层等方法可以对流经电机内部的耦合差模干扰路径2进行抑制。

4.展望

本篇主要分析了电驱动的电磁传导干扰的耦合路径和,依据GB/T18655-2018介绍了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的试验方法(GB/T36282-2018貌似不怎么靠谱),最后简单说了一下的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后续会对电驱动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与相关测试标准的解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cei是什么标准

“cei”即是逆变器,不同型号有不同标准的。
  逆变器是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V,50Hz正弦波)。它由逆变桥、控制逻辑和滤波电路组成。广泛适用于空调、家庭影院、电动砂轮、电动工具、缝纫机、DVD、VCD、电脑、电视、洗衣机、抽油烟机、冰箱,录像机、按摩器、风扇、照明等。在国外因汽车的普及率较高外出工作或外出旅游即可用逆变器连接蓄电池带动电器及各种工具工作。通过点烟器输出的车载逆变是 20W 、 40W 、 80W 、 120W 到 150W 功率规格。再大一些功率逆变电源要通过连接线接到电瓶上。把家用电器连接到电源转换器的输出端就能在汽车内使用各种电器。可使用的电器有: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机、照像机、照明灯、电动剃须刀、CD 机、游戏机、掌上电脑、电动工具、车载冰箱及各种旅游、野营、医疗急救电器等。
  参考链接: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C5jlPH-_HoB-VGFmpifKEdfaSMBmRE3k2Z0pvBGg0hnEDlS0j7D8wnww-46q3PJ1n73jqs-4ApHMpwmgp7Mza

EMC测试内容是什么?EMC测试概述,EMC测试标准

EMC测试内容包含两大项:EMI(干扰)和 EMS(敏感度,抗干扰),EMC测试又叫做电磁兼容(EMC),指的是对电子产品在电磁场方面干扰大小(EMI)和抗干扰能力(EMS)的综合评定。EMC测试标准有:
1、EN 55014-1: 家用电器辐射
2、EN 55014-2: 家用电器辐射抗扰度
3、EN 55011: 工业、科学、医疗设备辐射
4、EN 55013/20: 音视频产品
5、EN 55015: 照明电器辐射扩展资料:
EMC测试目的是检测电器产品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对人体、公共场所电网以及其他正常工作之电器产品的影响。
电磁干扰测试主要设备:
1、电波暗室
2、接收机
3、接收天线
4、人工电源网络
5、功率吸收嵌
6、转台、升降台
7、转台、升降台控制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EMC测试

TUV机构对光伏并网逆变器进行认证是依据哪些标准

安规是IEC 62109-1 2010,并网是VDE 0126,现在并网由出了一个 4105的新标,不过到2012年1月份才正式施行,另外EMC按照 61000-6,家庭型的是-1和-3,工业环境的是-2和-4
本人职业为安规工程师,正是做的逆变器认证,TUV已经做过单相小功率的

EMC标准分为几级?

EMC标准分为1、2、3、4共4级,4级为最高等级。

电磁兼容性简称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骚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设备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骚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自从电子系统降噪技术在70年代中期出现以来,主要由于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0年和欧盟在1992提出了对商业数码产品的有关规章,这些规章要求各个公司确保它们的产品符合严格的磁化系数和发射准则。符合这些规章的产品称为具有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扩展资料:

电磁兼容性包括两方面:EMI(电磁干扰),EMS(电磁敏感性)两方面。

1、EMI分类

CE(传导干扰),RE(辐射干扰),PT(干扰功率测试)等等。

2、EMS分类

ESD(静电放电),RS(辐射耐受),EFT/B(快速脉冲耐受),surge(雷击),CS(传导耐受)等等

以上的各种试验都要由专门的实验室进行测试。是电子类商品进入市场前要取得认证的必要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磁兼容性

EMC标准限值是怎么确定的?


EMC就是指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性。 其主要包括两大方面,EMI & EMS. EMI是指电磁的干扰性。有四个项目:Conduction,Radiation,Hamonic,Flicker. EMS是手指电磁的抗干扰性。有七个项目:ESD,EFT,SURGE,Field,RS,CS,DIP

湖北仙童科技有限公司 高端电力电源全面方案供应商 江生 13997866467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12V3KW逆变器 特种车 救护车 房车充电逆变一体机

在线留言